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紧盯精英会让城市“高不成低不就”
紧盯精英会让城市“高不成低不就”
作者:李铁 | 2015/9/2 21:42:18 | 浏览:1262 | 评论:0

紧盯精英会让城市“高不成低不就”

北京拥堵的人流

  近日,李铁在“国家战略下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本文根据发言内容整理。


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必然趋势


  京津冀是一个大的区域,从全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大区域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毕竟两个特大城市在这个区域里,他们自身发展对区域的推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人口向特大城市聚集是必然的。

  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我国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吸纳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规模的城市,中西部各省的人口向省会城市聚集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所以,不要想如何控制这个趋势,而是要研究如何顺势而为。研究人口向特大城市聚集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研究是不是聚集以后才可以形成对周边高强度的辐射;通过分析香港对珠三角的辐射和上海对长三角的辐射,来研究京津周边地区聚集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辐射效应。当然,前提是要完成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人口向特大城市集聚的过程。


决策者眼里不能只有精英


  特大城市的人口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特大城市的人口不会全部是高端人口,而会是不同层次的人口组合。北京市2151.6万人口中,有近900万的外来人口;深圳1077.9万人口,其中有745.7万的外来人口。所以人口结构应该是我们未来制定政策的重要出发点,我们不能忽视现实中的人口结构。

  在人口结构中,高收入人口(即所谓的精英人口)只占小部分,而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重点应考虑的是大量中低收入人口,甚至包括大量农村人口,比如河北省7383.8万的总人口中还有多于半数的农村人口。制定政策时,怎样兼顾人口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需求,应该是政策的出发点。

  既然中低收入人口在人口构成中占绝大部分,那么在我们的政策导向中,就要解决他们未来的发展问题、就业问题、生活空间和环境问题,以及消费需求问题,而不能用理想化的方式,人为把区域发展指向高端化。


多元化人口城市应具备哪些功能


  在多元化人口结构下,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城市应该具备什么功能?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例,怎样实现功能疏解?如果我们能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那么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现在的做法是把一些所谓的低端批发市场等从北京迁出去,那么,街边的小商品店铺要不要搬迁,他们未来的命运会怎样?

  2014年,国内其他省市来北京旅游的人口就有1.56亿人次,这部分外省市来北京旅游的人都不是富豪,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到北京,很多还来自于穷乡僻壤。这些到北京旅游的人,有一部分需求是购物,正因如此,北京的这些低端市场有基础,也有价值;也正因为如此,从新街口到西单这么重要的路段还有很多传统低端商业存在。再者说,即便是北京本地人,也不一定都要去王府井、去各大购物中心买东西。

  在特大城市里生活的几千万人口,有不同的市场需求,会引发对城市功能的不同需求。这种功能在空间上如何分解、再塑造、再配置,是不是以迁出为目标,这些都需要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谨慎考虑。被迁出去的人口,很可能过一段时间又回来了,这些人口到北京来就业和经营,是因为北京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最好的空间,尽管成本很高,但他们的预期收益更高。

  在产业功能迁出迁入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资源的再配置,而资源再配置会受到交通方式的影响。交通配置,需要我们对城市功能重新理解。交通连接应以什么为基础呢?如果把自己当做一个直接的消费者来考虑,城市生活中最方便的出行方式是地铁,恐地铁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达目的地,也是最便宜的一种交通方式,还不会产生污染。我们在配置交通资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每个消费者直接的需求。

  我们的城市提供的交通选择上,远远不足,远远满足不了我们这么多人口、特别是中低收入人口的实际需求。不仅仅是城市内,包括整个大区域内,我们更多提供了方便私家车出行的道路,但忽视了轨道交通,忽视了城市发展最低成本的方式。正因为这些才导致了拥堵的问题,导致了区域发展过于向城市中心集中带来的问题。这一点,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加以改善是特别重要的。需要针对人口结构,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他们低成本出行的需求出发,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方式,而不能单纯从精英阶层考虑来考虑整个区域的资源配置。

