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周其仁:中国经济变化的脉络清晰,危机的根本是心理问题
周其仁:中国经济变化的脉络清晰,危机的根本是心理问题
2015/11/3 6:54:07 | 浏览:1441 | 评论:0

周其仁:中国经济变化的脉络清晰,危机的根本是心理问题

激进中的中国经济:成就即挑战

  1、经济走势高位下行

  总体来讲,全球经济的走势就是下行,准确讲,是高位下行。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GDP的季度增长折成年率是15.2%;到今年第三季度是6.9%。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的增长速度降低了一半以上。自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经济下行是普遍现象。可是中国原来增速很快,这个急速降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比低位下行难度要大。

  2、高位从哪里来?

  第一波是包产到户。过去,中国人很穷,工业制造的产品没有市场,只好在工业城市里自循环。这个瓶颈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怎么突破的?就是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是第一波。包产到户使劳动力增多了,开始允许办民营企业,允许往工业走,允许把城市门打开,这是我们高位增长的第一个奠基石。

  第二波是邓小平南巡。经过80年代末的风波,放活的经济还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回答了这个问题:坚持改革开放,而且要坚持市场经济,因为只有市场才能把各方面放活的力量组织起来。

  第三波是加入WTO。这一波最重要,就是在我们自己改革的基础上,加入WTO,以政府和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之间的协定为保障,把不利于中国和全球市场连接的障碍系统地去掉。

  这三波重大的改革开放,就把中国国民经济推到了高速增长的领地。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开放,这是国家真正成功最根本的一条。

  3、开放:打通两个海平面

  为什么开放重要?

  这个世界就是两个海平面:开放之前的中国,人均所得不到200美元;而1980年美国人均GDP就到了12500美元。如果不开放,美国在高海平面,我们在低海平面,这种态势会维持很长时间。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就是打通了两个海平面,资本和技术发生了猛烈的流动。

  这里面存在一个规律:资本技术越多的国家,它的收益率越低;而对于资本和技术越稀缺的国家来说,资本技术来一点,收益率就会增长得非常高。过去不开放,资本技术来不了,一开放,改善了投资环境,资本技术就“哗哗”地来。邓小平当年力主开放,主要看中这一条。

  所以,为什么有高位增长?在我看来,就是这么简单:两个世界海平面打通了。

  4、高速增长:中国凭什么?

  第一是借了全球的力;第二是成本优势,廉价劳动力:长期贫穷造就了数目巨大的廉价劳动力;第三是改革急剧降低了中国的制度成本,开放使中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第四是中国人善于学习,人力资本投资增长迅速,观念、知识、技能和产品质量进步飞快。

  5、高位增长的代价

  曾经很长时间内,我们都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这是好事!

  问题是受得了吗?外汇进中国,需要换成人民币。外资来得越多,顺差越多,我们的基础货币投放越多。为了维持出口优势,还不能轻易提高人民币汇率。很快中国就形成了不差钱的宏观环境。但是,如果货币的投放量超过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会上涨。但不同商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不同,有快有慢,这种差异会导致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显著改变。

  相对价格的改变会强烈影响到人们的投资行为——“找风口”:大量的钱被用到限量供给的环节,这一商品的价格随之上涨,人们会继续追涨杀跌,如此循环往复。金融的危险就在这里,因为它会自我证明、自我强化。

  经济高位增长的成果,影响了整个产业界、企业界、社会,而且整个公众的心理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大家开始喜欢快赢,喜欢顺着风就往上冲。这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的思维模式。

  这就是我们为高速增长付出的代价。

  6、下行,这是市场的常有的道理

  差额只是价格现象

  8年来,我们广义货币的绝对量增长了将近54万亿,同期GDP却只增长了不到28万亿。这其中的差额,变成了价格现象,它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有轻有重。但哪一点是真的在创造财富?比如买一个房,哇!涨了!再比如,80年代末期参加工作的人工资很低,结果后来却会说上帝挺公平,因为国家给你一个房改房,在北京这种地方,房改房一算,心里就平衡了,等于多少钱存在国家那了,存在房子那了。这个效果哪来的?就是差额这个价格现象带来的。

  金融危机的根本是心理问题 

  钱一多,相对价格发生变化,金融预期下面就是行为。乱投资,你挡也挡不住,人理性的时候很理性,疯狂的时候很疯狂,它会让人进入到集体无理性,羊群效应。等醒过来后谁都不信的事在那个时间谁都信。这个事情不是一天发生的。2008年这个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IMF研究部主任写了一本书《这次不一样》,他根据金融史上800年数据研究得出,人类经常是犯了错误就忘掉,重复地犯,除了忘掉的没有任何新鲜的。他最后解释金融危机的根本是心理问题,就是人的心理有放大客观存在的情形。现在,我们总算经历过一回。

  理解市场经济的两面性

  我们也会疯狂,我举个例子。北方的一个地级城市,好的时候,人均GDP超过香港、北京、上海。财政涨,为什么?有资源,有煤,煤为什么会涨,是资源性产品。货币大量拥过来的时候,数钱都数不过来,哗哗的钱,政府就开始想,要建世界的中心。

