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今天的“小青椒”,哪来明天的各行各业领军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尤其需要慧眼伯乐,需要“阳光”和“雨露”。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很难满足对创新人才在数量上的需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改革人才服务机制,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强调推动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向人才发现和培养转型,做好青年人才托举工作。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对青年人才“点线面”的系统培养。国家部委的各类人才计划是让人才自然生长,到了一定阶段通过竞争性的项目或荣誉称号,把杰出人才遴选出来。“托举工程"支持全国学会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预计到2020年,累计选拔资助约1000名青年科技人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将力争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相衔接,共同营造培养国家急需高端人才的环境和土壤。
毕业不久的青年科技人员刚刚走上科研之路。各学会通过同行科学家选拔、扶持、评价有创新潜质的年轻人,鼓励、引导他们从科研生涯的初期就安心、专心、沉迷于对未知科技的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科协经费专项到学会,学会再拨付。经费使用上青年科技人员有较大的自主权。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将创新人才资助经费管理和培养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入选青年科技人员的学术行为轨迹进行跟踪记录,随时了解“小青椒”的研究进展和成长情况;采集分析大数据,以期形成人才成长的轨迹路线图和建构模型。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每年选拔200名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连续三年给予每年约15万元的稳定支持,资助“小青椒”们开展原创性研究,支持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期脱颖而出。
中国科协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名单
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5-2017年度)入选名单,最终有182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本期我们就来看看中科协这项新出炉的青年人才支持工程。
这次新出炉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由中国科协新启动的人才支持项目,旨在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努力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
该人才支持计划主要对32岁以下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人员采用稳定支持方式,给予每位入选者连续3年的支持,每年15万元,支持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按照中科协下发的文件,中国科协拟通过项目的实施,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遴选机制、培养模式、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该项目由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选拔、推荐与培养,2015年作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首批试点,中国科协共支持17个全国学会和5个学会联合体推荐,并且优先考虑未获得过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的人选(包括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领军人才计划、拔尖人才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等),不过最终分配到各个学会的名额屈指可数,入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最终公布的入选名单中,来自高校的青年人才占据了多数,其中清华大学入选人数最多,达到了10人,中国农业大学有7人入选,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也有5人入选,表现出色,最后来看看完整的入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