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融资难」这件事情,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嚷嚷了二十年了。这不能不说是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一大遗憾,也是金融改革面临的一个两难困境。
这则消息,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一个民间老板在解决资金问题时,发生的「无间道」的故事。
那时候,D老板的事业刚刚起步,他有很大的抱负,有很多超乎常人想象的计划,但就是没有钱。
2011年网上调查,超半数企业家认为中小企业的最大困难是融资难
那个时候所谓的「没有钱」,在今天看来其实也就是几百万、几千万而已,但是这笔钱,国有银行是不可能贷给他的。因为他的企业身份本来就有些含糊,是挂靠在别的公司下面的、不伦不类的一个企业,而不是像现在这种注册的纯粹的民营企业。
当然,他也没办法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投资。更悲哀的是,他也没有机会得到周围什么民营企业、私人老板的投资,因为这些老板自己口袋里也蹦不出俩子儿来。那时候哪像今天,有排行榜上的各种富豪,轻轻一抬手,就可以投一个VC或者PE给你。
于是,这个老板每天都捧着个大茶缸,在办公室里不停地打转,琢磨怎么融资。突然有一天,他眼睛一亮,发现「信用社」是一个融资的好地方。
我很不解地问他,「信用社是干什么的?」
他说,「信用社就是私人银行。」
我说,「私人也可以办银行吗?」
他说,「信用社可以民间办,我要去办一个。」
我其实也不懂,将信将疑地看着D老板开始布局,到处找人打听哪里能办信用社。
当时已经有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是农民,而不是民营企业家
我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早上,下着微雨。那天D老板的秘书说,有三个人来求见。这三个人被安排在D老板那个并不宽大的会客室里,坐在很简陋的沙发上。
其中一个身材有点胖,操着一口东北话;一个很瘦,操着四川话;还有一个身材中等、长相斯文的人,戴着眼镜,操的是海南普通话。这三个人都向D老板讲述了他们办信用社的信心、资源和条件。听完他们的话,D老板说,「好,给你们每人十万,一人给我办一个信用社。」
后来,这三个人在公司住了一段时间。我知道D老板给他们几个都布置了「功课」,让他们做一些前期准备。
在这段时间里,胖的人一直和公司员工喝酒吹牛,有时候还会突然消失两天——这是东北人典型的交往方式。另一个瘦的人,每天自己一个人琢磨、研究着什么,也不和别人交流。
只有那个看上去很斯文的人,我们暂且叫他Y先生,他会不时地向女秘书打探,「老板今天有什么交代?」「有没有空让我请教几个问题?」一副谦谦君子、虚心好学的样子。当他在等老板的时候,还会不时地和女秘书沟通;有时候老板半天都不在,他就会坐在女秘书那儿和她一直聊天。那个女秘书住得离公司挺远,每天上班都显得很疲倦。Y先生就会照顾她,甚至帮她买早餐。
三个和尚也可能没水喝(图:刘二刚)
这三个人在北京培训了两个月以后,D老板听说海南的信用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于是就派他们去海南办信用社,以解决资金燃眉之急。
结果,半年过去了,这三个人一个都没回来。D老板不但没有得到融资,还倒贴了30万。他非常恼火。但因为那时候没有手机,要找人非常不容易。他只能调动公司各种人员,一定要找到那三个人。就算信用社办不成,也一定要把那30万找回来,那时候的30万可是个大数。
最先被找到的是那个胖胖的东北先生。D老板派去的人在一个小旅馆里按住了他,把他弄回北京以后,调查他到底干了什么事情。最后发现,他所说的自己结交了海南的这个人、那个人,纯粹都是瞎话,什么事都没弄成,但是钱早糟蹋完了。
D老板大怒,准备把他投入大牢。这个人只好求饶,说自己可以通过「租赁公司」的办法,在边境运输燃油,倒腾车皮也能赚钱——实际上就是「假租赁,真融资」。
如果只是忽悠骗钱,其实倒也还好,就怕谋财害命。
D老板将信将疑,放了他一马,让他去做,结果还真做成了。但是做着做着,这人又不见了。D老板更是怒上加怒,又派人四处去找他,这哥们又第二次被抓了回来。这一次,D老板说非把他「送进去」不可,结果这哥们干了一件应该是他这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事——金蝉脱壳,逃跑了。他从此消失在江湖,无影无踪。
D老板气得每次说起这人都恨得牙痒痒,自己一世英明,却被这家伙骗了两回。
另外一个瘦瘦的重庆先生也被挖了出来。这哥们依然像之前在公司培训的时候一样,待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每天勤勤恳恳地找人、求人。他掏出几张纸,说这是自己发起的几个协议,按了手印,但还没有人民银行的批复。筹备的结果就是这些,但十万块钱已经花完了。
D老板气不打一处来,说他是笨蛋。但最后也无可奈何,不了了之。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碰上一个坏蛋,你可以抓他;但碰上一个笨蛋,你只能怪自己命苦。
这个笨蛋没有牢狱之灾,也没有跑路,只是平平淡淡地又消失在人海中。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在D老板跟前拍了一个和自己能力不相符的胸脯,仅此而已。
大部分的人最后都会消失在人海中
