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舍姆基督公学穿的蓝袍校服被认为是最早的校服样式,区分开孤儿、贫困小孩与高等贵族儿童。英国的基督公学建立于1552 年的伦敦,与伊顿公学齐名,有蓝袍学校之称。蓝袍校服起源于以前学生所穿的古雅的、与教士所穿的长袍相似的蓝色制服、古尼可丝裤和长袜。这种外套长及脚踝,袖子十分合适直到腰部以下,有着丰富褶皱,用很厚的、密集的毛织衣料做成。制服上的白色领巾源于18 世纪的神职人员所穿的相似的衣领。
到了19 世纪末期,除了服装之外,校服中出现了许多配饰,尤其是英国男孩的礼帽和手杖。其中最出名的有平顶硬草帽、贝雷帽等。而英国的帽子文化源于17 世纪后期的绅士教育,而绅士的价值观体系又源于中世纪的骑士文化.旧时代的阶层文化发展到后现代则成了礼仪。绅士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绅士,自学生时期就开始渗透,男士们在严肃的场合甚至是面对陌生女子说话都必须脱帽,帽子成为了一个展示礼节的手法。而绅士教育的外向表现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校服的变化,手杖和礼帽就是英国有别于其他地区校服的最大特点。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不同群体宗教信仰,使得校服的制服成为一大难题。许多民族服饰无法协调,一直以来学生们的着装都是跟随时代变化和服装趋势而改变。由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民主自由,一般具有群体主义的规则政策往往难以在国会上通过,直到现在仍然只有80% 私立学校和20% 公立学校有校服制度。而学生们自主穿着相似衣服的一个最特殊的时期则是20 世纪后半叶,牛仔裤几乎成了非官方的美国校服。jeans 一词最早来源于欧洲,意大利水手们穿着以斜纹棉布制作的衣服。
Jean 是斜纹棉布的意思,而后引入美国也译为牛仔布服饰。而单宁则是法国的一种单宁布料,由此手工布料做成的裤子也就是现在的单宁裤。18 世纪由于贸易的发展,再加上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牛仔服饰从最初的混合材料生产,发展为完全以棉花为材料制作而成,并由来自美洲和印度的染料染成靛蓝色。而到了19 世纪,淘金热使工人们寻求耐穿的衣服,牛仔服饰在当时最大的阶层——工人阶级中大受欢迎。
20世纪以来,冷战后和嬉皮士文化的卷席,牛仔布料风靡全球,被认为是“西式堕落”的标志。占士甸在1955 年主演的电影《阿飞正传》表达了学生们寻求自我放逐的心声,牛仔服饰成为了学生们的“民间校服”,学生们称这种高腰牛仔布料工装裤为“牛仔裤”,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