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邱晓华:大变局下 中国经济前景展望
邱晓华:大变局下 中国经济前景展望
2015/11/3 0:29:34 | 浏览:1805 | 评论:0

邱晓华:大变局下 中国经济前景展望

  我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我想十几分钟时间要把中国经济的新动力说清楚还是比较难的,但是还是需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眼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寻求新发展的关键阶段。

  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困扰,但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希望,如何来看待下一程的中国经济,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上一程的中国经济,上一程的中国经济一个突出的特点我们就是实现了中国经济数量的快速的扩张。短短的30多年时间,我们从一个中小经济体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贸易体。这些变化就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内外两个新趋势,外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由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顺应了这样的一个大趋势继续新的变革、新的开放,因而我们分享了世界冷战结束之后的和平红利。

  也就是说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给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内部我们实施改革开放这样的一个大的政策,迎合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因而我们挖掘了长期被压抑的生产潜能而改革的红利渐渐地释放出来和抓在手上,所以经济在过去三十余年的时间保持了10%的高增长。所以,外部冷战结束给我们带来了和平红利,内部秩序稳定给我们带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这个就是上一程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四个新困扰

  但是不可否认,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扰,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当我们解决了生产的问题,接踵而至的市场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我们继续前进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天中国市场开发的深度赶不上经济数量扩张的速度,以至于出现了产能过剩、市场过剩。但是,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为什么在短短30余年的时间里,我们取得中国的奇迹,实现市场的快速同时会有市场问题的出现。我想有四个因素发生了变化:第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赶不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中国的农村市场没有接替好城市市场,以至中国的工业品出现了大量的过剩。农民为什么买不起,第一没有足够的货币收入。第二没有足够的财产性收入。第三也没有足够的信用收入。由于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因此中国大量的工业品到了农村这个广大的市场就无法被消化,这个就是第一个影响中国市场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在思客会发表演讲 摄影/翁叶俊

  第二,最近十年中国城市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家知道过去10余年的时间里,城市居民遭遇了一些新的困扰,特别是高房价、高学费和高医疗费用这“三高”,把大量的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给挤压了。原本中国城市居民可以用更多的货币收入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来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来进一步的朝着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阶段进行跨越,但是过去的10余年的时间,由于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工薪阶层、白领阶层的货币收入被三个方面挤压了,以至出现了城市市场的阶段性缓慢发展。 也许大家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去国外消费,而不在国内消费,我想提到一点,中国将近14亿人口,确实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有将近上亿人口的实现了比较多的货币收入的增长。因此,只要其中10%的人走向世界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市场有大量的中国人在消费。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1亿多人的十分之一和这1亿多人占整个14亿人口的比重还只是一个小部分,相当部分的中国人还没有足够的货币收入可以用来走向世界,可以用来进一步的改善自己的消费水平,这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市场出现的阶段性缓慢增长。

  第三,这些年政策开始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各种乱作为的公权力进行限制,对于各种乱消费的公款消费进行限制。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国度,公款消费始终是中国大消费中间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度政府仍然是掌握着最多资源的一个经济主体,这一块的主体的消费突然减速了,那当然对于中国的一定会带来影响,大家可以见到的就是这些年高档的餐饮消费,高档的服务消费萎缩了、关门了、转型了,这不可避免地对于中国的消费市场带来阶段性的冲击。

  第四,就是外部市场变了。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进入相对低迷的发展阶段,而中国自身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改变,就是中国制造不再便宜了,内外因素的交替造成了中国的出口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下滑。这四个因素我想就使得我们的市场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第二,充分的成本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中国已经告别了低成本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一个成本不断提升的新的发展阶段,劳动成本在快速提升,环境成本在快速提升,各种财务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中国企业之所以感受到了困扰,第一是来自市场,第二是来自成本。成本的上升挤压了企业的利润,成本的上升造成长期以来靠低成本维持运转的高速运转的中国经济遭遇困难。第三,就是我们的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空气问题、水的问题,土地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改善和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过去30余年间我们确实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以至于造成今天空气不是那么清新,水不是那么干净,土壤不是那么安全。而这一切我们必须改变,再不改变继续让他恶化下去,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也不会允许,因此我们需要去改变环境问题,而这种改变不是一种免费的午餐,需要付出这种付出我们今天正在承受。第四,那就是我们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的债务问题。这些年经济快速上升的同时,不可否认中国一个国家层面的资产负债表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平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达20万亿的债务能不能够到期归还,到期支付成了一个问题,与此相适应的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企业的债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中国的企业的负债率超过100%,这在世界大的经济体当中最高的,欠债总得要还,这个是一个客观的规律。同样中国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也需要去修复,前面讲的“三高”的问题,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也使大量或者至少是相对一部分城市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变的不是那么轻松跟好看需要进行修复,因此债务问题也成为制约我们继续前进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四个问题市场成本、环境、债务我想这个就是制约我们下一程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解决。

