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互联网+”,企业、专家乃至普通民众纷纷加入了这一热词的讨论,“互联网+”已经从行业热词正式升级为全民热词。但是,热闹过后,能够留下什么?它背后的真问题究竟是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说清楚的,而这恰恰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互联网+”能解决什么问题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一种创造和拓展。这样的拓展,能够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是提高信息密度。过去我们的生活信息密度是不高的。比如大家聚到一起开会,这事放到几十年前,电话通知都不见得方便。但是现在,如果一个人没有手机,大家都会认为他很奇怪。如今人们拿着手机,无论在哪里,随时都能够互相联系,这就是信息的密度在增加。
其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意即某信息某人知道,但其他人不一定知道。这样的话,掌握信息的人就会有一种优势,或者说可以在交易中开出更高的价格,甚至可以去欺骗对方。现在很多体制、机制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促进线上信息和线下资源的整合。就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来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打车软件是个典型案例。最近出租车的问题备受关注,如美国的Uber,国内的滴滴、快的。过去我们在路上见到出租车,招个手互相就联系上了,可以打到这部车。现在可以在室内,通过手机客户端,了解到附近有多少可提供服务的车;同时,司机在车上也能知道,有多少位客人有打车需求。跟以前比,沟通的渠道和密度大大增加。在信息密度增加后,实现两两相配,高效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并且其可行性也大大提升。
这说明,“互联网+”,不论是+制造业,或者+其他,解决的实际上是资源配置问题。“互联网+”将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并提高配置效率。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互联网+”才有生命力。因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物流、信息流或者资金流在同时交互,从而使整个制造业(包括其他的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都发生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随着物流和信息流的变化,风险收益被重新定价,相应地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互联网+”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互联网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互联网可以重新匹配整个生产过程,但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只能从车间开始。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有很大进步,也打造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但是,和国际上制造业水平较高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瑞士)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为什么高端装备一定要从发达国家进口?为什么我们的制造能力提高不上去?笔者在与一些企业负责人交流时,听到他们说,往往就差一点上不去,而这“一点”在人才上。即使有很好的装备,但人的水平还是有限。而大量的工作确实需要人来操作、试验、组合。
用所谓现代知识经济的话来讲,很多事情是不可编码的知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种事在车间里非常多,在制造业中大量存在。这是计算机替代不了的。具体来说,不可编码的知识一是经验,二是数据。笔者曾经到一些本土汽车企业参观,不少企业建有研发中心,装配水平较高,但是它们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到底有什么区别?主要是数据。比如车辆在高寒地区、热带地区等不同的气候状况下,是怎样的情况?需要数据来说话。别人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数据,我们没有,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需要长期的执着和沉淀。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两个问题,一是创新,二是精致。创新就是搞出一个新东西;精致就是现有东西在大框架上不变,在细节上进行完善。我们除了互联网意识之外,还需要工匠意识。但是工匠意识不容易培养。一个人心无旁骛地执着多年,还不一定能成,但是不干的话,一定不能成。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工匠意识和执着精神对体制有很高要求,体制要能调动从业者的劳动积极性。现在有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一年半载就换了,任职期较短。甚至有的企业,四五年已经换了六七个负责人,这很难形成执着精神。另外,现在的体制机制下,企业的业绩和负责人并无太大关系;一项事业,干成了也和负责人没有太大关系;万一出错了,或者在创新过程中遇到风险、增加了成本,负责人可能还要被追究责任。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解决,也很难形成执着精神。同时,有些民营企业家缺乏对未来的稳定规划,说到沉下心来专心做五年、十年的制造业,有些人很难下这个决心。另外,其他行业的诱惑也很多。比如搞制造业的人,突然发现房地产很赚钱,所以制造业就放在一边,去搞房地产了。前段时间股市飘红,也吸引了大量从制造业转移出来的资金。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政策进行保障。
“互联网+”的环境中,创新是规划不了的
