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看電視才知獲獎
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圖為2011年11月15日在北京出席中國中醫科學院2011科技工作大會。(美聯社)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之一的屠呦呦,在80年代初任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時,進行科研工作。
屠呦呦的成就與爭議,相伴而生。她因發現青蒿素屢得國外大獎,卻始終與中國國內科學獎項無緣。中國科學界的主流答案是:青蒿素的發明由於難以確定成果歸宿,所以無法給予表彰和獎勵。
錢江晚報報導,屠呦呦在電話中表示,當晚看電視時,才知道得獎的。她說,最近身體欠佳,尿糖有點高,十一長假都在家休息,沒有出門。與屠呦呦母校、親朋好友的激動心情相比,她的丈夫李廷釗對妻子獲獎,相當平靜,「就是為國家爭光嘛」。
這位年邁的科學家近年來一直處於榮譽的非議之中。她於2009年發表編著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後,同樣參加代號為「523」項目的研究員李英曾撰文指,這本書是為了宣揚屠呦呦的功勞,「許多部分歪曲歷史、無視當今現實,嚴重誤導讀者,影響極壞。應當給予揭露和澄清。」
「523項目」是中共當局在1967年下令研究控制瘧疾的新藥物,因有軍事機密,加之文革期間科研工作者不能發表科學論文,導致研究不為外人所知。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饒毅說,因為文革,中國的所有文章「有段時間幾乎都不標明作者,特別是個人作者,要麼不標作者、要麼用集體作者。為了平等而取消標明作者,帶來其後更多爭論,頗具諷刺意味。」
沒有文獻和出版紀錄,便無從證明屠呦呦是發現青蒿素的主要貢獻者;因而,屠呦呦2011年獲得拉斯克獎後,中國內部即出現發現青蒿素是集體還是個人的爭議。甚至有人提出青蒿素是集體榮譽,不該歸功某個人。
針對這一爭議,拉斯克醫學獎給出了解釋,屠呦呦是第一個把青蒿素引入523項目組,第一個提到100%活性,第一個做臨床實驗,這三點中的任何一點都足夠支撐她得這個獎。可見這個獎項注重科學發現的思維,而不在乎是誰做的。
饒毅也曾撰文指,「有三點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對於發現青蒿的抗瘧作用和進一步研究青蒿都很關鍵;其次,具體分離純化青蒿素的鐘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組的成員;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組是在會議上得知屠呦呦小組發現青蒿粗提取物高效抗瘧作用以後進行的,獲得純化分子也晚於鐘裕容。」
屠破「有能力無關係被擠壓」潛規則
85高齡的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登上中國各大媒體頭條;除盛讚屠呦呦繼2011年獲得拉斯克獎之後再拿世界醫學界最高榮譽獎,可謂實至名歸,還深入探討中國科學界、學術界存在的潛規則,不能繼續下去。
北京青年報社評指出,屠呦呦曾幾次落選院士,被戲稱為無博士學位、無留洋背景、無院士頭銜的「三無科學家」。她的故事再次說明,中國科學界、學術界一些領域存在的「有關係無能力者風光無限,有能力無關係者備受擠壓」的潛規則,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屠呦呦獲諾獎不只具有個案價值。每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國人,都應當生活在公平競爭的法治社會中,充分挖掘和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中國才能產生越來越多的「屠呦呦」,才能避免更多的「屠呦呦」被環境磨平稜角。
環球時報社評說,長期以來,一直有新中國「沒有培養出大師」的說法,屠呦呦是新中國培養出的科學家,一直在中國的科研體系下工作,她獲得諾獎對此形成挑戰。屠呦呦從在中國「默默無聞」到一舉成為世界醫學最高榮譽獎的獲得者,這中間有明顯的跨度,至少說明中國的評價體系同外部的評價體系有差別,而這一差別值得思考。
對於屠呦呦仍是「三無」身分,新京報社論認為,屠呦呦獲獎,既植根於中國學術研究的既有土壤,其「三無」身分和科研經歷,又恰恰能映照出這片土壤的某些貧瘠之處,更為中國科學研究和科研評價機制提供指引和反思空間。當下科研項目申請程序過於複雜繁瑣、評估考核過於頻繁,在考評機制上過分看重論文數量,包括院士評選亦難逃這些窠臼。屠呦呦獲諾獎的啟示,就是必須通過科研體制、環境的改善,去激勵更多科技人才通力協作、潛心研究、紮實做事。
古書「青蒿一握」 找到瘧疾剋星
「青蒿一握」: 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5日發佈中國中醫學家屠呦呦發現大幅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Getty Images)
諾貝爾醫學獎金質獎章。(Getty Images)
作為首位獲得諾獎的中國女性,屠呦呦也經歷過無數次失敗的實驗,但最終登頂諾貝爾獎的,靠的卻是來自東晉醫學的靈感。兩千年前的中國古醫書中一句「青蒿一握」,讓屠呦呦頓悟萃取青蒿素的重點在於溫度。
由於處於「文革」時期,部分資深科研人員只能「靠邊站」,1969年,當時還是初級研究員的屠呦呦被任命為「523項目」研究組的組長。
39歲的屠呦呦查閱了大量的古代醫學書籍和民間的藥方,尋找可能的配方。幾年時間,她「幾乎把南方的老中醫都採訪遍了」。青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了屠呦呦的視野。
不過,在第一輪的藥物篩選和實驗中,青蒿提取物對瘧疾的抑制率只有68%,還不及胡椒有效果。在其它科研單位彙集到「523」辦公室的資料裡,青蒿的效果也不是最好的。在第二輪的藥物篩選和實驗中,青蒿的抗瘧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青蒿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屠呦呦不甘心,她反覆思考為什麼青蒿古方記載和中藥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在公元340年間,東晉醫書「肘後備急方」中記錄了一個「治寒熱諸瘧」的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溫度!這兩者的差別是溫度!很有可能在高溫的情況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壞掉了。如此說來,以前進行實驗的方法都錯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進行實驗,她在攝氏60度下製取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那是第191號樣品。」在190次失敗之後,1971年屠呦呦課題組在第191次低沸點實驗中發現了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該成果得到重視,研究人員從這一提取物中提煉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後來被廣泛應用。
目前青蒿素已成為「最有效」的治療瘧疾藥,目前未有其他藥效能比得上它。而屠呦呦的青蒿素獲諾貝爾獎,也為中草藥打了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