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中美两种不同的外交哲学
中美两种不同的外交哲学
作者:郑永年 | 2015/11/20 15:26:26 | 浏览:1490 | 评论:0

 

中美两种不同的外交哲学

 
图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

  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之前,中国外长访问菲律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中菲关系近年来因为南海岛礁主权争议而陷入低潮,之前很多观察家估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会出席这次会议,以示对菲律宾的抗议。现在习近平决定出席,表示中国不会因为中菲两国之间的岛礁争议,而影响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的合作;同时中国表示即使是和菲律宾的关系,谈判的大门也是敞开着的。

  不过,更有意味的则是中美两国对这次会议上,是否会讨论南海问题的不同表述。中国方面表示,APEC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贸合作论坛,不引入政治安全等敏感问题,是各成员国多年来所达成的共识,也是APEC机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APEC不是讨论有关敏感问题的合适场合,也不应当为炒作敏感问题提供方便。但美国的表述则不同。尽管美国也认为APEC主要是经济论坛,南海问题虽不在菲律宾APEC领导人会议正式议程内,但仍然可能在会议期间讨论,并且美国同地区盟友和伙伴会晤时,也会讨论这个议题。


两种不同的外交哲学理念


  有西方和区域内的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想在国际场合避免讨论南海问题,以免自己陷入孤立的地位。中国努力不想把南海问题国际化,而美国等国家则竭力想把南海问题国际化,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从深层次看,中美不同的表述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则是两国两种不同的外交哲学,即中国的合作主体哲学和美国(和西方)的冲突主体哲学。

  中国并非一定要在重要国际场合,避免讨论国家之间所存在的冲突。实际上,今天中国越来越不回避在国际场合上讨论国家间所存在的冲突,即使在南海问题也是如此。不过,中国的确一直克制自己,在一些场合不谈或者少谈这些问题。中国担心一旦国家间的冲突占据国际场合的主导地位,国家间的合作就成为问题甚至被忽视。中国历来秉持求同存异的外交哲学。这种哲学承认国家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相信如果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做大了,冲突方面就会减少,分歧方面就可以得到管控,甚至最终的解决;但如果冲突方面增大,合作方面减少,最终必然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这与美国(和西方)的冲突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尽管美国也是要寻求合作的,但其经常的做法是张扬冲突面,希望通过直面冲突而解决冲突。这实际上也是西方近代主权国家之间“国际关系”所秉持的原则。所谓的“国际”就是列强们走在一起,讨论和解决纠纷的一个舞台。无论是解决列强之间的纠纷,还是它们瓜分世界其它地方利益,都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不过,国际关系历史表明,张扬冲突往往走向最终的冲突。欧洲国家之间的一战、二战是最明显的案例。  

  在很大程度上,今天世界所面临的很多冲突,是美国冲突哲学的现实体现。中东的乱局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失败,没有人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地区会出现一个稳定的秩序。中东秩序的失败也导致了今天欧洲的难民潮。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是难民潮的主要根源,欧洲各国现在却要承担后果。欧洲也并没有因为前苏联的解体而出现稳定的秩序,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各种危机(例如乌克兰危机)随时都可以爆发出来。美国尽管对中国和其邻国的关系给予高度的关切,但美国和其拉美邻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顺畅过,和古巴的关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对峙之后,直到最近才有改善,和拉美其他一些国家(例如委内瑞拉等)的关系经常陷入危机。

中美两种不同的外交哲学
中国要在与美国的话语权之争中充满自信。


无中生有的冲突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间有无冲突”的定义权在美国。即使没有冲突,为了其国家利益(或者一些特殊利益),美国也可以“定义”(实际上是“寻找”)冲突。这些年里,美国到处制造的“颜色革命”就是明显的例子。在美国各种力量制造“颜色革命”的地方,实际上和美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很多地方被美国“颜色革命”,只是因为当地的政治体系和美国的不同罢了。

  回到今天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人们不难发现,实际上这个地区面临着中美这两种外交哲学的竞争。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这个地区是世界上社会经济发展最快,也是最和平安全的区域。同时,在过去的30多年里,美国各方也一直没有停止预测过这个地区即将来临的冲突乃至战争。在美国人看来,一个崛起的中国必然要挑战现存秩序,从而发生战争。不过,美国的预测一直是失败的。在西方,大多数人似乎期待着亚太地区的冲突和战争,而很少有人去研究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是如何实现的,中国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实,研究和平是如何取得的,远较预测冲突要来得重要。

