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天普大学华裔科学家郗小星被冤 美国司法部撤诉
天普大学华裔科学家郗小星被冤 美国司法部撤诉
2015/9/12 4:11:57 | 浏览:2992 | 评论:0

     天普大学华裔科学家郗小星被冤 美国司法部撤诉

美国司法部11日撤销了对美国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今年5月,郗小星被指控向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

  这是美国今年第二起被热炒的“中国间谍案”,最后被证实是场闹剧。但是,郗小星的职业生涯和名誉都已受到严重伤害。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的起诉称郗小星违背保密协议,向中国提供一种叫“袖珍加热器”的设备的电路图,这种设备用在超导体的制作中。

  郗小星被起诉前是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今年5月,1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突袭搜查了郗小星位于费城郊区的住宅,一些特工还带着枪。特工当着郗小星两个女儿和妻子的面给他戴上手铐并抓走。随后,他被学校列入行政离职状态,其物理系主任职务也被撤掉。

  但几个月后有专家发现,郗小星与中方进行正常的学术合作,给予中方的电路图并非保密的“袖珍加热器”,而是完全合法的设备,其中还有郗本人的发明。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不了解相关技术,起诉前也没有向业内专家咨询,造成了冤案。

  《纽约时报》称,撤销指控“令人尴尬”,但这一案件已对郗小星的职业生涯造成伤害,也给外界留下了他是“中国间谍”的印象。鉴于今年还有华裔科学家遭遇类似冤案,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司法部是否在“陷害无辜的华裔美国公民”?

  今年47岁的郗小星说:“我不指望他们了解我做的所有工作。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先咨询专家再起诉我?让我的家人饱受煎熬?让我的名誉受损?他们不应该这样做。这不是一个玩笑,也不是一个游戏。”

  郗小星的律师则反问道:“如果他是加拿大裔美国人或者是法国裔美国人,或者他来自英国,他还会上政府的监控名单吗?我认为不会。”

  此前,美国司法部还曾指控华裔水文学家陈霞芬涉嫌窃取政府机密数据并输送给中国,此案也闹得沸沸扬扬。但今年3月检方在开庭前突然撤诉,原因是找不到证据,最终不了了之。

  今年5月21日,美国国会22名议员联名致函司法部部长,要求对陈霞芬一案是否涉及种族歧视进行调查,并要求司法部解释在对待联邦政府华裔乃至亚裔雇员时是否受到种族或祖籍国因素影响。

(林小春)

郗小星:美司法部门"犯了个大错"

"我很高兴我的律师说服检方和联邦调查局——他们犯了个大错,”在美国司法部撤销有关对华提供敏感技术的指控后,世界知名超导专家、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教授郗小星12日在接受专访时这样说道。

对于发生在他身上的荒唐诉讼,郗小星说:“我做的所有材料都是不敏感的。我不做任何敏感的技术,所以起诉书里说的很多事件都是错误的。”

美国司法部11日宣布撤销有关郗小星给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的指控,原因是多名专家作证,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从今年5月被指为“中国间谍”,到最终撤销指控,郗小星说他“一下子松了一口气”。

郗小星出生在中国,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去德国两年,然后来到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他是全世界二硼化镁薄膜材料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据郗小星介绍,他与国内“有过不少合作”,比如在清华做过“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跟中科院物理所的团队一起工作过几年,参加过北大一个科技创新项目。

此次事件的核心是一个叫“袖珍加热器”的设备。郗小星指出,“袖珍加热器”本身与“敏感技术”完全无关。“这个设备是彻底公开的,你可以自己上网去找到,”他说,“完全不像美国政府说的那么高精尖”。

美国司法部指控郗小星,却连他的年龄都搞错了。郗小星说,他今年57岁,但司法部网站上的起诉声明至今还写着他47岁。郗小星开玩笑说:“要真是47岁就好了,可惜没那么年轻。”

回忆起5月份被捕的一幕,郗小星至今心有余悸。他说,那是早上6点半左右,10多名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使劲敲门,门开后就“端着枪冲了进来,就说逮捕我,给我戴上手铐”,他们还“让我的太太、孩子举起手走到某个地方”。

郗小星虽被释放回家,但他的护照被没收,还被限制离开宾夕法尼亚州东部。郗小星说:“我的家人精神上受到很大压力,不经历这个过程的人很难想象。这件事对我的名声也有很大的损害。”

这是美国今年第二起被热炒的所谓“中国间谍案”。就在郗小星被捕的同一天,美国国会有22名议员就此前被撤销起诉的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一案,联名给司法部长写信,要求调查此案是否涉及种族歧视,是否特别针对华裔乃至亚裔雇员。

