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天寒,雨雪紛飛,加上利空頻傳,台灣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趨近於零,預測今年落在百分之二以內,更讓台灣人心凍到冰點。台灣經濟的發展可從民進黨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和國際經貿環境的快速改變,作觀察切入點;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一定程度上攸關兩岸關係的發展,會影響大陸對蔡英文執政的不確定性。令人擔憂的是蔡英文至今未對九二共識直接表態,拖累現實經濟。
台灣想要拚經濟,需要善用大陸利基,促進台灣與大陸之產業分工,提昇台灣產業結構,因為兩岸經貿的良性互動,關係著台灣經濟未來的發展,這是經濟規律決定的。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能擁有今天這樣令人矚目的地位,主要靠台灣幾代人過去幾十年辛勤拼搏所取得的經濟成就;未來能否繼續保持優勢,取決於經濟發展情況。同樣,民生問題的解決,也要落實到財政能力上,而財政能力只能從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中獲得。蔡上任後上遇到的就是年金、賦税改革,及提振經濟等要務。可是蔡英文團隊並未為解決台灣經濟所面臨的各項長期性結構問題,鋪陳出未來經濟重要施政方向。如果沒有前瞻的經濟戰略思維,只是反中,在激烈競爭的潮流中,只能讓台灣經濟在暗礁與漩渦中踫撞浮沉,很快就會被國際經濟社會所淘汰。
民進黨面臨的一大挑戰,是無法在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中尋求平衡點,蔡英文以政治掛帥的經濟藍圖根本經不起經濟規律檢視,因為大陸不見了!民進黨長期以來不確定、不穩定、不明確的兩岸政策,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一個政治風險。以客觀、理性的看,台灣經濟受太多政治干預,近年的衰退不能全怪歐美經濟不景氣,更不能歸咎於所謂“過份傾中”等等。有太多的事證可以說明,如果不是加強了兩岸經貿往來,台灣經濟狀況會比現在更差。近十年台灣均對大陸擁有貿易順差,並已超過台灣對全球的順差。台灣藉由兩岸經貿的發展,已經獲得了可觀的利益並提昇了經濟實力。
最近這些年,台灣經濟之所以「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間投資不振。民間投資之所以卻步,則相當程度是因為台灣不願與大陸做進一 步的連結。無論是美國商會或者是歐洲商會都建議過,台灣若想要吸引外資,應該讓兩岸交流更為暢通,讓台灣成為串聯大陸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樞紐。
蔡最近釋出不少對兩岸 關係的善意談話,這是好的開始,但時間是不等人的。經濟規律不會因為政治考量而轉彎,台灣嚴峻經濟情勢如果捨棄了最牢固的經濟紐帶---中國大陸,台灣還有出路嗎?台灣經濟要成長,必須將本身的競爭優勢,鑲嵌進大陸的產業脈動中。晦暗不明的政策方向,往往是投資者對台灣最大的擔憂之一。蔡英文期盼依託美、日能加入TPP的夢想已落空,因TPP也就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已在二月四日於紐西蘭最大城市奥克蘭正式簽署。十二個成員國(日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和還在考慮增加新的成員韩國、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中並無中華民國在内,亦無含有台灣字義名詞。萬一兩岸關係無法改善,兩岸經濟斷鏈,台灣要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