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阎学通: 中国外交应该改革
阎学通: 中国外交应该改革
2015/10/28 10:48:36 | 浏览:2331 | 评论:0
                        

阎学通: 中国外交应该改革

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提供国际关系理论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一直缺乏改革。周边外交工作会议后,大家关心的主要是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等,对外交体制的变化就比较少。但是,如果体制不变化,新的外交思想、政策的执行,就会打折扣。根据我们的研究,现在中国的外交,正在从“韬光养晦”向着“奋发有为”转变。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韬光养晦”变得越来越弱,“有所作为”变得越来越强;而是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的根本性的改变过程。


外交领域应该改革,但非常困难


  外交领域没有特殊性,不能其他的都改革,这个领域不改革。因此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改什么”的问题,还要讨论“怎么去改”、“怎样使改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怎么改能够实现新的目标”的问题。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到“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从“经济导向型”的外交变为“政治导向型”的外交。而且这是现实的目标、眼前的目标,不是将来的目标。既然目标改变了,那么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总体设计、政策措施、外交组织、外交制度,都要发生改变。

  如果外交制度不改革,是无法实现上述目标的。但在外交领域里面,创新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和别的领域很不一样。周恩来当年的原则是“外交无小事”。当初我们的开国将军们,很多人直接成为外交官。他们以前在战场上打仗,原则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当他们成为外交官后,就不能再以此为指导原则了,必须要服从中央的统一命令、严格执行命令,事事必须请示。当时,这是符合国家需要的。但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外交工作不能僵化,不能拒绝改革。

  如果没有改革的机制,就等于把改革的任务全部留给了领导人。导致只有领导人才可以改革创新,其他的人都无法改革创新。如果领导人没有创新,下面的人先创新,就可能会导致所谓的“政治不正确”。但实际上,领导人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管所有事情。我们既应该有创新的机制,也应该保证全国外交战略的统一。因此,在外交领域里面搞创新,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我们现在的制度,导致前线的工作人员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很多工作人员没有时间进行调查,甚至连我们这样的会议他们都没有时间参加。我们必须有一个好的制度,鼓励工作人员去了解实际情况。


我们的外交转型是被逼出来的


  事实上,我们的外交转型,其原因是战略环境、地位、实力、利益变化,是被逼出来的,我们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这是一个客观的变化,带来的主观的转型。我们认为,这次中国外交转型,是客观情况变化的结果。

  首先,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不是一个程度变化,而是一个性质变化。用佐利克的话说,“一个大象再也无法躲在树的后面了”。当一个人已经达到2米,即使他蹲着,也会比别人站着明显。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并且继续增长,再采用过去的“韬光养晦”,就已经过时了。

  第二,中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周边的压力增加,冲突增加。例如,当你变大、变高的时候,别人就会恐惧你,就会躲着你。在马路上,一个个子小的人,一定惧怕一个个子高的人,即使两人不发生冲突。客观上,因为中国强大了,所以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恐惧上升,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期望值上升,要求也上升。即使中国不改变动机,别人也会恐惧中国。这就好像是,在一个篮球队中,当你个子最高的时候,你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你表现不好,别人就更加指责你。这才有了“中国责任论”的问题。过去我们“弃权”,被别人认为是合理的。现在中国“弃权”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少了,中立已经做不到了。因此,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不调整政策,不是对别人不好,而是对自己不好。

  第三,我们的利益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中国每年有1亿人次出国,相当于很多个小国的人口数量的总和。因此,中国政府必须解决他们在海外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国应该保护我们的公民。现在我们的经济利益,已经不是最首要的利益了,公民的安全利益成为了最首要的利益。

  我们认为,中国的这次民族复兴,与以往的历次大国崛起,都是不同的。这就是:全球化的背景。我们讲的全球化,不仅仅是各个地区的简单连结、简单联系,与“丝绸之路”的概念不同。而是表现为:生活的日益交织、生活方式相似、思想趋同、相互依附。例如,全世界所有的超市,无论是什么意识形态,在交款台都会出售电池。我们研究的是,在这个情况下,中国的复兴如何实现,中国的外交应该如何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全球化下的大国外交”、“全球化下的世界秩序”、“全球化下的国际体系”、“全球化下的国际规范”、“全球化下国家、地区、世界三者的关系”、“全球化下主导国的责任问题”等等。


如何有外交策略的创新?


  从策略上来讲,“避免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直面冲突、利用冲突、解决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在我们已经做不到了。有人说,“中国的奋发有为政策,导致日本向美国靠拢”,还有人认为,“美国的强势政策,导致中俄正在接近”。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我认为,是因为我们的地位在上升,实力在壮大,使得日本一定会选择与我们对抗的政策。日本采取与中国对抗,是从2002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开始的,当时我们坚决执行“韬光养晦”,但仍然不能防止日本与中国对抗。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日本与中国对抗,并非从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开始,而是始于2010年扣船事件,日本故意扣留中国船长。是因为形势、环境变了、利益变了,我们才调整政策;而不是我们先调整政策,才导致日本选择与中国对抗。当日本故意制造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冲突,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我们不仅应该维护“战略机遇期”,还应该主动创造“战略机遇期”。我们的东海识别区,就是主动创造自己的机遇。当时我们突然公布识别区,导致美日无法进行协调,因此他们两国的政策彼此矛盾。这样,美国才说“需要与中国讨论航空识别区的管理规则”。当我们没有识别区的时候,美国人不可能与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识别区,美国才不得不与我们讨论。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机遇,我们有机会与别人讨论管理规则。

  我们要从“适应环境”向“塑造环境”转变。过去,美国出台“塑造战略”,我们还很不理解。事实上,美国想塑造世界,最后能否成功,结果好与不好,这是技术问题,不是方向问题。作为一个大国,如果连塑造环境的意愿都没有,那么它不是真正的世界大国。当一个大国,有塑造世界的能力,而不这样做的时候,那么更不是世界大国,它没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意愿。没能力,是一回事;有能力而不那样做,是另外一回事。现在中国已经具备了塑造的能力,如果不及时塑造环境,就是在浪费自己的资源,浪费自己的机遇,使得我们不能及时地实现民族复兴。

  最后,从学术角度讲,我们应该研究哪些方面呢?我们的基本研究,是在三个层次:个人、国家、体系。我们要研究领导人,要研究领导集体,也要研究官僚制度,同时还要研究国际体系。中国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因此我们的外交理论,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国情,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否则,一定会导致伤害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基本范式。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8]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4]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9]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4]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1]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8]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4]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