  中国自己一直在强调其和平外交哲学在其外交过程中的作用,也一直承诺会继续和平崛起。但也很显然,中国的话语并没有引起区域内各国的兴趣。这也不难理解,区域内很多国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美国的话语。这些国家的政治人物和外交家大多接受西方教育,即使不是视西方的话语为“圣经”,也多半对西方的话语深信不疑。

  这种情况既是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亚太地区充满危险的地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经贸合作成为亚洲地区的主流话语。中国的经济改革、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东盟(亚细安)主导的区域一体化等因素,促成了这一主流话语的形成。在这个构架内,中国不仅和亚洲各国发展出了紧密的经贸关联,也化解了包括两岸关系在内的本来很难稳定下来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亚洲地区目前的稳定局面和发展势头,是这一主流话语和这一话语主导的国家政策的直接结果。

  不过,这种情况在前些年美国宣布所谓的“回归亚洲”之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本区域,有关防务和军事战略的论坛越来越多,防务和军事话语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很多场合甚至取代了经贸话语。在东北亚,尽管中、日、韩三国的经贸关系非常紧密,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但三国的关系似乎只表现为军事与安全问题,经贸合作要不被放置一边,要不被置于军事和防务的阴影里。在东南亚,尽管中国只和东盟10国中的四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存在着南海岛礁的主权争议,但今天的军事和安全话语已经主导了中国东盟关系。经贸关系还在发展,但经贸话语要不被限制到了中国本土,要不被军事和安全话语所笼罩。人们观察到近年来亚洲各国民族主义的崛起。不可否认,各国民族主义的崛起,有具体的利益在背后推动着。

  面临这种不利的局面,中国有责任去改变它,因为这不仅不利于中国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区域的和平。近来,习近平访问了越南和新加坡。尽管中国和越南两国近年来也是因为南海问题而多次出现困难,但两国高层的互访并没有停止,中国并不想让南海问题影响两国其它方面的关系,因为南海问题毕竟只是两国关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即使在南海问题上,两国之间也在寻求合作。习近平也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表明即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国际化方面扮演主体角色,中国也并没有放弃菲律宾。


让合作哲学成为主流话语


  在安全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在努力改变一直处于的被动局面(实际上,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已经从被动逐渐转变成为主动),但同时也再三承诺和平,不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和平发展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会被一些所谓的民意所挟持。实际上,习近平在各个国际场合一直在作这种承诺,中国不会放弃主权,但处理主权的方法会是务实的。这也是邓小平以来的一贯传统。

  不过,这样做还远远不够。一项更为重要的使命是,中国必须把其合作哲学塑造成为区域的主流话语,重新把经贸话语拉回并且成为主流的话语,而不能任美国主导的防务和安全话语继续主导亚洲。目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防务和安全话语,在深刻制约着这个区域的经贸合作;一旦社会经济出现问题,这个区域就会出现真正的安全问题。

  习近平在新加坡演讲时重新提出“亚洲价值”,这正是时候。中国之前提出了要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而“亚洲价值”正是这个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亚洲价值”在上世纪80年代由新加坡的李光耀先生等亚洲领袖提出,曾经是亚洲话语的集中体现。在1997年至98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价值话语逐渐淡出。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亚洲价值又趋于复兴。历史上,中国是亚洲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地,尽管其他国家也有贡献。今天,复兴亚洲价值更可以成为中国软力量建设的有效手段。

  在亚洲,中国和美国的话语权之争既已经成为现实,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必须具有信心。历史地看,在经济和军事之间的竞争过程中,经济必然会胜出。军事上的耀武扬威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力量来支撑。最显然的例子就是前苏联在和美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因为美国当时是经济为主,军事为辅,而苏联只是军事。

  中国要学习从前美国经贸为主军事为辅的政策导向,防务主要是为了国防和保卫国家核心利益,而经贸主要是为了建设区域秩序。从长远看,中国秉持的开放性经济区域主义经贸话语,必然会在和美国的防务军事话语竞争中取得优势,因为这既符合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趋势,更是符合本区域国家的根本利益。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67]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62]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64]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49]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54]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1]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3]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36]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293]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7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