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北京现存艾滋病毒感染者上万人 超六成为同性传播
北京现存艾滋病毒感染者上万人 超六成为同性传播
作者:龚棉 | 2015/11/30 11:24:04 | 浏览:1710 | 评论:0

北京现存艾滋病毒感染者上万人 超六成为同性传播

  制图 何将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从北京市卫计委了解到,全市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3106人。此外,针对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的情况,市卫计委将从明年起向市教委每半年通报一次高校艾滋病疫情、感染情况,共同研究下一步对策。

权威发布

超六成为同性传播

北京市卫计委通报称,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8399例(其中本市户籍4693例、外省市户籍13353例、外籍人员353例,分别占25.5%、72.6%和1.9%)。

全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16152例,占87.8%(其中同性传播11692例,占63.5%;异性传播4460例,占24.2%);注射吸毒传播1192例,占6.5%;其他传播途径共计1055例,占5.8%。

2015年1-10月报告艾滋病病例3181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5%,全市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3106人。

此外,经性传播仍是我市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并呈明显上升态势,2015年达到96%,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比例明显高于异性传播所占的比例。该人群高危行为改变困难,疾病传播因素持续存在。

病例检测

检测周期缩至4天

北京市今年将艾滋病患者检测血样首次采集关口前移至医疗机构,平均检测天数由2014年的30天缩短为4天,为早期治疗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全部实现艾滋病初筛检测,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开展快

速检测的能力。2015年,共检测360万人次,较2010年增加了111万人次,阳性发现率也由2010年的0.57‰增加到0.88‰。

卫生部门通过为海洛因成瘾者提供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自2013年起接受治疗人员中未发现艾滋病新发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最近一次肛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10年的67.3%提高到2015年的74.3%;暗娼人群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比例维持在80%以上。

特殊人群

学生感染者多为18至22岁

老年人、青年学生感染人数有所上升,疫情特点呈现复杂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报告数近年呈增多趋势,从2010年同期的22例增至101例,主要经性传播感染(占89.2%)。在学生感染者中,18至22岁的学生感染者占所有学生感染者的50%。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近日透露,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活15-24岁的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152例。

将定期通报校园艾滋疫情

目前北京市87所高校已建立的青春红丝带社团,在册青年志愿者达到7万人,经过培训后在学生群体中普及艾滋病防护知识。下一步,针对学生感染病例的增多趋势,市卫计委与市教委建立沟通机制,明年起每半年进行一次艾滋病疫情通报。明确市卫生计生部门向市教委通报,区卫生计生部门向区教委通报,具体细则正在制定当中。

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现状:就业就学就医难(刘珍妮)

    20年前,河南“艾滋村”的接连曝光,撕开了中国大众了解艾滋病的口子。因有偿献血引发感染疫情的上蔡县文楼村,一时成为“艾滋村”的代名词。
 
文楼村之外,艾滋病通过性传播,感染者不断增多,同时也出现青少年感染比率上升的新趋势。在每年持续更新的感染者人数背后,艾滋病人群就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的现象,也逐渐暴露。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通过重访文楼,对话防艾领域的专家,除了呈现文楼的变化,也试图梳理当下中国艾滋病防治出现的新问题,与全社会共同探寻应对之道。
 
告别生活了6年的大连,今年11月,26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小吉(化名)在北京找到了新工作——在一家防艾公益团队负责志愿者管理。
 
小吉与HIV阳性病毒已经共生了2年。2013年,他因肠炎引起肛瘘需要手术,在入院检查时被告知携带HIV病毒。
 
那一年,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有43.6万余例。而今年10月份,这个数字增加到57.5万。
 
让小吉更痛苦和恐惧的是生活的剧变,“丢了工作后再难找到,做个小手术也没医院敢收。”
 
这并非个案。河南艾滋病感染者马治发曾连丢四份工作,天津艾滋病感染者晓峰(化名)被拒诊后私改病历才得以手术。
 
当艾滋病群体的就医、就业处境尚未得到改善时,这一群体的年轻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艾滋病的新趋势,已有学生感染者被迫休学。
 
在政府发布多个有关平等对待艾滋病群体的法律和政策下,就业、就学、就医等现实问题,成为这些政策法规的试金石。
 
病死率下降感染率缓升
 
“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人病死率是10.7%,到2014年已下降到5.6%。”
 
今年是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的30周年。
 
1985年,我国首例艾滋病病例来自于美籍阿根廷人,他在入住北京协和医院三天后便死亡。当时,医学界对艾滋病毒的恐慌来自于未知。
 
1999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桂希恩听闻“怪病”走进河南文楼村,发现大规模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的村民后,向北京汇报。一时,感染者的惨状令国人惊恐。
 
至今,文楼村第一批感染者郭秀(化名)还记得,2003年那年,村里一天死了7个人,“全村都是办丧事的唢呐声。”
 
上世纪9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大众眼中艾滋病几乎与死亡画上了绝对等号。
 
直到现在,每年艾滋病的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变化,都会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数据。今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党委书记韩孟杰,在一次访谈时表示,我国艾滋病现存活感染人数已超过57万。“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人病死率是10.7%,到2014年已下降到5.6%。”
 
