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发现:双黑洞系统释放出神秘周期信号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发现:双黑洞系统释放出神秘周期信号
2015/9/19 5:50:42 | 浏览:1713 | 评论:0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发现:双黑洞系统释放出神秘周期信号

  PG 1302-102系统距离我们35亿光年,每五年会产生一次摆动

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GALEX)的科学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中存在死亡引力之舞,两个黑洞相互围绕,双方都通过引力控制对方,其结局注定要合并。在本次任务中,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参与了调查,并发现了关于黑洞合并的新细节,比如神秘的周期性光信号。这个双黑洞系统编号为PG 1302-102,在今年早些时候由陆基望远镜观测发现,科学家预计它们在100万年之内会发生合并,届时产生的能量释放相当于1亿颗超新星。

PG 1302-102黑洞系统的发现使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研究星系内部恐怖黑洞的合并事件,事实上两个黑洞合并是一种普遍的天体事件,但是它们比较难以发现并确认。PG 1302-102黑洞系统是少数几个双黑洞的候选者,位于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称,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在对一个遥远星系中央进行仔细检查时发现了不寻常的信号,之后科学家使用了卡特琳娜实时瞬变调查望远镜确定其信号很可能来自两个黑洞的运动。

PG 1302-102系统中每五年会产生一次摆动,这一情况被我们的望远镜所记录下来,本项研究发表在9月17日的《自然》杂志。有了PG 1302-102的观测数据,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试图对过去20年类似的现象进行重新分析,或许能够发现更多的双黑洞系统。哈勃望远镜的紫外线波段观测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紫外波段是研究黑洞如何产生周期性信号的关键途径。

当黑洞吞噬物质时,它会加热吸积盘上的物质,同时释放出更加强大的光信号。周期性的光信号相当于之前一个60瓦的灯泡突破变成100瓦了,光变特点让整个双黑洞系统暴露在我们望远镜中。星系演化探测器任务在2013年结束,此前该卫星已经在轨工作了十多年,通过紫外波段观测宇宙。(罗辑/编译)

10万年后巨型黑洞或相撞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处女座一个星系中的两个巨大黑洞正在相互撞击的轨道上向前迈进。今年1月的一项研究首次提出这对黑洞——距离地球35亿光年之外——的存在,它们行将发生碰撞是因为该星系内的类星体定期发出的闪烁的光。

现在,科学家创建的一个模型表明,这两个黑洞仅相距1光周(光年中的一周,约1150亿英里),比其他任何已知的黑洞之间的距离近1000倍。这样的距离让这两个天体处于相撞的进程中,最终在距今10万年后进入死亡漩涡。研究人员在线发表于《自然》的研究称,这是至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距今最近的潜在黑洞撞击事件。

由于科学家正在发现越来越多的双黑洞系统,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十年见证这种撞击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这将给科学家提供首次探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测的引力波——即宇宙时空涟漪——的机遇。(鲁捷)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重大发现!“超级地球” 2025-06-12 [445]
如果AI已经无法阻挡,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2025-06-11 [433]
十五年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机器人精度与寿命,开启定制化机器人、超低温、耐腐蚀机器人新时代。 2025-06-03 [813]
为何物理学能给数学带来更多突破的灵感? 2025-05-28 [783]
DeepSeek推荐:能养你一辈子的9个好习惯 2025-05-06 [1476]
构造“姚-李”量子自旋液体 | Ising专栏 2025-04-28 [1528]
【科技参考】英国战略科学家培养及使用机制分析 2025-04-27 [1627]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4 全球城市人工智能评估报告:利用 AI 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2025-04-02 [2455]
为躲避花粉过敏,海森堡逃到一个小岛,却意外掀起量子革命 2025-03-27 [2544]
他的公司被稱作黑匣子-他希望矽谷為美國而戰 2025-03-27 [253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