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果没有闲暇,创造力想象力是会锐减的
“海淀拼娃”,孩子的快乐怎么办?
看到“海淀拼娃”一文朋友圈刷屏时,引发了我一个一直未解的困惑,为什么一部分成年人如此不在乎孩子的快乐呢?
儿童就是快乐的,文章中的孩子并非是自己乐意上大量补习班的。儿童的快乐跟成年人自由意志中的快乐体验是不同的,儿童的快乐源自天性和童真。文中这位父亲的两个孩子的表现不是儿童的快乐,而是被过早开发出来的成年社会的残酷竞争意识、从众心理,那是一种提前老化了的非常态。
为什么大人都知道要取悦自己,却少有来为孩子的快乐辩护呢?因为太多成年人把孩子们当成了手段,儿童不能成为自己“人之为人”的目的了。家长想要孩子“好”的心理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好”的标准是什么。
看得出来,这位父亲很纠结很诚实,他甚至试图反抗孩子的从众诉求和过早萌芽的竞争意识。但客观上,这种反抗几乎是无力的,他也在从众:老师一反馈孩子所谓数学能力弱,他立马找教育机构测评,没有进行自己的判断,而是被老师和孩子裹挟了。
应试教育已然成为资本市场逐利的“暴力”产业——对低龄儿童行精神暴力来敛财。测评机构不会告诉你,你的孩子很正常,数学能力不仅有先天智力因素,还有年龄的阶段特质,拔苗助长是不当的;测评机构不会告诉你,同时报N个奥数补习班,让孩子进入人工智能机器人般机械的运算训练,只会把活生生的人训练成为一台能够快速运算的机器;测评机构更加不会告诉你,儿童需要通过玩自己发明的游戏来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孩子和小伙伴之间,如果不会发明游戏了,基本上就是失去想象力的表现,这是兴趣班所提供不了的,兴趣班都是给定任务,规定路线的。
考试产业化后的应试过载需求
一部分海淀高知爸妈们甚至还会为这样的高强度应试教育辩护,他们认为,自己正是靠高考应试才出人头地,父母好不容易通过上大学实现阶层上升,怎么能让孩子掉链子呢?
这位海淀爸爸相信,“7岁开始的努力,真的是决定你的一生的,但现在这样的努力真的是需要物质基础,真的是要拼家长,两个孩子是一年40多万的课外班学费啊!所以成功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
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信”,才让他咬紧牙关花钱拼娃。当然,关键还是要看我们如何定义“成功”。成功究竟是拼上名牌大学,成就“天之骄子”,还是成功地成长为一个有能力寻找人生的幸福与意义,同时又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的良善公民呢?
还有一部分父母,因为听说了国外的大学生如何勤奋刻苦,就坚信通宵达旦悬梁刺股要从娃娃抓起——一如那位北大虎妈给儿子贯彻执行的18小时学习强度作息制。
虎爸虎妈们相信,人的成长规律是机械叠加的,像“阿法狗”那样日下棋百万盘,就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这都是对人类心智发展规律缺乏认知导致的误区。爸妈们存在两点可能的误解:
第一,没有深入了解国外的大学生之所以拼命,是源自他们的内在动力。而美国式的儿童教育,却是以多运动多玩耍而不是应试技能培养为主的,这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而有意识地区分出来的阶段性培养任务策略;
第二,很多应试教育“既得利益者”,即一部分高知父母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其实,今天的高考胜利者,他们当年的应试压力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白热化,他们的童年,很多还是处于在农村或城镇的放养状态。
读者大概会奇怪,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怎么竞争反而越来越“激烈”呢?其实,这是一种竞争错觉,源自考试产业化之后制造出来的应试过载需求。简单说,就是如果你不上这些补习班,你也能考上不错的大学,但由于考试被极度产业化了,制造出市场的资方会不断地暗示和说服,如果你不参加这些强化训练,你将面临竞争中的失利,这就把本该属于孩子们的童年提前为资本的贪婪供奉了出来。由于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效应,人们会屈从于这种市场和学校考试绩效合谋打造出来的应试过载产业。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抽取孩子的几乎所有时间来保障考试目标的达成。
