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较少公开谈论世界政府,而是把目光引向解决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等美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问题上,以彰显自己的领导地位。美国具有统治世界的“远大理想”,所以干涉全世界事务从来都不会感到脸红。白宫门前的示威,或是其他国家的谴责,也从不会让美国感到丝毫难堪。
大多数到过美国的人都有一个奇特印象:美国民众单纯、友好,并非如想象的那样老奸巨滑,但为什么美国人又很难对付呢?过去一般认为是美国国力和制度强大,但通过实际考察发现,并非如此。问题的关键是美国的精英很强大。美国崇尚精英治国,虽然其制度有不少可取之处,但美国人并不迷信制度,他们认为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来运行。“自由之树每隔二十年就要拿暴君的鲜血浇灌一次”,是大多数美国人的信条。美国精英的主要能力已不再是“摆平”具体事,而是看能否熟练驾驭制度、影响他人。
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
第三,社会角色比较合理。美国精英重视家庭和社区,在家庭中,男女都是构成家庭的平等角色,女人也是顶梁柱,这在知识型、信息化社会中非常重要(今天不少中国青年女性在家庭中被定位为“宠物”,实可忧虑)。在社区中受人尊重,是美国精英的重要标尺。任何成功人士在社区中都是普通一员,且必须为社区服务才能赢得尊重。美国“藏人才于社会”,能人均衡分布于各个领域,如美国有一半以上的MBA并没有去企业而是服务于NGO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这也是美国民间组织异常发达的重要原因。
明其度:美国对外交往真的是双重标准吗?
美国对外交往是一重标准,但是外人看起来像是两重标准,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方面,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较有特点。
首先是“对内讲理、对外讲力”,对内讲理是为了更好地对外用力。通俗地说,一些美国人在自己人圈子里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在外人面前则可能是个“流氓”。
其次,民众依理交往。经过几百年努力,美国形成了讲道理的社会氛围,他们视辩论、质询、听证为家常便饭,即本于此。
最后,社会循理运行。美国是较早对社会各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并应用于国家战略的国家,各系统间的有机结合和运行效率较高,这之中以跨领域配置人力资源与共享信息情报为最成功。各类优秀人才可在政府、企业、大学、军队等领域间有序流动,形成了较完备的制度机制。美国所有政策都以法案的方式颁行,查阅极为方便,既可知晓原理,又能知其操作。军事部门与情报机构共享数据链的效率也很高,比如从情报部门发出信息到战斗部门执行的时间,在1990年海湾战争中要几天,现在只需要几分钟,等等。
另一方面,美国人是天生的商业动物,所有的行为中都无不浸透了商业逻辑。
美国人最重要的逻辑是“内复杂而外简单,内创意而外成品”。美国人从来不会跟合作伙伴商量创意,他只卖成品给你。他的结论可能很简单,但背后的工作很复杂。比如大家诟病苹果手机系统不开放,这恰恰体现了美国人的商业逻辑,产品后台集成复杂,产品本身却非常简单,他人只能仿制外壳,无法复制内核。金融危机前美国银行出售的金融产品,都是经过极为复杂的设计包装出来的“毒药”,不仅给普通百姓吃,更要给其他国家吃。
美国任何战略的背后都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相对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如果你看透了这背后的逻辑,有了相应的对策,他也会佩服你,如果你看不透,那他就会不动声色地吃定你。美国使用综合手段插手国际事务、输出美国价值观、巩固自身地位都是经过复杂的整体战略设计的,他们无论使用硬实力(直接发动战争、逼迫他国货币升值)还是使用软实力(美国的名校、NGO、好莱坞大片、引导产业升级、各种心理武器),都是一系列的组合拳,其他国家往往应接不暇,甚至中招而不觉。这不能用老实或不老实来衡量。
探其本:为什么美国人撒谎也有人信?
我们经常会遇到美国人做了“坏事”还振振有词的情况,但又仿佛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指手画脚。
美国人认为他们是全世界第一个不依赖神秘力量建立起来的国家,他们不相信运气,只相信努力,认为一切都应当是可控的。“运气是给傻瓜准备的”,这就很能够体现美国人的价值观。而且美国人相信个人,并不迷信制度。
美国人总结自己的价值观是六种:个人自由与自立自强,机会均等与平等竞争,物质丰富与勤奋工作,这是美国精神的支柱。美国人视国家为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所谓国家利益至上,不是针对政府或领导者,而是源于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的维护。美国人喜欢在划定的范围内有序活动,且计划性很强,个人、组织都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运行。外人感觉美国人“方脑袋”、“一根筋”,即源于此。但正是这些“条条框框”保证了社会高效、有序运行。
美国人的所有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包括撒谎都有预案,干坏事也有章法。美国人想不明白的事情是不会随便去做的。他如果造不出盾来,是不会随便卖矛给人家的。他如果没有周密的应对方案,他是不会随便找茬的,但是一旦动了手,就应当一切都在掌握中,至少会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美国也会遇到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很会为自己寻找借口,这也必须事先设定。美国总统、议员参加任何选举都要准备两份讲稿,赢了怎么说,输了怎么说,事先都有预案。他们会在突发事件中说“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必须给予有力回击”。这种说法在其他国家也许会被斥为虚伪,但美国人是绝对相信的。这也是有人猜测“珍珠港事件”、“911事件”是美国自导自演的根源。
观其欲:美国人的手为什么伸得这么长?
在东方人眼里,世界是划分好的一块块农田,各人种好各人田。而在美国人眼里,世界是个大狩猎场,哪里有猎物就往哪里去。美国人做买卖从来不考虑你的我的,他们会把别人口袋里的“银子”一并进行计算,作为美国配置资源的基础。美国人“欲”满全球,认为自己的利益无所不在,所以保卫利益的地点必然遍及世界各地。
美国人不仅仅胃口大,也肯下真功夫发展理论与工具。一方面,美国是较早研究并着力打造全球价值链的国家,目的是突破他国的关税壁垒和资源限制,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战略效益。他们敢于抓住机遇,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反恐战争、金融危机等历史事件不断确立对美国有利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秩序。
另一方面,美国人工具主义情结很重,其战略往往是围绕有效的工具展开。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都特别重视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全世界都已经领教过美元货币工具的强大,工具的巨大效能使得美国人实现战略的信心十足,但其利器不轻易示人。同时,美国人特别重视研究公众心理,尤擅利用人性弱点达到自己目的,在国际上主要是分化他国民众、肢解政权权威。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政治战与心理战研究就是由中情局资助的。
考其序:美国人为什么不怎么把政府当回事儿?
美国人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经常绕过政府直接与民间交往,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来看很不老实,很不讲规矩的。
实际上这是由美国人的秩序观决定的,与东方观念大相径庭。最突出的一点是美国人的社会秩序里政府的排位较低。和东方观念相反,在美国,第一等人经商,第二等人从事专业工作,第三等人从政。政客的社会地位较低,所以美国人才不怎么把政府当回事儿。我们有些政府官员会因为美国人没有对等待接待而耿耿于怀,而美国人对我们官员的巨大排场也百思不得其解。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Erica Barks-Ruggles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明确提出:美国派往发展中国家的NGO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当地民众塑造政府。站在我们的政府角度来看,美国人在和平演变方面好像个个都训练有素似的。他们对所有的政府都是这个思维,而不仅仅针对共产主义国家。
更进一步讲,美国人在外交上不大相信他国政府能够将美国的想法传递给本国民众,因此除了政府外交,美国人更愿意直接面对他国公众,自己开拓“民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