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新型政商关系的提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型政商关系概括来说就是“亲”和“清”,那么,这两个字各自的涵义是什么?二者如何为政商关系划定边界?在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中,政府和企业,哪一方是最关键的主体?对此,思客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进行了特别专访,聂辉华教授对新型政商关系的深层含义进行了深入、精辟的分析。以下为专访详情。
聂辉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环节在政府部门,而不是企业部门。
思客:关于构建政商关系的新提法中,“清”和“亲”的边界在哪里?
聂辉华:用“亲”和“清”两个关键点作为新型政企关系或政商关系的构建,其实指出了方向。我理解,“亲”就是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企业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企业,要亲近而不是疏远企业。“清”是说官员和商人之间的关系要清清白白,要在阳光下建立正常的政企关系、官商关系,而不是在桌子底下搞关系。简言之,“亲”说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清”指出了两者关系的底线;“亲”指出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清”指出了合法与不合法关系的边界。
思客:您认为哪一方才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
聂辉华:由于转型时期的政府手中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资源,掌控着国民经济命脉,因此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环节还是在政府部门,而不是在企业部门。在政企关系构建和转型过程中,政府是主动的,企业是被动的。因此,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需要政府多做变革。
思客:这个提法,是否能够有效拆解目前的政商关系难题?
聂辉华:应该说,新型政商关系的提法为破解政企关系难题指出了大方向。但是,如何落实、贯彻,如何在具体环境下重构新型政企关系,我认为仍然有很多疑难问题,仍然有待探索,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关键是难以把握“亲”和“清”的度。例如,一个企业遇到困难了,政府协调本地银行给予了优惠贷款,那么请问多大的优惠是“合理的”优惠?这会不会导致选择性施惠?会不会导致不合法的利益输送?会不会导致软预算约束问题?短期来看也许是合理的措施,长远来看是否合理?
思客:这个提法,在当前的形势下提出,是否传递了某种信号?
聂辉华:我认为这个提法传递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就是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不要因为担心卷入不健康的政企关系或官商关系而止步不前。大规模反腐败之后,有些官员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给企业该办的手续不办,该批的项目不批,导致了相当程度的懒政和怠政问题,阻碍了经济增长。因此,这个提法可以理解为破解懒政怠政的一针强心剂,是给想作为的官员和想干事的企业家发出明确的支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