  在交通资源的配置中,还有一点,就是不能过度放大一个城市的交通功能,否则会浪费无数的资源。最近,金融街附近多条路上加了很多栏杆,要分成快车道和慢车道,交通是好看了,但是人的出行却不方便了,大量资源被闲置了。而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在过多地强调交通资源配置的功能时,也过度放大了交通需求。路修得过宽,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大多还修了很多景观工程。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资源配置上都出现了大量的浪费,导致出门必须开车,而不能实现步行、低碳的方式。


北京周边城市房地产发展空间很大


  京津冀区域,特别是北京,对河北能做出哪些贡献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进程,而河北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并不慢,并且在前十年中,其工业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省份。但在这个过程中,它却和北京发生了非常大的利益冲突。因为两个区域的发展阶段不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就不同,因此会形成一系列的矛盾,比如工业化产生的雾霾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到河北人的生活。

  但这是整个区域城市化的一个过程。京津冀要协同发展,怎样才能处理好河北的工业和天津、北京的关系?怎样实现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北京的城市化率为86.4%,可是北京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是77.9%,北京基本没有太多的工业,所以北京对周边最大的辐射就是服务业的辐射。

  服务业辐射直接涉及到北京人消费需求的变化,在北京的空间范围内没有办法得到完全满足,因而部分需求要在周边的空间中实现。

  考虑到北京和周边关系最紧密的是服务业,那周边的城市该怎样把自身服务业的架构和北京紧密联在一起,并在这个基础上配置交通资源呢?这恐怕无论是北京、天津还是河北三地各自的规划,还是京津冀区域的规划,都应该把联系北京作为重点来考虑。

  讲到服务业,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房地产。大量外地人来到北京,他们不都是精英,市区三到五万块钱一平米的房子,他们住不起,他们需要较低价格的住房,他们的住房需求要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考虑,所以很多人到河北买房子了。特别是沿北京边界的这些城市,不要担心发展房地产会产生什么负面效应,因为在北京吸引人口集聚的大趋势下,房地产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市场。

  所以,谈到房地产,廊坊和张家口等北京周边的城市,还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我注意到北京和廊坊的关系,特别是廊坊这十来年,服务业占比从原来的30%增加到现在的41.6%,这意味着服务业的变化速度和北京向周边辐射的功能有直接的关系。


崇礼,一个外溢效应的经典样本


  河北崇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当年环北京经济圈选的14个试点城市中,没有崇礼,因为它离北京220多公里。当时北京设定的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都没有崇礼,可是为什么这几年崇礼发展这么快?因为北京服务业的外溢并不是整体性、均匀性外溢。首先是北京不同阶层的人要到周边消费,郊区满足不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并且北京市民的消费已经升级了,比如旅游,从原来的休闲式到现在的参与式,从原来的观光式到现在的户外运动发展式,恰恰崇礼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为什么现在崇礼房价上涨了呢?不是因为申奥成功,而是因为申办奥运会之后,交通资源配置会发生根本变化。不仅北京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要修过去,而且还要再修一条高速公路过去,这将导致崇礼的交通区位发生根本性变化,加上当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都给北京人的休闲度假消费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所以那边的地产升值了。

  同理,廊坊等北京周边的这些城市,怎样按照市场规律,根据北京的消费特点来为北京提供更多的消费内容呢?政府做什么,不是说政府今天想打造哪个节点,这个节点就一定能发展,而是企业家和消费者会自动选择节点。例如武清搞了一个佛罗伦萨小镇,密云搞了一个古北水镇,把大量的游客吸引过去了,把旅游的空间带动起来了,人流增加了,房地产也带动起来了。所以这其中,市场特别重要。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惠誉太会戳痛处了! 2024-04-15 [133]
重磅!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3)发布 2024-04-14 [61]
揭秘清华近2年留学去向! 2024-04-10 [217]
985高校副教授非升即走失败,留给我们7大教训! 2024-04-06 [227]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是一个假故事 2024-04-02 [161]
中国国安部: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调查咨询活动暗藏国家安全风险__ 2024-03-29 [312]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 2024-03-29 [191]
2024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超过这个年龄,就可被叫老年人了 2024-02-04 [361]
450万考公人数捅破天,他们中间出不了马斯克,也不会有包青天 2024-03-20 [246]
320张老照片:看中国女性百年变化史 2024-03-09 [4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