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构建一流大学蓝图,向”双一流“迈进。
中国官方近日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被外界视为新一轮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方案提出,从2016年开始,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中国高校要向“双一流”迈进。随即,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纷纷进一步细化了各自的时间表。在这一波热潮渐起之时,何不先冷静思考下,这个“世界一流”的标准到底该如何评判?
就拿如今大众的参考——五花八门的大学排名来说,不少中国高校近年来已开始出现在部分全球性榜单的前列,知名度大大提升。但上榜的学校以及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榜单上的排名千差万别,若把此列为奋斗的目标实难服众。难道说,一所世界一流的学校在这个标准下是,换到另一个标准下就不是了,或没有另一所学校一流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能够跻身国际榜单的中国高校,大多拥有“985” “211”的头衔,是中国上一轮教育强身计划中重点扶持的对象,目前可说汇聚了中国最精英的学者和最拔尖的学生,无论是科研实力还是论文成果发表,都在国内同业中名列前茅。
但不可忽视的现状还有,有研究表明,寒门子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日渐下降,贫富群体间改变命运的通道被挤压。同时,中国高校由于现代大学制度缺失,办学存在较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试点推进校长公选等改革措施进展缓慢。就在方案公布前后,北大和清华还被爆出抢发论文的罗生门事件,抢课题、偷数据、策反学生等各种手段令人咋舌。可见,中国高校在迈向世界一流的路上,需要补齐的短板还有很多。
在《论语》中,孔子主张教育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相较于美式教育的自由启发、英式教育的严谨专攻,中国教育也应该树立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当前全球化的人才流动大潮中,为人才流入提供更明确的选择标准。
中国高校如今已不缺外在的知名度,而其承载的教书育人功能从内在来看,打磨更多得靠慢工、修内功,从而惠及全社会,提升民族精气神。因此,各高校大可不必在当下冒进争先。未来,随着人才流动的自然选择和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转化,时间自会给出谁才是世界一流的公正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