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假期,「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政見辯論終於要登場了,本月二十六日舉行副總統候選人辯論、二十七日及下月二日舉行總統候選人辯論。電視辯論會確定由9家媒體聯合舉辦。多數人應該會同意此次大選的政政見辯論重點有三:一是國家定位,二是兩岸和平與緊張對抗,三是經濟發展。9家媒體中有3家是綠媒,包括,三立電視、自由時報、網媒沃草。這3家綠色媒體在辯論會,將搶占新聞媒體的提問機會,替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護航,蔡得以避談不利於她選情的敏感問題。證明她自己對政策的論述能力絲毫沒有信心,非要「自己人」護航不可。在公民提問部分,由綠營金主扶持的外圍團體也赫然在列,充分顯示民進黨占了上風還要占盡便宜的鴨霸作風。
在辯論會上,除了媒體及公民提問之外,並且首度開放網路提問,對大選究竟會有什麼影響?是否可能扭轉選情?在在值得關切。可以預見,未來三場辯論仍將以總統候選人的兩場為重點,其中又以朱立倫與蔡英文的交鋒最受注意。國民黨方面將辯論定位為「牛肉與包裝紙」,也就是強調實和虛的對比、有料與無料的對此,以朱立倫政策的務實,對照蔡英文的空虛。預料兩岸關係和經濟發展將是朱立倫主打的重點。
在蔡英文方面,則可預見會凸顯不做正面答覆,而以冷言冷語回應,實問虛答的方式避重就輕。蔡英文自始至終都以「維持兩岸現狀」來回應各界的質疑,至今仍對如何維持兩岸關係的作法保持緘默。讓美國智庫從台海日前穩定形勢中透視到不穩定因素。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亞洲項目主任容安瀾表示:「如果台灣下一任政府不接受中國的『一中』原則,那麼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上勢必有後果要承受」。前美國白宮國安會官員、現任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總裁的格林,稍早在華府的一場關於台灣選舉與美國關係研討會中表示:「中國今天的軍事實力已經比當年台海危機時強大許多,如果蔡英文勝選,北京不是不可能不用武力脅迫手段對她的新政府施壓,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強勢作為就是一個警訊。」
至於宋楚瑜部分,預料會像以往一樣,以其便給的口才左右開弓,藍綠都打。不過他凡有所講、凡有所辯,選民多半都已耳熟能詳,預料既不會激起太大的火花,也不會得到選民太多的共鳴。
台灣選舉是兩岸關係主要變數,蔡英文一直對其中國政策保持相當模糊的立場,但北京一直認為,她和民進黨有把台灣從大陸分離出來,並與北京政權切斷政治關係的最終目標,迄今,習蔡之間不存在任何共識。
從眼下台灣的社會氛圍看,國民黨在自己製造的三個重大新聞事件:撤換洪秀柱、王金平列不分區第一名、王如玄軍宅買賣案後,幾乎注定陷入敗局。將使得兩岸有可能走向「冷和」,甚而再走回「冷內戰」狀態,可以確定的是,兩岸即將進入「冷階段」。從過去幾次選舉看來,電視辯論對勝負影響其實不大,除非某一候選人在辯論會出現重大失誤或失態,並與對手有明顯的落差,否則選情很難逆轉。
2016年大選換局已成,因為民進黨面對的是一個缺少核心價值與信仰的國民黨,但時局很亂,“換”了之後如“變”成“騙”,台灣將需付出很大代價。選後國民黨免不了會有一場黨主席之爭;而新當選的總統有長達4個多月的候任期,新老總統如何相處,以及兩岸關係能否“維持現狀”,都是嚴峻考驗。台灣將面臨能不能平順過渡這個空窗期的挑戰。在這期間發生的事件也會深刻影響兩岸關係的走向。就兩岸關係來看,很明顯,中共對台原則不可能改變,尤其習近平早已拍版定案的警告。在1月16號到5月20日這個窗口期,民進黨會有表態,至於這個表態會到什麼程度,就不只是台灣內部因素了,還有大陸和美國因素。
準備參加這場辯論的三組候選人,應闡述執政團隊究竟要把台灣帶到哪裡去?至少向選民達到二個對話目標,一、我對台灣當前主要困境的認識是什麼?二、就這些優先問題,提出什麼解決方案? 但到現在,卻未見有人把詳細藍圖攤開來,辯論會的意義就在看誰願意在前言時,就能開門見山,直接破題。更重要的是,候選人應藉此共同挽救政治工作者所剩無幾的信賴基礎,讓社會重新喚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