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要从过去“重扶持”转向“重环境”。为什么这样讲?在以往,政府在推动新产业的发展时,一般是通过实施一些特殊的政策,来扶持某个行业、某些企业。但是在创新驱动或者“互联网+”的环境中,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可能需要认真反思,因为有些是很难持续的。
《中国制造2025》对下一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笔者想提一点,政府尽可能不要去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现在虽然提出了一些制造业发展的远景、前景,但也只是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做出的展望,或者说只是展望之一。而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将来会变得怎样,没有人能搞清楚。以互联网为例。五年前,我们能预想到中国的网络技术会成为今天的样子吗?同理,五年以后中国的制造业会是怎样的状态,现在没人能规划好。因此,政府没法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过去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同时,政府不要具体扶持某一个企业。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某一个技术今天看起来还不错,明天可能就落伍了。这个企业今天看起来不错,明天可能就不是领先的企业了。
政府最重要的职责还是创造环境。虽说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去创造某种环境、某种条件,来吸引资源。比如说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公平竞争、培育人力资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把这些搞好以后,创新资源会集中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将来产生创新成果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至于将来到底哪些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哪些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哪些行业是具有前景和竞争力的,则很大程度上属于市场竞争的问题。有了好的环境,创新中心就可以通过竞争机制形成。创新是无法规定的,应该给所有的地方同样的机会,让它们去竞争。城市之间应该有争当创新中心的竞争,整个创新资源是流动的。美国是这样,中国现在也是这样。
在鼓励创新方面,政府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比如,现在讲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最后真正创业当老板的肯定是少数人,不是大众,是小众。创业者中能成功1/10的话,比率都不算低了。但还是要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大家多一点这样的机会,虽然多数人是要失败的。政府除了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同时也要给创业失败的人留一条后路,让他摔倒了以后能够爬起来,宽容创新的失败。
再比如,在创新过程中,政府要正确处理利益调整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现在网购兴起以后,很多商场萧条了,甚至关门了;滴滴、Uber被广泛使用后,很多出租车司机有危机感了;机器人投入使用以后,很多岗位就不需要了……政府要正确地处理其中的关系。现在,像Uber、滴滴一类的软件出来以后,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态度都非常谨慎,甚至忧虑。创新现在会遇到一些利益冲突,政府有责任去正确地处理相关问题,化解矛盾。
总的来讲,政府要按照创新的规律来推动创新。首先必须非常明确地表态支持创新,其次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支持创新、创造环境上,同时要解决好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的利益冲突问题。
王健林:根本不存在“互联网思维”这回事
在万达的转型中,注重互联网与实业相结合,而不是一味神话互联网。根本不存在“互联网思维”这回事。互联网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工具,怎么可能出现互联网思维呢?叫创新思维比较合理一些。
互联网这种工具只有与实业相叠加才能产生巨大的价值,互联网+实业才有前途。中央提出“互联网+”的口号十分英明。“如果是单纯的互联网经济,这就错了,应该提互联网+经济。”什么意思呢?把互联网这个工具+到所有的行业上去,产生真正的价值。
万达是实业起家,与完全出生于线上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在互联网的工具应用或者互联网的思想上,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这不代表万达的未来就比别的公司差,这是因为万达拥有线下资源的优势。万达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线下消费平台,今年在万达消费人次将会超过20亿。“我要求万达的所有员工,特别是高管,要勇敢拥抱互联网,在万达内部推互联网指数的评比,通过这些在企业转型中全力推动所有人都会运用互联网工具。”如果熟悉线下的人再有玩转线上的能力,那就谁也挡不住
互联网+实业或者实业+互联网,没有必要争论谁在前谁在后,最重要的就是谁能把线上线下融合在一块,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一个这样的公司。“O2O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美国人都没听说过,所以谁第一个把这个商业模式做出来,规模足够大,谁就在市场上成功。”在王健林的眼中,万达不但有自己的需要,也有这个社会责任。只要把消费和互联网+做成了,就能给别人提供借鉴或者欢迎大家加盟到这里面,形成一个真正的商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