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苏格:中美就像两条并行不悖通向未来的铁轨
苏格:中美就像两条并行不悖通向未来的铁轨
2015/9/25 13:47:54 | 浏览:2271 | 评论:0

苏格:中美就像两条并行不悖通向未来的铁轨

  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6日至28日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


三个“好事成双” 三大意义


  习主席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也将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坛,这两个首次可以把它叫为“好事成双”。另外习主席既要访问美国的西部,也会访问美国的东部,也是“成双”;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成双”。

  这次去应该说时机很重要,意义也很重大。此访是在国际格局不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是多极化、全球化不断地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从中国层面来讲的话,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到今天,我们两国的关系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随着中国不断地发展,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美关系也进入了新的转型期,或者说是新的发展阶段。

  中美关系不仅受到两国人民的关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关注,我觉得习主席这次访美将会传递积极的、负责的、友好的、自信的、强劲的信号。在世界各地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习主席代表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在此次国事访问当中向美国传递友好和合作的声音。

  两国元首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双边关系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并且就各自治国理政的经验深入地交换意见,保持两国高层的战略沟通。

  首先,两国元首会晤,有着为中美关系航船掌舵的重要历史使命,将对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提出指导性和方向性的意见。

  其次,此访展示中美在全球、地区、双边等各个层面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并为两国未来在各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把握方向。

  最后,通过此访,将确定两国人民保持扩大友好往来的战略方向,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夯实中美关系的民意基础。


小故事切入“中国梦”非常接地气


    在西雅图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上习主席发表讲话,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则小故事开头,阐述了他的心中的“中国梦”,非常地接地气,接近民心。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不是一个口号,是老百姓实现美好将来的愿望和梦想。

  习主席之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谈到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引用一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阐释各国人民对梦想的追求不管有何异同,都是激励人们奋发、奋进的动力。

  中美人民对梦想的追求,也为两国的合作和友好形成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习主席讲到了世界人民梦想的联通,谈到人类享有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理想,即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中美就像两条并行不悖通向未来的铁轨:谁也离不开谁


  2013年,习近平在中美元首会晤时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新型大国关系的三重内涵: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是一个标签,它所蕴含的三个概念也不是选择题当中的单选选项。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方向性的、战略性的,面向未来的关键性的议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确定一个方向,大家共同添砖加瓦,也就是习主席曾经说的用积土成山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携手推进新型大国关系。世上本来是没有路的,大家慢慢地走一走,路不就出来了吗?

  此外,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赢,双方一定要彼此照顾、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的关切,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完全强加于对方。能解决的问题大家都凝聚共识,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搁置起来。

  我喜欢用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形容中美关系,中美就像两条并行的铁轨,轨道铺设在枕木上,而轨枕建立在碎石之上。碎石虽小,但却能够承受力量、分散重量,这样反而使这个路基更坚实。中美之间各个层面的交往和交流机制,恰似枕木一样,它的坚实保证了中美两条并行不悖、通向未来的钢轨。两条钢轨并不会交汇,甚至还有一定距离,距离产生美,要让中美关系的列车平稳行驶,必须要有道钉来固定钢轨,这就是中美交往中的危机防范措施。两条钢轨谁也离不开谁,就像中美关系并行不悖,共同发展一样。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82]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40]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44]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37]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28]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69]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67]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56]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86]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1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