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说,要有女人!于是有了淘宝和美图秀秀。
自己下的单,含泪也要付钱。随着“双11”包裹陆续抵达,我本来已经足够拥挤的小窝又塞入几样杂物:看错了尺寸的辽阔至可养金鱼的咖啡杯,估计未来几年也用不上的脸部按摩器,以及一条号称嬉皮风而实际上特别适合送入忆苦思甜博物馆的缀满补丁的牛仔裤。
跟你说,我的网购清单一点也不奇葩,如果跟我的女友们相比的话。
一位终年长裙袭地的女神买过一把折扇,上书大字“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当然,它从未出现在公众场合。我上海那位闺蜜在听完安全知识讲座后忧心忡忡买来全套消防设备,而包裹至今没有拆封。某位平胸姑娘买了加厚比基尼,然后在游泳池中由于饱浸水分而无法直立。还有一位清丽可人的记者小妹妹,竟然拥有一个漏斗形状的粉红色古怪器件,名曰“让女人站着释放”的“户外小便器”。在她的人生规划中,哪天赴某个犄角旮旯采访,总会遇上无处方便的尴尬境地吧。可惜,在我们这个航天员太空中都能愉快上厕所的文明时代,上述情况始终没有发生。
自从加入网购大军,每一次失败的购买都让我想起古斯塔夫·勒庞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中做出的判断:“孤立的个体一旦归属于某个群体,在群体的相互影响之下,这个人的智力必然大幅度下降。”
盲目跟风、感性购物、冲动消费,网购的女人们都会被贴上这些标签。不过,作为马云背后的女人,我很想提醒大家不要忽略网购行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你明明是来买大衣的,怎么又开始逛鞋子了?在陪逛商场的漫漫历程中,几乎每个不成熟的男人都曾发出这样的怒吼。我只能说,你们太不了解女人,太不了解纠结而丰富的人生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从技术手段上彻底解决了这一家庭矛盾,埋头刷屏的女人们如入自家秘密花园,无需陪伴,不必顾忌,只需——买,买,买。
人不如旧衣不如新,女性的购物欲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为什么是她们?
有人说,购物有助缓解压力。肩负家庭社会双重责任的现代女性难免身心烦闷,轻点指尖即可换来通体舒畅,性价比是划算的。当然也有人严正指出,虽说购物看心情,你们心情不好和心情很好的时候都去购物啊!是的,这事儿就像男人吸烟喝酒泡妞打游戏一样充溢着快感,而人类无论陷入欢乐还是痛苦之中都需要寻觅情感出口,购物的我们,忘情、忘心而忘忧。
作为网购的第二条理由,女人嘛,耳根子软、爱占便宜的小心思深入骨髓。打折促销还包邮,这样的商品不去抢,就像红包洒遍朋友圈而你的微信还没绑定银行卡,就像天上下黄金雨而你被锁在了防空洞。世界上本来没有节,买东西的女人多了,也就有了更多的节。比学赶帮超,争当购物岗位小能手——“双十一”这样莫名其妙节日的诞生,纯属团结在占便宜大旗下的女人一场轰轰烈烈的集体主义奔赴。
还有一种重要的动力,那就是女人对于改变自身状态的渴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着天马行空般瑰丽的想象力和代入感——穿上那件衣服,我就跟高圆圆差不多了,谦虚一点也能像杨幂吧?
镜花水月,塞上长城空自许。前两年贵时尚界流行将外套垮置双肩,而这一抛弃了衣服基本御寒功能的穿法一旦嫁接到路人甲乙丙身上,就成了老农披衣起夜顺便看看地里有没有人偷瓜。再比方说,刮遍淘宝的香奈儿风被周迅演绎得那叫一个摇曳生姿,若换成膀大腰圆的我们,恰似节俭的妇女主任穿着出嫁前的衣裳去公社开会。
行文至此,悲从中来。我们尝试各种发型的一生,其本质不过是于方便面和挂面形状之间来回折腾的一生;我们大红酒红粉红水红西瓜红的各种美丽裙子,在男人眼里都是一种红色,代码#FF0000。我们相信一点点改变就能带来人生天地的焕然一新,现实却总是给我们迎头一击。然而下一次、下下一次,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地购物,以愚公移山般的执着买入生活的红红绿绿。
怎能如此不长记性?让自己更美、让悦己者更悦,似乎都不是女人购物的终极目的。在购物的过程中,女人已经取悦了内心,完成了马斯洛需求层级中的最高一阶:自我实现。提倡男女平等但事实上处处天花板的这个世界里,至少在购物界的地盘,她做主。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的性别为女。姜奇平提出“互联网女性化”观点:不仅是互联网的经济以女性消费为主,甚至连互联网本身也开始变得女性化了——在互联网上,人们变得更加情感化,更强调体验,更反对中心主义。
这样看来,即使撇开经济考量,社会学意义上的网购也是促进时代进步的。尽管我们网购的初衷是为了省钱——偶尔忘记初心,也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