郗小星说:“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因为我是华人才起诉我。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这对美国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谈到今后的打算,重获清白的郗小星表示要回中国一趟,为老母亲补过90岁生日。他的母亲是6月份生日,他本已买好机票,但由于遭起诉而被迫放弃回国。

郗小星强调,此次事件不会影响他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很多实验项目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美中两国科学家加强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美撤销对郗小星间谍指控 华裔专家屡上演冤案

美国司法部的联邦检察官9月11日撤销了对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的指控,原因是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2015年5月,郗小星遭到逮捕,被指控向中国输送敏感超导技术,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但多名全球著名物理学家此后作证,指出美方调查人员犯下错误,郗小星并未向中国提供任何受限制的技术。

天普大学华裔科学家郗小星被冤 美国司法部撤诉

美联社报道,美国费城检察官办公室当天向费城联邦法院提交了一份4页长的申请,要求撤销对郗小星涉及通信欺诈的4项罪名。检察官办公室拒绝公开置评,只表明这一申请基于在2015年5月指控郗小星后获得的“更多信息”。

所谓“更多信息”应该是郗小星及其辩护律师彼得·蔡登伯格8月21日向调查人员提交的材料,其中包括全球知名物理学家和专家的书面证词。蔡登伯格说,这些专家在查阅郗小星与中方联系人的电子邮件通信后,认为郗小星在探讨科学研究,所涉技术的商业应用前景非常有限,而且没有涉及受限制的技术。

郗小星长期从事氧化物和硼化物薄膜的材料物理研究,是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旅美多年后,他加入美国国籍。郗小星被起诉前是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

2015年5月,1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突袭搜查了郗小星位于费城郊区的住宅,一些特工还带着枪。特工当着郗小星两个女儿和妻子的面给他戴上手铐并抓走。

美国司法部的起诉称郗小星违背保密协议,向中国提供一种叫“袖珍加热器”的设备的电路图,这种设备用在超导体的制作中。

起诉书指称,郗小星大约在2002年加入中国政府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4年至2012年前后,郗小星策划并实施从那家美国企业骗取技术的“阴谋”,向中方实体提供技术并协助它们进一步发掘和使用这种技术,为他本人和中方实体牟取“经济利益”。

美方检察官援引他们截获的电子邮件指称,郗小星还提出帮助中方实体建造一座世界水平的超导薄膜实验室。起诉书称,作为交换,郗小星反复寻求在中国获得一些“名利双收的职位”。

但几个月后有专家发现,郗小星与中方进行正常的学术合作,给予中方的电路图并非保密的“袖珍加热器”,而是完全合法的设备,其中还有郗本人的发明。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不了解相关技术,起诉前也没有向业内专家咨询,造成了冤案。

事实:华裔专家在美上演冤案并非孤例

近年来,美国华裔专家、中国学者频陷所谓“间谍门”,一次次成为冤案的主角。

2014年10月,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回国探亲返美不久后被捕。美国司法部当时称,陈霞芬从美国军方国家大坝统计系统数据库下载敏感文件,涉嫌窃取政府机密数据等8项罪名。司法部去年对陈霞芬提起多项罪名指控。直到2015年3月,距案件开庭仅几天,检方突然撤诉,没作任何解释。

此外,还有郗小星5月被捕前几天,美国以要求参会为由,诱捕中国天津大学电子工程教授张浩,同时宣布以经济间谍罪起诉6名中国公民。此后,被羁押两个月后获释,目前张浩与家人留在美国等候法庭9月14日进入正式审理程序。华裔专家为何屡屡蒙冤“间谍”案件,上演法庭闹剧?

原因:美国强化实施反经济间谍有关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南加州知名华裔律师申春平表示,美国把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放在同等位置。近几年来,华人因资料往来,被起诉或逮捕的案例增多,这与美国强化实施反经济间谍有关,也与中美竞争关系有关。根据奥巴马政府的安全新战略,美国国家情报局推出“内鬼威胁计划”,鼓励联邦雇员举报他们所认为的可疑行为。而另一方面,人们的电子邮件往来悉数被摊开在监控者眼前。这些手段和特征都是一桩桩案件的起始线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郭宪纲指出,此案表现出面对中国竞争加剧,美国变得愈发神经过敏,以及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美国社会公民个人隐私与国家机密之间的悖论。郭宪纲还表示,美国和中国在经贸、科技领域中的竞争上升,美国人变得的非常敏感。同时也反映出了这个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的往来,个人的隐私和国家机密之间的关系、界限在哪里,现在也是不清楚的。

舆论:美对待华裔涉嫌种族歧视

《纽约时报》称,撤销指控“令人尴尬”,但这一案件已对郗小星的职业生涯造成伤害,也给外界留下了他是“中国间谍”的印象。鉴于今年还有华裔科学家遭遇类似冤案,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司法部是否在“陷害无辜的华裔美国公民”?