最蹊跷的是那个斯文的Y先生。老板终于挖地三尺把他挖出来以后,大吃一惊——Y先生已经变成了比D老板还牛的地头鹰。
为什么呢?原来他曾经在银行学校读过一段时间的书,认识一些人民银行的人,积累了一些人脉,所以把事情搞清楚之后,还真把信用社办起来了。
但是唯一和D老板预期相反的是,这个信用社不姓D,而姓Y。
Y先生受了D老板的启发,拿着D老板的钱作为启动资金,办了一个自己的信用社。而且这个信用社居然在他手里办得风生水起,有几千万的规模;他手下的人马刀枪也不少,呼来唤去的看上去也很厉害;更让D老板火大的是,这个信用社的老板娘居然是当年自己最中意的女秘书!
30年代,上海就满是商帮和银行了。但直到目前,中小型民企贷款还是大问题。
原来,Y先生在北京期间,已经把D老板的女秘书轻松拿下,通过这个女秘书,他探得了许多D老板的底细,包括他的人脉,他要办信用社的目的、方法,以及他准备用什么机构发起、准备盖什么章。
Y先生把这些事研究透了,到海南把信用社办起来以后,把自己的老婆挪到一边,又把女秘书虏了过去,并在海南置办了一处房产。这女秘书也为情所动,抛下了孩子和丈夫,一个人奔到海南,跟Y先生一起走上了金融创业之路。
D老板知道之后,派了很多人过去搅和,一定要把Y先生打垮;缠斗了一段时间,D先生自己又碰到了其他问题,不得不先把Y先生放到一边。而另一方面,因为信用社来钱太容易,Y先生在海南炒房炒地的大潮中急于扩张,最后也消失在泡沫中了。
美国炒房团也曾面临泡沫
这个故事,十足道出了民营企业为资金所困的苦楚。在得不到国家银行正常业务支持的时候,「办信用社」是他们绞尽脑汁所能想出的办法。
无独有偶,在早期的民营金融实验中,做得最大、最成功的,是中关村信用社。当时,中关村信用社支持并且成就了不少早期创业的人。但遗憾的是,这个信用社的创办人,最后在金融整顿和一些涉及到其他是非的案件中,被枪毙了。给我们留下的,只有对早期民间金融创业的叹息。
我知道,二十多年以前的这些老民营企业,大概多少都碰到过这样的故事。
而如今,在信贷资源的配置上,民营企业所占的份额仍然不到20%,这不得不说是经济改革以来,特别是金融改革以来,一个特别悲惨的现状。
这三十年来,资本市场的确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民间投资也成长到足以支持很多民间创业者。设想,如果没有充分竞争的、公平的资本市场,也没有各种VC和PE来择优投资创业者,那我们的民营经济远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种蔚为大观的局面,更不可能出现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和这么多「互联网+」。
但是另一方面,传统银行的信贷资源分配仍然过分偏向国有企业。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了国有企业的效率更加低下,另一方面,也导致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传统的民营企业制造业,发展得越来越滞后,始终无法走出困境。
市场要充分竞争,就需要各种市场要素的公平流动,其中就包括金融资源的充分竞争和有效配置。这些金融资产的配置标准不应该是企业身份,而是市场效率和风险控制。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还有很多路要走。希望在今天的传统民营企业中,不会再出现一个「2016版D老板」的「无间道」故事。
浙商银行IPO的三个不同
(董希淼)
对浙商银行而言,选择在香港上市与该行布局国际化进程的计划相契合。
时至三月,春和景明。总部设在浙江杭州的浙商银行,迎来了首次公开发行(IPO)。3月30日,该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
商业银行上市,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目前,大陆的A股市场和香港的H股市场分别已有16家和超过10家中资上市银行。那么,浙商银行这次IPO,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仔细观察之下,我们发现有三个不同的特点:
首先,这是多年来首家IPO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体制机制相对灵活,成为改革大潮的排头兵,是我国最早上市的银行类型。早在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前身)就率先面向社会公开发售普通股,并于1991年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上市银行。2000年前后,银行业迎来了第一批上市潮,浦发银(1999年)、民生银行(2000年)、招商银行(2002年)和华夏银行(2003年)相继上市,正式启动商业银行上市之路。随后,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奋起直追,双双于2007年成功上市。2010年光大银行成为A股第8家上市的股份制银行,2013年该行登陆H股市场。
