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艾德菲大学陈李慧珍教授纪录美国华人二代的心理认同与挣扎
艾德菲大学陈李慧珍教授纪录美国华人二代的心理认同与挣扎
来源:World Journal | 2015/11/3 10:24:19 | 浏览:3049 | 评论:0

广东话“竹升”意指出生于美国的华人二代移民,经历文化差异、种族歧视、身份认同等挣扎,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份子,然而却被同族裔的华人以“竹升”取笑没有中国文化思维。这些因素成就他们独特的一代,也为现今华裔文化打下基础。

艾德菲大学陈李慧珍教授纪录美国华人二代的心理认同与挣扎

  艾德菲大学心理学教授陈李慧珍(Jean Lau Chin)采访超过60位出生于美国东岸的“竹升”,将他们的口述历史集结成书,写成“谁是广东华人:20世纪40至60年代的纽约市华埠”,并于1日至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举办讲座,吸引近百名“竹升”参与。

  陈李慧珍于讲座前接受专访,有感于美国西岸华人相对东岸留下的较多文史资料,她希望能将“竹升”一代的故事留下纪录;不过作为心理学学者,她的纪录不是史实纪录,而是二代移民的心理认同与挣扎。

  陈李慧珍表示,她在书中记录的“竹升”是二战时期出生于美国的台山移民,双亲多在餐馆、洗衣店、衣厂工作,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2小时,尤其父亲特别忙碌,孩子几乎很少见到父亲;而孩子们也需要在正课之外上中文学校,只有周日大家都放假的时候,会全家一起到华埠参加小区活动或上教会。

  陈李慧珍说,这一代“竹升”生活环境不佳,有受访者一家八口住在三房公寓中,三房公寓不是现在概念中的三个房间的公寓,厨房也算是一房,而浴缸就在厨房中,毫无隐私可言;也有受访者家里开洗衣店,全家就住在洗衣店后面,没有自己的床,就睡在烫衣板上,从不敢邀请朋友到家中玩。

  这一代“竹升”也有被遣返、被种族歧视的忧虑。陈李慧珍说,当时许多人的身份证明造假,只有来到有许多华人的华埠时才能感觉安全;种族歧视更比现在严重许多,“有受访者回忆,当时他一走过坚尼路(Canal St。)就必须快跑,因为担心被种族歧视者殴打”,他们也会被以各种嘲讽华人的言语歧视,“还有人想要在皇后区置产,但地产经纪人不愿意卖他”。

  陈李慧珍说,这些“竹升”走过困境,进入各个专业领域,成为医师、工程师、教师、律师等专业人士,现已年逾古稀,因此要赶紧为他们留下记录,让下一代更认识、了解华裔及自己。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49]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37]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6]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3]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2]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5]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65]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67]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72]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