郗小星的律师则反问道:“如果他是加拿大裔美国人或者是法国裔美国人,或者他来自英国,他还会上政府的监控名单吗?我认为不会。”

此前,5月21日,美国国会22名议员联名致函司法部部长,要求在对待华裔的事儿,是否涉及种族歧视进行调查,并要求司法部解释在对待联邦政府华裔乃至亚裔雇员时是否受到种族或祖籍国因素影响。

链接: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

郗小星曾受聘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2月出现在教育部发布2005年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人选公示名单中。

郗小星1987年在北大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加入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后获任终身教授,2007年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2009年进入天普大学科技学院物理系任教。

2002年9月,郗小星和同事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制成大电流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材料。先前,研究人员发现二硼化镁在超高温条件下具有超导性,而郗小星和同事成功用二硼化镁制成高质量薄膜材料,不仅表面平坦,还可以载送每平方厘米1000万安培的大电流。当时还是副教授的郗小星告诉媒体记者,这一新材料工艺有望投入实际运用,比如用于制造新型微波器件。

乌龙间谍案凸显傲慢与偏见

9月11日,美国司法部因“弄错了核心证据”撤销了对天普大学原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的间谍指控。

这是美国又一起“中国间谍乌龙案”,从上世纪90年代李文和的冤案之后,不断有研究敏感技术的美国华裔科学家中招,莫名其妙被扣上“中国间谍”的帽子,有的摊上官司。郗小星得到及时“平反”,但他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名誉已经蒙受巨大损失,不可能完全复原。

事实上,郗小星是近期第二个被冤为“中国间谍”的美国华裔专家,就在几个月前,俄亥俄州一名华裔女水文学家也经历过与郗小星类似的遭遇。不知从何时起,华裔学者更易于被美国有关部门贴上“间谍”标签,似乎一下子成了“高危群体”,而这种针对华裔学者的无端指控给他们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郗小星一案使人们怀疑,司法部在急匆匆地寻找中国间谍时,是否导致了有中国血统的无辜美国公民被冤枉。

诚如《纽约时报》所言:“鉴于今年还有华裔科学家遭遇类似冤案,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司法部是否在‘陷害无辜的华裔美国公民’”?相信每一个在美国的华人都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公开信息显示,在过去几年中,美国政府官员多次宣称,中国黑客和被收买的内部人士正在盗取美国的商业秘密及其他机密信息。2013年,奥巴马总统宣布实行新的反击策略。主要举措就是加大调查及起诉力度,司法部根据《经济间谍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提出的诉讼数量比一年前增加了逾30%。在2014年的前九个月又增加了33%。公开文件显示,尤其是在2013年以来提出的经济间谍起诉中,有超过一半的案件都与中国有关。

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相关部门对“涉案”情节的描述几乎出自同一脚本,无外乎抓住所谓“敏感技术”做文章,而部分媒体则煽风点火,刻意炒作。

其实,究其根源,还是美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不适应、不愿接受的心态使然,美对防范所谓中国间谍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但华府对“中国间谍”太过敏感了,美国的舆论场甚至将其描述的神乎其神,像极了正在中国热映的《碟中谍5》电影中的人物。

这种麦卡锡主义的思想导向若不加约束,势必也会有损美中之间的氛围,更会伤害了美国社会的种族和谐,给整个华裔甚至亚裔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蒙上阴影。

尽管美国官方早前对1882年签署的《排华法案》致歉,但仍旧没有改变部分人士戴着有色眼镜看华人的心态。动不动就将在某领域有一定贡献的华裔视为“间谍”,不仅让华裔失去了安全感,也让他们更寒心,甚至质疑美国的所谓多种族文化和保护人权沦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

就郗小星案而言,个别案件撤诉并不足以改变华裔在美国被“另眼相看”的窘境。试问,“如果他是加拿大裔美国人或者是法国裔美国人,或者他来自英国,他还会上政府的监控名单吗?”(郗小星辩护律师语)

美国司法部门必须还郗小星一个公道。应调查此案是否涉及种族歧视,需要解释在展开安全调查时,是否把他们的种族背景、祖籍国因素作为考虑对象并影响司法判断,从而让身为美国公民的华裔人士蒙不白之冤。否则,还有更多的郗小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戴上手铐。

本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美访问,应是美中两国在科技和信息安全领域加强合作,同时增加在这一领域互信的重要契机。我们真诚地希望抱着“疑邻偷斧”心态的人士放下傲慢与偏见,多做一些推动美中两国互信,也推动族裔和谐的事。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348]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730]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75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77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876]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84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835]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835]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990]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108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