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我们看看中国经济的下一程究竟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从统计数据的角度去看过去的中国经济它的动力。第一是来自于投资,每年平均高达20%到30%的投资的增长速度在经济的分量当中投资率平均高达60%以上的这样的一个高投资率是支撑过去中国经济每年能够平均保持近10%增长的一个主动力。今天投资正在快速的下滑。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快速动力在上一程主要来自于工业,工业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总量当中贡献度超过50%,是接近过去GDP10%增长的重要的动力来源,今天中国的工业已经下滑到6%左右的中低增长。第三,中国出口是过去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每年也是高达两位数增长,今天我们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所以要挖掘中国经济下一程的动力,当然需要改变这样的一种局面。

  我们可以大胆展望一下,主要的动力、主要的变化将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从总的方向来看在实现量的快速扩张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在下一程一定是围绕着质的飞跃前进,中国经济质的飞跃是下一程的主要目标,质的飞跃第一个目标当然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着这个目标可以设想跟展望,未来两个平台正在搭建,这个是中国经济支撑的两大支柱,第一是国内转型升级,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就是2.0版的中国经济我们正在搭建,通过简政放权、互联网+、2025中国制造以及大量的创新来形成这样的一个升级版的中国经济。第二,国际版的中国经济就是走向世界的平台正在搭建,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作为一条主线,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重要的内容,以亚投行、投融资私募基金,以及和金砖国家银行等新的投融资平台作为支撑,再加上自贸区建设作为一个制度安排,这一系列整体的构成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实现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组织生产,全球进行销售的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我想这个就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的支撑。

  从产业、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跨国经营跨界融合,跨所有制发展将是我们企业结构、企业模式、行业趋势所有制结构发生先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们应当去推进进一步去完善。三大趋势一定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动力:第一,新的动力正在积蓄,人口质量的红利正在积蓄跟释放当中;第二,全面改革的红利正在积蓄跟释放当中;第三,深度开放的红利正在积蓄跟释放当中;第四,万众创新的红利正在积蓄和释放当中;如果这四个动力的积蓄进一步的增强,它的释放力度进一步的扩大,可以设想未来的中国经济一定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新的发展。

  第一,每年保持7%的左右的增长,在未来五年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第二,均衡增长,通过优化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均衡的增长;  

     第三,有质量的增长,通过改善资源的配置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第四,绿色的增长,通过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发展;

     第五,和谐的发展,通过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国际国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实现中国经济和谐发展,这就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方向,也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动力所在。


大变局下,中国经济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近日,“2015中国A股上市公司价值排行榜”颁奖盛典上,邱晓华发表了名为“大变局之下中国经济”的主题演讲:

邱晓华:大变局下 中国经济前景展望

经济增长有底线没高度

  从纵向看,今日的中国经济,可能处在多年未有的困难之中,特别是传统产业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困局,集中反映在业绩大幅度下滑,反映在成本的上升、市场的过剩上面。但是从横向看,今日中国经济的增速还是比其他国家要快,还存在很多亮点。

  具体来说,目前中国经济可以称为“有底线没有高度”。

  到2020年要实现经济总量再翻一番,实现人均收入倍增。在当前这一政治目标的规限下,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明显的萧条,可能会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保持一个最基本的增长。这就是底。

  底是什么?我认为就是7%左右的增速,这是实现至2020年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标需要达到的最基本增长速度。

  我们有条件做到“经济有底”。一方面我们有这种潜力,眼下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经济迅速增长、传统经济加快转型的过程当中;从政府掌握的资源角度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都还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使用足够多的资源来维持最基本的增长。

  从中国经济基本面,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样一个发展趋势说,虽然改变了速度、程度,但是四化趋势还在持续,因此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必要的增长。

  最后,从我们面临的转型调整的形势来看,新经济正在加速成长,传统经济在加速转型,这也会产生出新的动力、新的增长力量。因此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没有理由太悲观。

中国经济发生了四大变化

  之所以说“没高度”,是因为本阶段还是一个转型升级的痛苦阶段,有四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第一,发展阶段的变化。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成长,中国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阶段的变化意味着原有的生产体系、经济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需要进行重新构造。

  这种调整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新的生长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中国经济不可能持续原有的辉煌。

  第二,市场由短缺变为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因此,我们的政策体系也需要变化,需要从以生产为主导——把解决生产问题作为政策着眼点,转为去开拓市场。

  开拓市场需要政府从建设者、生产者的角色转到服务者、监管者。对政府而言,这是一场根本性的转变。因为政府在解决市场问题方面没有经验。

  要实现开拓市场,需要对收入分配的格局做新的变革。要进一步理顺失衡的收入分配关系,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今天的过剩,最主要的矛盾在哪里?首先来自于农民买不起,农民的收入上不去。