但自光大银行后,多年来再无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IPO。而浙商银行这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打破了股份制银行多年未有新增IPO的僵局,意义重大。可以预见的是,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等3家未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其IPO进程将加速。如广发银行,早在2011年就已正式启动IPO计划,但一直未能实现。今年2月中国人寿成为单一大股东后,广发银行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内部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上市前景趋于明朗。应该说,全国性股份制上市银行最后一波“上市潮”,已经拉开序幕。
其次,这是目前唯一直接在香港IPO的中型商业银行。内地商业银行到香港直接上市,早有先例。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资商业银行;同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IPO。第二年,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IPO,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则是以“A+H”的方式实现IPO。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A股上市之后再登陆H股市场。
然而近年来,在A股市场IPO发行堰塞的大环境下,内地银行又纷纷借道香港市场。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港交所IPO,成为第一家登陆H股市场的农商行;2013年重庆银行进军香港之后,内地城商行连续发力,包括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青岛银行、锦州银行、郑州银行等先后在港交所挂牌,3月30日同时IPO的还有天津银行。但是,这些直接在港IPO的银行,要么是巨无霸型的大型银行,要么是规模偏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而浙商银行资产规模超万亿,它的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型商业银行直接在香港IPO的先河,也为同类银行登陆境外资本市场提供借鉴。
对浙商银行而言,选择在香港上市与该行布局国际化进程的计划相契合。毫无疑问,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市场上市,将有利于加强海外投资者对浙商银行的认知。
再次,这是香港今年首个规模超百亿港元的IPO项目。自2015年7月以来,与内地A股市场类似,香港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情绪冷淡。而浙商银行IPO,正在为低迷已久的港股市场注入一抹亮色。招股结果显示,该行本次H股上市将发行33亿股H股,发售价定为每股3.96港元,经扣除全球发售中各项开销后,所得款项淨额约为116亿港元。这是今年以来首笔规模超过百亿港元的IPO项目,近期颇为淡静的港股市场为之一振。
浙商银行此次IPO,成功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约76亿港元,占此次上市集资总额近六成。这5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浙江蚂蚁金服旗下Alipay(Hong Kong)Investment、浙江省海港集团、兖州煤业子公司兖州国际、领雁基金以及申万宏源。其中,申万宏源认购了1亿美元。基石投资者股份须锁定6个月以上,这反映了市场长期资金和专业投资机构对浙商银行的认可。
从公开认购情况看,尽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未获足额认购,但国际配售仍然获得超额认购,最终国际配售股份约占此次IPO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97.2%。在境外市场对内地银行态度普遍谨慎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差强人意。应该说,在估值较低的港股市场,浙商银行作为内地商业银行业绩增长的黑马,仍然值得海内外投资者关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浙商银行成功在香港IPO,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步,浙商银行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公司治理将进一步完善,也将更好走向国际市场;通过这一步,内地中型商业银行再一次获得了境外资本市场的认可。而随着资本补充渠道多元化和战略转型深化,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得到增强,效率将得到提升。而我们,也可以借助“沪港通”和将要推出的“深港通”,分享到浙商银行快速发展带来的喜悦。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祝福逆风飞扬的浙商银行,祝福在逆境中不断前进的中国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