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有机食品,《美国有机食品市场分析报告》预测,2014年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到420亿美元。美国现有通过认证的有机作物种植基地480万英亩,占全美作物种植面积的0.6%,其中有机食品种植基地260万英亩。有机食品种植基地面积超过10万亩的共有13个州,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最多(43万英亩),排名二至五位的州分别为威斯康星州、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和蒙大拿州。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国家有机产品办公室(NOP,National Organic Program)的定义,“有机”是一个标签术语,指那些通过批准方法生产的产品,采用生物、微生物、机械相结合方法以促进资源循环、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生物多样性 ,不得使用合成化肥、污水沉淀物、辐照和转基因技术。
据《纽约时报》报道,Stericycle公司搜集的最新数据表明,美国近几年因细菌污染所致的食品召回事件频发;在所有的食品召回事件中,涉及有机食品的召回事件所占比例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Stericycle公司此前曾负责为多家食品企业处理召回事件。该公司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农业部所发布数据的基础上,编纂了这份关于召回事件的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在今年所有的食品召回事件中,有机食品的召回事件截至目前所占比例为7%;而2014年的这一比例为2%,2012和2013年仅为1%。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食品召回事件的报道中频频出现的“细菌污染”等字眼,Stericycle公司的副总裁Kevin Pollack告诉《纽约时报》:“让我们震撼的是,我们发现2012年以来没有一起有机食品召回是由于所标注的信息有误,全都是因为细菌污染,比如沙门氏菌污染、李斯特菌污染或甲肝病毒污染。这是一个极其严肃且重要的问题,毕竟很多消费者还都没有意识到。”
对此,彭博社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数字。2014年,美国市场各家公司因病毒或细菌污染而召回的食品共计503万件。而今年,仅截至上半年,这一数字已达到370万件。而在所有的因病毒或细菌污染所致的召回事件中,涉及有机食品的召回事件占了大约2/3。
然而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有机贸易协会(Organic Trade Association)并不认可Stericycle公司的召回统计报告。该组织称,他们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农业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快速分析,分析显示目前有机食品的召回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涉及有机食品的召回事件占所有召回事件的4.9%,这一比例和有机食品销售额在各类食品总销售额里所占的比例相当。
Stericycle公司第二季度的报告指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健康、有机的食品。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只要一种食品被标注为有机食品,70%的消费者会认为这种食品更加安全、更有营养,品质也更好。
美国有机贸易协会法规和技术事务部高级总监Gwendolyn Wyard表示,对于2012到2015年间有机食品召回事件的增加,其实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并不是因为有机食品不安全,只是市场上买卖有机食品的多了,其它问题自然也就多了。
今年3月份,Amy's Kitchen等至少4家有机食品销售公司因怀疑有机菠菜受到李斯特菌的污染,主动召回了有关食品。食品安全律师Bill Marler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称,“召回事件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它让我们看到,对食品进行有害细菌测试是切实有用的。按照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规定,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有时甚至会挽救许多生命。”
“世界最好”。生产全世界最好的婴儿食品。该品牌25年业内领先。该品牌完全采用有机原料,不施农药。不添加盐、变性淀粉和糖精,不用人工色素和添加剂、防腐剂。“世界最好”也从不使用基因工程原料,所以家长们可以完全放心,世界最好给宝宝吃的一定健康、自然而且美味。
艾米厨房。公司起源于1987年的一个家庭作坊,创始人是一对夫妻名叫 Rachel Berliner和 Andy Berliner,公司使用了他们小女儿的名字。公司与当地农场主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事实上该公司一半以上的蔬菜原料都来自于方圆200盈利之内。艾米厨房的产品包括速冻粗面、有机玉米卷,佛得角和儿童食品比如烤意面、千层面酱、洋葱汁、汤、墨西哥卷,甚至连甜品都有。
格林&布莱克家。 出产世界上最好吃的有机巧克力。该公司一直坚持初心,专注诚信和有机产品。创始人Jo Fairley 和Craig Sams在伯利兹城与当地供应可可豆的农场主签协议,保证供格林&布莱克家“玛雅金巧克力”原材料的供应。根据协议,他们会在互惠价格之外多支付一部分费用,以鼓励农场提高并保持可可豆品质。该公司出产的巧克力有条装和袋装、炭烧巧克力、热巧克力甚至还有巧克力冰淇淋。这样美味的产品面前,谁都忍不住会对甜食上瘾。
全食公司。该公司希望通过出产最高品质的自然有机食品来给消费者带来惊喜。尽管有机食品跟现存的非有机产品相比价格稍贵,但是全食公司仍致力于为市场带来物超所值的有机产品。全食公司通过了美国官方性质的加州有机农业第三方认证。该认证苛刻的条件完全可以保证全食公司产品的品质。
有机山谷。有机山谷是有1326家农场联合创办的合作社,专门出产能被市场认可的优质有机食品。在销售高品质有机食品之外,合作社的使命就是促进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机山谷2008年获得了生态农业协会授予的可持续农业标兵奖,表彰他们以实际行动对农业对整个世界的卓悦贡献。
曾經菜場里不起眼的蘿蔔青菜,如今一旦冠上「有機」頭銜,身價立馬翻個好幾倍。在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今天,號稱「無污染、無公害」的有機食物自然成為追求品質生活人的首選。
的確,從定義上來說,有機食品主要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無污染、不使用農藥、化肥、添加劑、轉基因技術,而是使用人工肥料、人工除蟲、鋤草等方式生產的糧食,和用這些糧食餵養牲畜而生產肉類,且所有禽畜都不得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來催產。實際上,就是用工業革命前的原始方式來生產食物。
可見,有機食品從本質上來說只是生產方式中沒有農藥殘留物、食品添加劑、轉基因成分等,保證了食品的天然狀態。但是,「有機」的食物就一定如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好到值得人們多花幾倍的價格來購買嗎?
