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燕山,头枕河北,远眺东北。
在北京的发展战略中,河北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但是东北却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近日,北京终于痛下决心瘦身,北京发改委明确了未来北京要纾解的四类非首都功能。
在保留了北京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后,北京将非首都功能定为四个领域: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北京的大城市病由来已久,而纾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一直难以推动,本次北京方面一口气推出四个领域的行动计划,可谓力度空前,体现出了改革的诚意与决心。
但是,北京是一个特殊的城市,跳出京津冀,在全国范围来看,它既是首都,还是一个负有多重功能的城市。特别是,北京自古就是华北的交通重镇,亦是东北出关的唯一大陆通道。
由此,北京要去掉区域性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将对华北、东北区域,造成一定影响。华北区域尚且还有弹性空间。东北在资源交换和市场要素流动方面,严重依赖北京。北京若去物流基地的功能,势必影响东北。
不久前,全国22个省份公布了上半年数据,黑龙江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2.3亿元,同比增长4.8%。再度垫底。辽宁为7.2%,低于全国7.4%的平均水平,吉林为6.8%,三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在去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增速,分别为5.8%、6.5%、5.6%。全部在全国排倒数之列。
今年李克强总理和习近平主席先后视察东北,强调东北振兴,在此情况下,借重北京,成为东北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急需崛起的东北,既需更为强劲的消费市场,也需要更为流畅的交通与物流。
北京是连接东北和中国广阔内陆的跳板。东北在中国非常特殊,由于东北部出海口被朝鲜和俄罗斯封死,东北仅拥有大连等少数几个出海口。东北的资源交换,主要是通陆地交通。北京是东北货物入关的最佳通道。
东北是北京无法推卸的责任。若北京关门,东北的资源流动必被卡死。在图们江开发还没有实际性的进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从国家战略上来说,北京也与东北捆绑在一起。中国历史上几次定都北京,很大程度上是考量东北因素。
东北与京津冀,在传统上即关系密切。在十几年前流行的环渤海战略中,京津冀和东北,甚至是山东,都被作为整体考量。
后来,山东有蓝色半岛国家战略,京津冀去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国家战略,“一号国家工程”,也成为独立的国家战略。
北京、东北、山东三个区域的发展,逐步被切割。甚至京津冀的天津,与东北的大连,山东的青岛等地,存在着直接的竞争。而最近十年的长期竞争,使各自的关联性被逐渐遗忘。
事实上,京津冀的最佳战略,并非独立发展。割裂东北,其战略腹地减少一半。京津冀增长极勾连东北地区,必须要把东北作为战略腹地。同样,东北亦需主动与京津冀连成一体。东北与京津,未来应该造成广泛的互补。
在此情况下,北京如去掉区域性的物流基地,以及批发市场,将大大增加华北、东北等地的物流成本。导致其资源无法畅通。要素流动减慢,制约其发展空间。尤其是东北,将形同被卡住脖子。
北京著名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其客源除北京之外,更多就是来自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大红门市场,也同样如此。
自从动物园批发市场搬迁到保定白沟之后,东北客人的物流成本剧增。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而在北京市场上,来自东北的大米占据绝对优势。现代农业,是未来东北振兴的几大支柱产业之一,若未来大米进京也要绕道河北,则对东北农业,并非一个好消息。
东北对于北京同样重要,东北是很多北京乃至内地城市的市场,比如,东北就是现代汽车的重要市场,也是近年现代汽车增长最快速的市场。在刚过去的长春汽博会上,现代车系成为最闪耀的汽车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