美国国家科学院2015年新增美国国家科学院士84位,外籍院士21位,他们来自15个不同国家。在此次新增院士名单中,华人学者风采依旧,共有7人入选,其中一位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学者叶玉如入选此次外籍院士名单。据了解,文革后大陆毕业生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总计不到20人,北大毕业生今年达到6人而遥遥领先。今天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哈佛医学院教授吴皓是北京大学生物学校友,是继谢晓亮、朱健康、邓兴旺、陈雪梅、郁彬之后第6人,其次是复旦大学(3人)、中国科技大学(2人)。有趣的是,来自北大生物学领域的入选者就有4位,超过中国其他学校不分学科的总数。
何胜阳(He,Shengyang)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植物生物学教授。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如何导致植物患病以及如何利用植物的发病机理,找到真核细胞的工作机制。2011年,何胜阳获得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和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启动的基础植物学研究计划资助,与另外14名学者分享7500万美元的科研基金。该计划主要探究植物的遗传及分子机制。
廖俊智(Liao, James C.)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及生物工程系教授。早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化工系,后在威斯康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及生物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微生物分解或代谢碳,从而产生绿色能源。廖俊智是绿化学领域的先驱,2013年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李纯慧(Lee, Jeannie T.)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遗传学及病理学教授。四岁随父母从台北移民赴美,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探讨癌症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关系。李纯慧既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基因学和病理学教授,也是霍华休斯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叶玉如(Ip, Nancy Y)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教授,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1955年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台山。早年先后在波士顿Simmons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求学,1993年回国。主要研究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发育之间的关系。2004年,因在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沈志勋(Shen, Zhi-Xun)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沈志勋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5年在罗格斯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沈志勋在凝聚态物理和复杂材料领域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凝聚态物理领域一流科学家。他获得物理领域一些最重要的国际奖项:2000年第一个获得世界超导实验物理最重要大奖:卡梅琳-昂尼斯奖;2009年获美国能源部代表美国总统颁发的科学大奖:并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李远哲和刘锦川之后获得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奖;2011年获美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伯克莱奖;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称号等。
吴皓(Wu, Hao)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吴皓于1982年至1985年在北京大学接受医学预科教育,1985年至1988年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主攻医学。之后,吴皓在美国普渡大学迈克尔·罗斯曼(Michael Rossmann)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于1992年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她成为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助理教授,2003年被评为教授。2012年,吴皓被聘为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生物化学及分子药理学教授,并担任波士顿儿童医院高级研究员,2014年被聘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皓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天然免疫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主要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和电子显微镜解析免疫相关蛋白结构,从而阐释免疫受体尤其是天然免疫受体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
张首晟(Zhang, Shoucheng)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2011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张首晟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1980年前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1983年获硕士学位,之后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1987年他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在IBM研究中心做高级研究员。1993年,张首晟被斯坦福大学聘为物理系教授,1996年被评为终身教授,当时他年仅33岁,是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张首晟在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的材料实现方案;次年,这个预言在他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同年,张首晟领导团队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