不一定:雖然便宜少好貨 但更貴不一定更好
有機產品一般都是超市里的「貴族」,有些有機農產品甚至比同類貴一倍有多。今年三月,一份消費者報告分析指出,有機食品的價格比其他普通同類產品的價格平均高出47%。 2013年,San Francisco一袋25磅有機胡蘿蔔的批發價是一袋普通胡蘿蔔的三倍。
多數有機食品的消費者都抱有「價高物美」的心態,但更貴就一定等於質量更好嗎?不見得。種植有機蔬果的確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資金來達到「有機」的標準,但這巨大的價格差並不完全由這些多出的成本造成。
實際上,「有機」玩的是心理,賣的是牌子。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有機」背後的意義,而「有機」從來就把自己營銷為「健康、天然、無公害」的產品,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東西當然不便宜,因此漸漸,「有機」變成了「奢侈」的新名詞。
美國國家科學學院的研究結果表明,有機產品的利潤高達29-32%,而當中僅僅5-7%的利潤就足夠讓有機農場回本。那我們多付的那一筆錢,真的給我們帶來了「健康、天然、無公害」等眾多益處嗎?
真相一:有機食品不是營養品 營養價值並非更高
所有現存的科學研究均表明,任何有機食品標榜比普通食品「高出的營養價值」其實都微乎其微,它們本身的營養價值並不比普通食品更高。
一項2009年的營養薈萃分析就指出,有機和普通農產品的營養價值沒有區別。自此之後,科學家們進行了多項營養分析,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機農產品內含有「輕微更多」磷,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機產品內含有更多抗氧化物和更少量的鎘。
但事實上,一根胡蘿蔔和一片蔬菜葉子里的營養價值區別對一個人的身體機能來說是小到幾乎沒有意義的,正如Tufts大學營養學教授Jeffrey Blumberg建議的那樣,如果真正想補充營養,最好的辦法是多吃蔬菜,不管是有機的還是普通的。
真相二:普通蔬果不一定就「很髒」
每年,環保組織「環境工作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都會公佈一張萬衆期待的「農藥十二金剛榜」(The “Dirty Dozen”),上榜的都是EWG聲稱含有最多農藥殘留的蔬菜和水果。
但在2011年,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篇報告,報告顯示,儘管被稱為「農藥十二金剛」,這些蔬果的農藥殘留量依然比美國環境保護署核准的最高農藥殘留量低了2% — 也就是說,市面上「最髒」的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依然是達標的。報告抨擊EWG的研究方法,並結論食用有機食物並不能「顯著降低[農藥]風險」。
真相三:請不要指望有機蔬果會更美味
如果你認為有機蔬果內滿滿是大自然的味道,那你舌尖的大自然很可能比別人口中的要難吃。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取決於許多因素,而有機培養的過程根本不能保證種出來的橙子更甜。
一位美食記者Michael Pollan就曾經形容他從Whole Foods 購買的阿根廷有機蘆筍嚐起來像「受潮的卡紙」;2014年,美食家Dan Barber在他的書《The Third Plate》中寫到他曾測試一根墨西哥有機胡蘿蔔中的糖含量,結果居然為零,口味自然可想而知。
因此,類似「有機的食物更美味」的說法,完全是心理作用。
真相四:有機食品部一定會減少環境污染
複合肥料對環境有害毋庸置疑,但有機農場,尤其是大型有機農場,實際上並沒有停止使用殺蟲劑和肥料,只是他們用的不是人工複合化肥,但這也不代表他們所用的材料就對環境無害,有些甚至會比傳統化肥對環境污染更大。
而且,由於現存的有機農業大部份都由大集團經營(如Walmart),大規模的機械作業卻收成相對低產的有機作物,這樣算來,生產單位有機食品排放的溫室氣體比傳統農業要更高。
真相五:有機農場的待遇並沒有更好
除了「奢侈」、「高端」,「有機」還逐漸演變成「人道主義」和「烏托邦」的代名詞。比如,人們通常認為,普通農場里的工人農夫一般都在極惡劣的環境下工作,受盡剝削;但是有機農場就不一樣了,工人與農場主關係平等,其樂融融。
這層被臆測的附加含義也暗中推動了有機產品在年輕消費者中的市場。可事實上,USDA的有機認證標準中並不包括任何勞工方面的要求,因此有機農場內工人被虐待、苛刻工資、性別歧視、禁止工人與質檢員溝通的案例比比皆是。
「反正在工資和勞工權益方面,有機農場和普通農場是毫無區別的,」僱農支持委員會的政策分析師Richard Mandelbaum說。
有機還是非有機,該如何抉擇?
說到這裡,記者並非在嘗試把有機農產品惡魔化,而是想揭開「有機」浮華的面具,看清楚有機產品真實的一面。有機產品最起碼是不會比普通產品糟糕的,但至於高出的價格到底值不值得,最終還是由消費者自己定奪。
而正如中國一句老話,「因時制宜,就地取材」,比起光鮮超市里長途運輸過來的「有機」產品,當地農夫市場上售賣的新鮮時令蔬菜,無論是否有機種植的,都是更好的選擇,而且價格也常常更便宜。
有機食品只是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選擇,選擇有機卻非給健康上保險。遵循大自然的規則,吃當造的作物,多吃水果和蔬菜,比起講究有機與否之間那點星微差別實在有用太多了。
(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