有研究表明,儿童在6岁以后,也就恰好是上小学以后,他的人际关系逐渐从家庭、亲子中挣脱出来。即便6岁以前的家庭教育是反应试的、是注重素质和人格养育的,但由于同伴效应对他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他会很容易选择从众。这就是海淀拼娃一文中,那位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的父亲面临的困境,群体极化现象正在吞噬他的孩子,甚至提前到了他五岁的女儿身上。
闲暇,才是创造力的关键
虎爸虎妈们或许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人类如果没有闲暇,创造力想象力是会锐减的。
儿童更是,无论这些兴趣班是多么素质教育,只要限定内容,儿童就进入“智能机器人”生产线了,批量生产的是高技能、低决策力、低想象力、低自主性的空心人。很多严肃的学术研究,早已表明,时间的贫困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杀手,能够使得人在被规定时间规定任务的“双规”中陷入人生的贫瘠——尽管他日后也许能够是一个合格的职业化的训练有素的工作机器。
这种人生图景后患无穷,孩子们成年后会失去童年的快乐记忆,失去感受人生愉悦的能力,甚至出现心理疾患,诸如那个自杀的所谓天才史学少年喟叹的:“未来对我太没吸引力。”给定的人生,毫无想象力的人生,尤其是丧失童年快乐记忆的人生,陷入虚无和对自由意志可能性的绝望,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教育的微妙之处,恰恰在于它不是训练机器人,今天你把孩子训练成“阿法狗”,处处竞赛拿奖,但30年后的他,未必是技术急遽变革之后的社会想要的“人才”了。那么,什么才是不变应万变呢?健康的体魄、正派的人格、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洞察力、幽默的性格、富裕的想象力、持久的创造力、细腻的感受力……这些,哪一项是高强度的补习班培养出来的呢?
只不过,由于这些评价似乎难以量化,而考试竞赛等短期目标却更明确。因此,父母们不为所动地坚决执行“机器人加速定律”,以为应试训练、知识灌输就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观察研究孩子的学习规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差异: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不受限制,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机器不会有心理机制微妙发展出来的对抗性,机器记忆完全可叠加;而人类不同,你若是让他心理厌烦,他可以憎恶学习,诸如那些一考上大学就把高中所学奉还老师,甚至终身厌恶学习的孩子,大学成了“由你玩四年”的保温箱。
不过,这是恶性循环。保温箱再温暖,也不过是人生旅途的短短四年。进入职场,这些陷入消极情绪的应试宠儿,却不是职场宠儿。相信做过职场主管或带领过职业团队的人,对此都深有体悟。那些职场上不仅是为混口饭吃,那些富有创造力、富有工作激情的,并不是简单的应试机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完成应试阶段性任务,家庭补充了太多的素质内容,他们长大后,还非常善于从社会从全球化资讯中再学习。
人们以为是高考的胜利造就了职场上的成功者,却没有仔细分析其中的不同变量产生的不同效应。
如果说,高考、进大学只是一个门槛,那些职场上的杰出表现者,却是远远高于这个门槛的——这种“高于”恰恰是通过寻找到应试不过载的合理比例从而腾出空间发展人生的其他能力而获得的。如果应试产业把这种空间堵死了,如果虎爸虎妈们错误地以为考上大学就是万事大吉,他们就必然会忽略高考以外的很多素质的培育。
夹心层现象:教育观念变革中的两难群体
海淀爸爸还提及那些真正有钱的人是如何转学去国际学校接受素质教育的,但他表示万万没想到,本来为了省钱读公立学校,却由于天价补习班海量补习班的重负,压得他经济上有点喘不过气来。
这位海淀爸爸是当前社会中的“夹心层”。他既不是富得可以轻轻松松上国际学校,不用选择高考应试的道途;也不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打工父母们那样的底层。对底层来说,因为往往连基本的教育也无法负担,他们无暇考虑课外兴趣班补习班,也就不存在两难选择。
夹心层现象值得关注。未来的教育难题,底层困境主要依靠国家的教育投入和福利保障来改善,富裕阶层自然不必说,选择太多了。最为纠结最为挣扎的,恰恰就是教育观念不整全,却又陷入从众心理的夹心层,他们是这个教育观念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最应得到关注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