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环境饱受诟病,资源总量不足、配置失衡是根本原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有效盘活医疗资源存量、激发增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帮助医疗行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首先,它能打通不同机构的医疗资源。
中国医疗信息化起步很早,1993年国家卫生部组织研发了第一套医院信息系统(CHIS)并在全国推广。时至今日,几乎所有医院都拥有自己的信息管理和网络系统,然而由于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的互不兼容,形成了许多独立的信息“孤岛”,不同机构和地区之间信息无法共享,现存的医疗数据既有大量重复,又有缺失和矛盾。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促进医疗数据资源的有效采集、科学整合和公平使用,进而打通不同机构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比如说,当技术上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三甲医院的检查数据、诊疗结果准确互联、公平分享后,辅以国家政策的鼓励,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基层首诊,完成一般性检查诊疗,然后转到三甲医院做后续诊疗,康复阶段回到基层。这样,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也能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其次,互联网能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不少医院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医学检查设备,但因为使用率不高,反而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利用云技术,一座城市设立若干医学检查中心,数据与各医院共享,可以终结大型医疗设备分散在各医院低效率运转的不利局面。在医学检查中心,高度专业化的设备只需配备少量操作人员,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患者接受专业检查,等候时间更短、服务体验更好,性价比更高。医院则可以专注于最有优势的诊疗和手术服务。
第三,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轻资产”运营。
传统医疗机构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来支撑服务,利用互联网“智慧医疗”技术,少量“轻资产”就能够产生可观的新价值。
例如,目前我国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实践主要集中于院内诊断和治疗,缺乏有效的“院后管理”,当病人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手术治疗,出院后因疏于康复管理,病情恶化时有发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在心血管疾病关护周期中连接医院和家庭,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人再入院率,改善了患者体验,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第四,信息技术将带来医疗资源的巨大增量。
互联网虽然不能直接增加医生数量、提升医生的疾病诊疗能力,但将催生出“云医院”等全新的医疗服务实体,推动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
比如说,协和医院一天接待10万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云医院”的诊疗覆盖能力理论上只受限于信息系统的处理器速度、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远远高于传统实体医院,带来的医疗资源增量非常可观。
信息技术还可以扩充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积累足够多数据后,甚至能完全改变医疗服务模式,挂号网、春雨医生已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第五,互联网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健康管理,成为医疗资源的贡献者。
国内外一些医疗网站将同一种疾病的患者聚合在一起,形成病友圈。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某些病症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或推荐医生、医院、治疗方法和药品。俗话说“久病成医”,这些病友用行动打破了“医”、“患”界限。当患者不再只是医疗行为受众,而是成为医疗资源的一部分,这就启动了医疗服务方式和内容的颠覆性变化
经过广大网民的多年贡献,如今的互联网可以找到大量精心归纳的医学知识方法和数据,既有现代医学,也有传统中医,甚至蒙医、藏医、苗医,等等。每个人需要某方面知识时,只需搜索,取一瓢饮之,也就变身成为“内行”。当然,今天“度娘”们的水平与专业医护人员相比,还稍显稚嫩,但假以时日,通过迭代发展很快能实现革命性进步。
最终,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让人体成为医疗资源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和产品深入到人们健康生活的每个角落,可穿戴设备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虽然目前能够采集到的人体健康数据还非常有限,但技术进步的速度让人充满遐想。成熟、稳定的可穿戴设备,无疑会对人们实时监控健康状况、辅助医疗诊治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
当人体最终成为网络的一部分,我们究竟是获得了更大自由,还是会有别的异样感受?我想这是大家很快就会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