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5月1日这个日子,应是“移民节”而不是“劳动节”。洛杉矶,这个西班牙语里的天使之城,却成为许多非法移民(无证移民)的“噩梦之城”,无数人在这里失落,也在这里抗争。2006年的5月1日,曾经有50万人上街。但从那以后,移民示威日久而师疲,一年不如一年。 而在今年,因为亚利桑那州州长布鲁尔,在4月23日颁布了号称是全美最严厉的移民法,将非法移民视同罪犯,如同一根导火索,引爆了此间的移民大游行。
这天,来到洛杉矶市中心的街道上,从空气中可以呼吸到悲愤,触摸到怒火。大人喊着,“我们是亚利桑那人”,孩子叫着:“别把我爸爸带走”。数以十万计(警方称5、6万,组办者称有20万)的西裔,将市中心形成一个几乎要爆炸的高压锅。汹涌的人群中,华人照旧是鲜见。只看见一队舞狮子的华人喧闹而来,代表华人还不缺席。晚上,美联社报出,全美有70个城市爆发移民示威,洛杉矶游行规模全美最大的.
亚州颁苛法之后,舆论大哗,各种抵制、抗议不断(包括NBA的太阳队,将队名改为“Los Sun”),但纽约时报/CBS公布的民调,给反对者一头冷水: 51%的人说亚利桑那严法大体是正确的,尽管36%的人说它走得太远。那些沉默的多数美国人,不一定站在移民一边。
亚州移民苛法背后并不简单,它代表着一部分美国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惊恐。不久前去世的学者亨廷顿,曾经以担忧文明间的冲突闻名于世。其实他的内心深处,更担心的是文明内部的冲突,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我们是谁》(Who We Are)中,以“学者和爱国者的双重身份”强调“盎格鲁——新教”文化,历来是美国的“核心文化” 。但他忧心忡忡地指出,美国的核心文化正在面临重大威胁。大量涌入的墨西哥裔移民及拉丁文化正在解构美国,将美国一分为二: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他因此而产生了“我们是谁”这一“亨廷顿之问”。
“亨廷顿之问”其实深藏在许多美国人心中。根据人口统计局的估计,2050年,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而在这种拉丁化趋势,在加州更加明显。加州早在2000年,白人就失去了人口多数。从人口,到语言,到文化,拉丁化(或者说多元化)无处不在,可以说,今天的加州,就是明天的美国。对此,白人在警惕,在焦虑,《时代》杂志在今年的3月份的一期,就将“白人焦虑危机”,列为“下一个美国世纪”所要面对的十大问题之一。
如果这成立,这真是一个历史的吊诡:美国和美国文化在高调征服世界,美国和美国文化本身却在悄悄被征服,被改变。
其实,美国一直在改变,包括美国的核心文化。远的不说,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民权运动高涨,使得社会的变得宽容。但值得指出的是,这并非是对亨廷顿所指出的“美国核心价值”的背离,恰恰相反,这是对美国先贤倡导的“平等”与“自由”理念的回归,只不过是从白人中,扩展到有色人种而已。在加州,多元化尽管问题多多,但有一点,是值得赞许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会在这里感觉到更多的宽容、自在,更少的歧视、敌意。加州这个黄金之州,也成为一个宽容之州,开放之州。
改变,应该是双向的。“新土著”(主要是白人)应培养对新移民的包容,因为这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强盛之源。 但移民来到新大陆,也不应该画地为牢,拒绝改变。以语言为例,在以母语为傲的同时,不应拒绝学会、学好英语。而白人社会,也不应以英文是否有口音,作为划分族类的标准。语言如此,在文化、政治上也应如此。族裔不应成为冲突的原因,不论是谁对谁。那一期《时代》杂志就提出,过去十年,白人遭到反向歧视的案例(如平权法争议)渐多(华人在入学等领域,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在未来十年,美国会有更多的“反向歧视”争议,这是族裔冲突显化的表现。
因此,美国,还是应该只有一个,而不是两个。“新土著”与新移民之间,应该找到更多的共同点,而不是分歧点。移民在为自己权益抗争时,在要求理解与宽容时,也要注意理解和尊重对方,尤其在”核心价值“领域。在今年的五一大游行中,一个现象是,满街飞舞的,美国国旗多了,墨西哥国旗少了,这才是一种明智的表现。
05-07-2010 04:19 PM 刘晓东(Chief Editor)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