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躍建議中國給予實質的待遇來改善貧困農村地區的醫療。(陳宥達/攝影)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孟慶躍17日在史丹福大學的座談會中,探討中國醫療體制的現狀與挑戰,吸引多位醫學和健康專業領域的學生旁聽,猛作筆記。
孟慶躍有上海復旦大學醫學碩士、菲律賓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在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利物浦熱帶病學院進修工作。目前兼任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和醫學部衛生經濟學教授。
孟慶躍表示,經濟成長帶來人均所得提高、財務管理和理財的運用、人口高齡化,民眾使用醫療機構的比例和次數穩定成長。每年住院率從2003年4.69%增加到2014年的14.9%,就醫次數從3.07次提高到5.6次。2009年改革後每人醫療補助15元人民幣現在提高到40元,確保41個包括肺結核、愛滋病、女性相關癌症在內的疾病防治和保健項目得到落實。
他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提振貧困農村的醫療水平,中國政府在此領域的政策效果有限。比如鼓勵醫學院學生到鄉下工作兩年,但醫學院課程和實習繁重,參加者寥寥。即便有學生或醫生前往,資源和設備器材不足使改善的效果受限,心有餘而力不足。
他說,在日本前往鄉下行醫的醫療人員得到更高的薪水及補助,中國僅只「純鼓勵」、精神上支持,動力當然不足。政府應提高薪資、建立獎勵制度、同時保障醫師家庭生活、小孩教育,確保工作性質的穩定,才能讓鄉村地區留住人才,提升醫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