  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最近10年中国城市市场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集中反映在高房价、高学费、高药费上面,“三高”严重挤压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市场问题突出的第二个原因。

  此外,高端领域消费品、高端领域服务市场出现阶段性低迷,这是今天中国市场问题突出的第三个原因。所以,开拓市场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做供给端变革,需要做收入端变革,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第三,国际环境在改变。2008年之后,中国在出口领域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压力,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的压力,我们在国际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和挑战。

  第四,游戏规则变了。我们还不习惯以创新驱动来推动发展,更习惯依靠投资推动发展,而不计代价的投资这条路显然已经走不下去。游戏规则的改变,必然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造成极大的挑战。

  这四个环境条件的改变,就是我们眼下面临各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所在。

解决之道:对内升级、对外开放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搭建两个平台,上演两台大戏。第一个平台叫转型升级平台,上演升级版中国经济发展大戏,而这个平台的搭建才刚刚拉开序幕,还构不成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它一定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第二,中国在搭建一个走向世界的平台,上演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大戏,就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主线,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为重要内容,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安排,以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投融资平台作为支撑,这样一个走向世界的平台。

  我想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跨国趋势,为中国的企业家、投资者走向世界、实现全球配置资源进行销售创造条件。实现跨国经营,是实现中国由大国向强国跨越必须补上的一课,也是一个客观的趋势。

  二是跨界融合。跨界至少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互联网+现代金融+产业;二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三是城市与农村融合。

  第三个趋势是跨所有制整合。有两个方面需要加以关注:一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怎么整合;二是国内资本跟国际资本怎么整合。跨所有制的整合,将形成新的增长力、新的推动力。

  中国有四个红利正在积累之中,是我们需要去关注和挖掘的。

  第一,人力资本红利正在积蓄和释放之中,人口质量红利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源泉;第二,全面改革的红利:我理解的全面改革的红利,就是简政放权所带来的微观红利,也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带来生产力进一步解放。这种改革红利对中国经济的促进力是巨大的;第三,深化或者扩大开放的红利:随着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实现,中国的市场将更加开阔,要素将更加充裕,获得的各种新生产力的源泉将更加丰厚;第四,万众创新的红利,由万众创新形成的推动力所带来的变化,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目前四个红利正在积蓄释放,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进一步去释放。

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市场,股市还会牛

  近阶段股市有所反弹,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资本市场,股市还会牛,但不是以前的疯牛,可能将进入慢牛模式。

  第一,经济发展战略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驱动转向资本市场驱动。信贷驱动已经走到了天花板,我们需要尽快转变为靠资本市场来驱动,这是一个大的宏观背景。在转型升级阶段,资产的重组、资源的重配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需要有相应的通道,而资本市场就提供了这样一个通道。中国资本市场的宏观背景没有改变,因此资本市场前行的基调不会中断,现在只是出现了阶段性的调整,而不是阶段性的结束。

  第二,资本市场的转换期开启。股市上半场天时地利人和,但我们把手里的好牌打坏了,过度加杠杆和泡沫化等因素中断了这样的发展态势。但改革开放的深化、互联网经济、稳增长政策等多种因素,都给中国经济基本面中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半场有可能是震荡,受管理、机制和外部等因素影响,可能是一个震荡分化的市场。

  第三,随着风险逐步释放、一些政策不断出台,股市大势会逐步趋稳,还会牛,但结构分化会进一步明显。所以总的判断是:股市在深幅调整之后,前景依然可期。我们期望严冬过后能够绽放春蕾。

关注“五个增长”,繁荣可以期待

  我们需要关注未来若干年的五个增长。第一是稳定增长:在发展战略方面,中国首先要解决经济稳定性的问题,要尽快扭转眼下经济下行的趋势;第二是均衡增长:我们需要尽快解决区域之间、产业之间、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的各种非均衡的矛盾,也就是实现结构的相对优化;第三是有效增长:要尽快地解决无效增长问题,确保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第四是绿色增长:要更多关注空气、水、土壤的污染问题,尽快解决环境恶化的问题;第五是和谐增长:要实现发展的成果由民众共享,实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互利互惠。

  这就是我们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五个领域。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稳定了、均衡了、有效了、绿色了、和谐了,那么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会更加坚实,内涵更加丰富,就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一个更好的制度、环境、经济基础。

  在我看来,要实现这五个增长,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与转型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去做:第一,经济运行市场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不同经济主体真正地按市场规定办事,在生产要素、市场化方面能够取得根本性的进展;第二,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制化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真正建设一个知法、守法、依法的社会,无论是政府、企业、老百姓,都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实现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护私权力,监督公权力;第三、民众福祉公正化,未来要真正地让老百姓平等享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三个方面的变革转型,那么以上五个方面的增长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实现,未来中国的繁荣是可以期待的。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6]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2]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2]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2]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0]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6]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2]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