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发现引力波后 人类下一个重大突破是什么?
发现引力波后 人类下一个重大突破是什么?
2016/2/18 2:26:17 | 浏览:2277 | 评论:0

发现引力波后 人类下一个重大突破是什么?

发现引力波之后,人类科学研究下一个重大突破会是什么?

  一些科学家和媒体开始将目光瞄准了另一个待解谜团:暗物质。英国宇宙学家卡洛斯·弗伦克认为,“比起引力波,发现暗物质将更为重要”。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当前世界多国都在进行相关研究,而引力波的成功探测更是让暗物质“猎手们”倍受鼓舞。

  【苦寻无果】

  现在人类所看到的天体,要么发光,如太阳;要么反光,如月亮。

  根据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官网介绍,暗物质是一种宇宙中广泛存在的不可见物质。它与电磁力不发生作用,换句话说,不吸收、不反射光,本身也不发光。

  通过引力效应,科学家估计宇宙的27%是由暗物质组成,是所有可见星球、星系总和质量的5倍多。

  对于暗物质,物理学家苦寻多年,却始终难觅踪迹。

  英国《卫报》14日报道,物理学家亚历克斯·墨菲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大型地下氙实验(LUX)”,地点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一座废弃金矿地下约一英里处。

  这一实验团队拥有世界上最灵敏的暗物质探测器。物理学家将充满三分之一吨液态氙的容器冷却到约零下101摄氏度。如果氙原子同暗物质粒子发生碰撞,产生出的微光将会被探测器捕捉到。

  然而,发生碰撞的几率微乎其微。亚历克斯·墨菲说,“至今还没有出现过”。

  物理学家之所以如此相信暗物质的存在,是因为天文学家能够探测到暗物质作用在星球和星系上的引力。

  他们认为暗物质由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构成,它在大爆炸中被创造出来,在普通物质中穿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除了引力。

  【或将突破?】

  今后几年,大型地下氙实验(LUX)将全面升级,更名为LUX-Zeplin,并获得10吨液态氙。

  亚历克斯·墨菲说,“在一英里的地下控制好10吨液态氙,不容有失,因为(它)非常昂贵,而且低温冷冻的气体会十分危险。”

  墨菲认为,技术难点意味着可能要等到2018年才有望出结果。

  实际上,大型地下氙实验(LUX)并不是唯一一个捕捉暗物质的“猎手”。

  在澳大利亚,另一支团队也在一座地下金矿安置了世界最先进的暗物质探测器。

  在外太空,国际空间站正在安装探测器,试图在外太空捕捉到暗物质迹象。

  2015年12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它将在太空中开展高能电子及高能伽马射线探测任务,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空间分布规律。

  《卫报》认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尽,许多待解之谜需要人类破解。亚历克斯·墨菲也认为,比起找到暗物质,更大的探索还在后面。

  “暗物质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物理学更深层次理论的大门。而这将是漫长的探索。”(陈丹)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炸裂发布!人工智能,重磅传来! 2025-10-06 [64]
黄仁勋最新讲话:下一个10年,你的工作方式会被彻底改变 2025-10-06 [67]
AI 能取代科学记者? ChatGPT 爱用「突破性」却难掌握研究细节 2025-10-02 [120]
为什么“具身智能”是 AI 的下一个前沿 2025-10-02 [104]
AI如何重塑未来人类健康 2025-09-23 [373]
为什么忽视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会让你在 2025 年付出代价? 2025-09-11 [904]
特斯拉宏图4.0:从电动车到人形机器人! 2025-09-11 [989]
AI杀死首个世界名校?全球TOP 3「翻译界哈佛」倒闭,毕业校友成绝版 2025-09-11 [932]
AI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商业化路径逐清晰 丨 2025中报专题 2025-09-11 [1076]
一文看懂“人工智能+”的未来10年 2025-09-11 [109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