病死率的下降和感染率上升缓慢,与国家对重点区域的防控部署密不可分。
 
2004年,国家“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实施,对艾滋病筛查、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艾滋病遗孤的义务教育实现免费,艾滋病家庭纳入社会救济。2005年-2007年,中央政府直接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经费达26亿元。
 
感染者的“三就”难题
 
“没有哪个医院或单位会承认他恐惧或歧视这个群体,但拒绝就是那么实际地横在生活里。”
 
从数据上看,中国已将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但将57万个病例具象为艾滋病群体乃至细化到每一个个体时,他们所面临的就医、就业、就学的权利保障令人担忧。
 
2013年1月,小吉在大连医治肛瘘过程中获知他感染HIV病毒,大连和沈阳的4家医院,均以“没有消毒设备”、“不具备手术条件”等各种理由将其拒之门外,“有的医生直接说‘没有理由,你赶紧走吧’。”
 
最终,小吉借助公益团体的帮助,在以感染、传染病为重点学科的北京佑安医院完成手术。但半年后,因公司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其感染者身份,小吉丢了工作。
 
接连的遭遇,让小吉感受到HIV感染者就医、就业难以保障的现实,“没有哪个医院或单位会承认他恐惧或歧视这个群体,但拒绝就是那么实际地横在生活里。”
 
北京佑安医院副主任医师、艾滋病防治专家张可认为“拒诊”就是歧视的表现,同时他也指出,这与医疗体制有关,“中国特有的传染病医院模式,让很多综合性医院接收艾滋病人后,自然地推给这里(传染病专科医院)。”
 
近几年,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就业遭拒的个案频繁出现在媒体上。
 
早在2009年,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曾在中国对20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开展调查,因为艾滋病,其中超12%的感染者曾被拒诊,14.8%的感染者被拒绝雇佣或失业。
 
而事实上,对艾滋病患者就业、就医、就学权利的保障并非无法可依,2006年3月1日实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有律师指出,细化侵权行为和提供法律援助渠道,或许是保障艾滋病患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感染群体面临“污名化”
 
艾滋病的传播不在于高危人群,而在于高危行为。
 
近10年中,随着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由血液传播转变为性传播后,防艾针对的感染人群从静脉注射的吸毒者转化为高危性行为群体。
 
对于卫生部门,分析感染人群和传播行为是制定防控规划的必要手段。但有时,一些“断章取义”的发布,也致使大众形成对“某类人群是艾滋病主要传播群体”的刻板印象。
 
陈子煌是中国同志网络社区淡蓝网公益团队的负责人,曾带领团队进社区宣传防艾,“不少人一提到艾滋病,等号的另一端就指向了同性恋,问及一些群众同性恋和艾滋病的关系时,很多人回答我艾滋病就是同性恋带来的,但对于同性恋为何会感染艾滋病,没人能说清楚。”
 
陈子煌拿出今年的数据:在艾滋病感染的新增病例中,94%以上是通过性传播感染的。
 
“有的专家特意强调,这些通过性传播而新增病例中的24%是同性传播造成的,可这也说明剩下的76%的感染仍是由异性性行为造成。”陈子煌强调,艾滋病的传播不在于高危人群,而在于高危行为,“不管何种性取向,只要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作为公益团队负责人,陈子煌也配合北京疾控中心,组织志愿者在淡蓝网设于北京的4个检测点,为男同性恋群体免费进行快速艾滋病检测。
 
陈子煌担心,过度强调同性恋与艾滋病的联系,对两个群体“污名化”,可能会导致中国原本就处于“隐形”状态的同性恋群体,因担心暴露双重身份,从而抗拒筛查HIV,“这反而不利于防控。”
 
前述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的调查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大的恐惧是其感染身份被暴露。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感染情况曾被他人未经其允许透露出去。
 
“年轻化”下的防治困境
 
“主动监测感染人群的生活,造成隐私泄露,甚至精神恐惧,都不利于防治。”
 
从去年开始,艾滋病感染群体年轻化的趋势成为大众关注的新焦点。
 
11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给出一组数据。
 
今年1月到10月,全国15至24岁,有1.4万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感染的青少年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
 
吴尊友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的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净增长率为20%。而18岁-22岁在大学期间的感染率高达65%。
 
与吴尊友同样关注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疫情的,还有如今已79岁的桂希恩。
 
“我的两名艾滋病学生患者已经去世,一名死于淋巴瘤,一名死于直肠癌,都是只有二三十岁的年龄,这绝不是正常死亡。还有几人面临肿瘤转移”。今年11月,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桂希恩不无惋惜。
 
在大众认识中,青少年学生知识来源丰富,操作网络熟练,相比其他年龄层的人更易获得防艾信息,为何“艾滋病中招率”还会如此高?
 
桂希恩认为,大学生不缺少知识,而是“知行分离”。
 
一份来自广州的调查显示印证了桂希恩的说法,大学男生购买性服务的情况在近些年有所增加,有的男生在购买性服务过程中,并未采取安全措施。另有专家分析,高校学生感染的原因与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有关,除此之外,高校性教育滞后,防艾资源还没有形成整合进入高校。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并在46所高校启动了高校艾滋病防控综合试点工作,在11所高校重点开展专项强化干预活动。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1]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69]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4]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2]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8]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8]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7]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7]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