  于是水泥、钢筋、贷款、劳动力都扎进去了,有收益吗?资产投资能回来吗?这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行为。企业这些年怎么样?什么叫过剩产能?所有的企业都在铺摊子上项目,别光以为市场经济是温柔的,市场经济说翻脸就翻脸。市场经济有两面,因为它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人的心理天生有点不成熟,好的时候把它看得太好,下了以后,人人捂紧口袋,不花钱不投资,于是产生萧条。这是市场的常有的道理。

水落石出:中国经济从奇迹回归常态

  1、经济下行,三块“石头”浮出水面

  经济下行有四个拉力:全球金融危机收缩外需、迅速丢失成本优势、“不差钱”侵蚀企业家精神、真实利率急升引发的“债务型通缩”。这四个力量就把中国的经济往下拉,拉下来会怎样,水落石出。谷底是什么?谷底是几块硬硬的石头,对付不了这几块石头,经济是上不去的。

  第一块石头是成本

  收入即成本,高速增长等于高速推高成本。好的时候,一块地都要抢,地价能不起来吗?原料、能源、材料、技术,你花钱买过来,就是你的要素,等市场一下去,硬硬的石头顶人。企业现在有多少消化成本的手段,收入就是成本,今年的收入就是明年的成本,这是经济学的铁律。所以收入涨得越快,就是成本长得越快,市场一翻脸,麻烦了。我们现在很多钢铁企业都快被库存给急死了,进了很多原料,以为钢价还会涨,市场一翻脸,买的东西会不会消化,会不会处理?

  第二块石头是债务

  通胀和负利率刺激借贷需求,普遍推高负债率。好的时候杠杆是对的,你不利用杠杆很难把你的资产表做上去。问题是拐点到的时候,你应对得了吗?市场是会翻脸的,支持市场现实价格的不但是真实的预期、真实的要素,还有人们的想象,想象是会变的。

  第三块石头是产能过剩 

  现在什么企业最困难?他卖的东西价格已经不行了,跟他卖同样东西的企业产能逼着他要降价,可是他买的东西还没有相对降价,很多企业就是这样死的。因为企业都是投入产出过程,最难处理的是这个东西。我们相信只要下行,所有要素价格都跌了,问题你能撑到它跌下来的哪一天吗?

  2、体制成本最坚硬

  这个成本分两类:一是市场竞争形成的成本;一是由政策、法律等体制规定的成本。 

  有的成本不完全是企业自愿付钱形成的成本,我把它叫做体制成本。从1995到2012年,名义GDP(不是去掉价格指数的)长了8.6倍,工资总额长了8.8倍,税收长了16.7倍,政府收入长了18.8倍,社保缴纳增长了28.7倍,土地出让金长了64倍,还没有算上管制审批和被贪腐的。

  这些都是高速增长为了维持平衡导致的。你看看社会管制成本增长了多少倍?没有统计数,经验估值至少比GDP长得快。这都是中国产业界承担的成本,导致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下降。

两个突围方向: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

   1、毛巾拧水出成本

  中国经济的方向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成本曲线上升了,国家靠改革把体制成本降下来了,企业要好好练内功,毛巾拧水出成本。

  华为把流程改造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很多企业都要把废余动作去掉、错误的环节去掉,消化成本永远都有可为,何况是信息技术给我们企业节约成本。下降成本是一个主攻的方向,消化债务,处理好不良资产。

  石头就是石头,宏观上松一松,放点水,石头被盖住了,但是它还是石头。想清楚这个道理,有石头不可怕,要学会处理这个石头、料理石头,这是我理解这个论坛谷底重生最重要的一条。

  2、成本曲线新空间推移

  成本总会上升,人均收入提高是趋势。如果顺利,2020年中国会变成高收入国家,成本总会上去,那你生产更高价值的东西,你得把这个成本曲线移到新的空间去。苹果的雇员没有10万以下的,它有能力进入新的发展空间。

  讲来讲去就是当年商学院的两句话,“你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你真能与众不同,你成本上差一点也没关系。你如果还没有与众不同的能力,你要把重点放在成本的控制上。如果既不能成本领先,也不能与众不同,那我们就要与这个伟大的经济时代告别。

  很多时候我们咬咬牙,熬一熬,就会在未来5年、10年的增长当中有一席之地。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44]
诺奖过来人:学神经科学,为什么要先打好数理基础? 2024-04-13 [81]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2024-04-13 [72]
陈先义:官员们怕什么呢?——从“王婆说媒”到“哭包公” 2024-04-14 [71]
邓晓芒:这不是什么“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是“世界一流的衙门” 2024-04-10 [172]
希格斯逝世,他是“上帝粒子”背后的科学巨人 2024-04-10 [130]
海归教授:我国科研人员砍掉90%,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024-04-10 [220]
徐庆全:谒华国锋陵 2024-04-09 [204]
赵鼎新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当下学术界缺乏“专业感” 2024-04-09 [204]
AI攻克费马大定理?数学家放弃5年职业生涯,将100页证明变代码 2024-04-09 [15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