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北京的行政副中心能够从国内外经验和教训中走出一条新路,成为中国大城市治理的成功典范。
北京市通州区将成“副都”之说近年来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今年7月才尘埃落定。近日,北京市委又进一步明确要“集中力量建设市行政副中心”,并公布“北京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的消息,逐渐揭开了“副都”的神秘面纱。
北京看起来早已像个“体态臃肿、步履蹒跚”的老人,功能过多聚集、人口大量拥入,资源承载力严重超标,喧嚣、污染、拥堵、房贵都成了这座城市的负面标签。如今,中国政府下定决心,将借助“行政副中心”在未来五年解决它的“大城市病”。
然而,副中心的发展绝不能重蹈大规模的“造城运动”,要“减量提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新通州:通达的交通,多条河流富水贯穿其中,处处可见林荫大道,步行和自行车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配置齐全,城内水绿交融,城外田园交织,期待这份诱人的规划蓝图早日实现。
今年8月,一份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显示,北京位列第69位,蝉联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这则新闻遭到网友纷纷吐槽。其实,宜居是个综合性指标,涉及多个定量和定性因素。北京有着太明显的长处,它的高度发达注定了它的排名。相信行政副中心的建设会让北京脱胎换骨,变得更加宜居和迷人。
从历史与全球的视野来看,副中心建设是世界多国应对“大城市病”的普遍措施。不过,伦敦、巴黎、纽约、东京、首尔等大城市都曾有过深刻教训。比如,巴黎在副中心建设中,高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使得规划的8个新城起初没能发展起来;伦敦都市圈的一些副中心轨道交通与慢行系统作用不突出,没有从根本上削减拥堵问题;首尔的副中心世宗市在生活配套设施方面不足,种种问题导致一些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停滞、经济地位的衰落。而中国国内一批大城市多数也曾实施过副中心建设,但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烂摊子,还有一些看上去很美,但没有实现平衡发展。
希望北京的行政副中心能够从国内外留下的这些经验和教训中走出一条新路,成为中国大城市治理的成功典范,为了北京,为了京津冀,也为了整个中国协调发展。
“钓鱼台七号院”万勿重现
军队提供有偿服务以获得经济利益,毫无疑问会削弱军队战斗力。
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11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200多名军地高官汇聚一堂,纵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计。根据会议传递出的信息,坊间一致认为,“史上最严”军改已然启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军委此番改革不啻于壮士解腕。”
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无疑是军改举措中较为引人关注的一条。军队提供有偿服务以获得经济利益,毫无疑问会催生腐败现象,削弱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力。商业活动的渗透力之强,可以翻阅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军队经商的相关报道。军方背景的汽车制造厂、制药厂、饭店甚至需要特许经营的市场主体疯狂涌现,当时西方媒体如此形容,“如果你到中国旅游,下榻北京,几乎无法不在军方企业消费,从饭店到电话,从谈生意到娱乐”。
虽然1998年中国宣布彻底结束“军队经商”,但此前形成的分配格局,所带来的对商业收入的依赖、部分官兵思想的转变,却不是在短期内能够矫正的。中共十八大后,军队反腐暴露出来的问题表明,经商或有偿服务仍未消失,甚至愈演愈烈。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的谷俊山,其贪腐之路就是明证,而他最有代表性的经商“作品”就是钓鱼台七号院别墅。钓鱼台七号院所在土地,原属一家国有企业,被部队以科研名义征用。几经腾挪后,一家民营企业将其开发成高档楼盘,售价竟高达每平方米30万元人民币。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拓宽军费的来源和加强军人的保障,允许军队经商或是无奈之选。但到了如今的时间节点,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已成为必然之举。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全面复兴的重大历史关头,但世界并不太平,区域内外强国虎视眈眈;国内改革亦非坦途,社会转型期逼出诸多难题。由此,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无疑是坚实的保障。
当年中央军委在喊停军队经商时,时任军委副主席张震一再强调:“经商必然会引起军队的腐败,而腐败的军队都是没有战斗力的!”这也成为本届军委的共识。今年4月,全军对外有偿服务清理摸底已全面展开。彻底杜绝类似“钓鱼台七号院”这样的毒瘤,正是解放军该有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