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王云辉:2016,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王云辉:2016,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2016/4/3 13:25:13 | 浏览:1717 | 评论:0

王云辉:2016,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2016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关键的窗口时期

  从种种趋势来看,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最佳时期已至。

  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将由此前的个体性试探,转变为集体性的"淘金运动",并将深远地改变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格局。

  但为何今年才是最关键的窗口期?而这个趋势又有哪些特征?

过去国际化时机尚未成熟

  从10多年前开始,就已有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海外市场拓展,近年来,更已覆盖数十种应用分类,更涌现出猎豹CleanMaster等多个创造"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成功案例,但直到2015年之前,无论出海企业与应用/内容规模,还是市场覆盖度,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都还未真正形成规模。

  其原因在于,无论政治形态、法律规则、社会文化、语言环境、消费能力、产业基础,还是用户习惯、海外市场环境都与中国市场大相径庭。这导致欧美发达国家流行的应用,在中国很难大红大紫,中国热门的APP,到海外也往往难以破局。

  而中国市场足够大,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成长红利,也足以支撑大批创新企业发展。与之相比,海外拓展过于艰难复杂,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国际化的时机还并不成熟,甚至还根本没有必要走出去。

如今形势变化条件备齐

  但自2015年以来,形势开始变化,互联网企业出海的条件已逐渐成熟。

  1、中国国内移动互联网格局逐渐固化,竞争已成红海。BAT及其控股/参股的关联企业,已经占据超过80%的生态,并占据绝对的资本与流量优势,创新者出头已越来越艰难。

  2、而随着3G/4G在各个国家的普及,海外市场移动互联网环境日益改善,潜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也已经逐渐形成,市场需求正呈现爆发增长之势。

  3、中国APP出海很投入资金与人力进行当地推广,此前主要依靠iOS、GooglePlay等有限的官方市场拓展用户,是否成为"爆款"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而现在,更多中国企业可便捷利用的渠道逐渐成熟:

  (1)手机预装:2014年以来,小米、联想、华为、vivo、中兴、酷派、金立等中国手机厂商都全面加大了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无论是新机型的预装,还是存量机型的手机官方应用市场,分发力量都日益成熟。

  (2)APP分发:猎豹、茄子快传等已经成功出海的APP,累积数亿规模的庞大用户基础后,也已变身成为其他公司出海的重要分发渠道。

  (3)广告联盟助推:木瓜移动等国内广告联盟近年来也聚合了海外多个地区的广告投放平台资源,也成为了出海企业的重要协作者。

  (4)数据分析优化策略:AppAnnie及Appsfire等应用数据分析商平台也为APP出海提供了及时资讯与数据监控,帮助出海企业优化策略。

  4、这意味着,大批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踏在这些合作者的肩膀上,以更便捷的方式、更低的成本,更多的方式,更密集的规模,集体走向海外市场。

中国互联网出海东风已至

  我的判断是,这个趋势将在2016年成型,并在未来数年成长为行业的新风口。

  1、在这个阶段,出海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将从此前的以工具、游戏等几个主要领域为主,不断拓展到更多新的领域。比如电商/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音乐等业务与内容领域,都大有可为(比如阿里巴巴、京东、百度,都已经不声不响地在很多海外市场的电商、O2O领域布下重兵)。

  2、在这个阶段,在海外市场获得快速突破的创新企业,尤其是在新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有望成为新的资本新宠。

  3、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各种潜规则与利益同盟,也会被出海企业逐渐带入海外市场,错过窗口期后,越晚出海的企业空间越窄,用户获取成本越高。

  4、帮助中国应用出海的产业链也将成为受益者。比如小米、联想、华为、vivo、中兴等手机厂商,猎豹、茄子快传等分发平台,都将获得红利。甚至帮助各家公司做全球市场数据监测、按照地区设置不同投放策略的推广公司,帮助各公司产品进行语言本地化(尤其是小语种)的人才或企业,薪酬与估值也都能水涨船高。

  东风已至,正是启船之时。

王云辉:2016,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梁春晓:  互联网经济,其实刚刚开始

经济形态从行业到平台转型

  十年前我们在谈中国互联网的时候,我们会想到当时的新浪、网易和搜狐,但是现在我们早忘了,因为它们的规模跟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么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情,从外包1.0到外包2.0的转型。1.0的时代,我们强调所有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做的。比如说当时在三大网站上看到的新闻都是新浪网易的编辑做的,但在2.0的时代,所有东西都是用户创造。腾讯上面的东西不是腾讯做的,淘宝上的东西不是淘宝卖,百度上面提供的东西,也不是百度做的,都是数以万计的网站创造的。它从一个生产者到平台的变化,这三个都是平台。这个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这个变化构成了中国互联网最近这20年发展的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型。这两年又在发生重大的事情,就是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从IT到DT的转型。

  为什么说现在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很紧张?因为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是老的几个巨头紧张,另一方面冒出了很多新的公司,包括滴滴打车这样的公司,突然之间就冒出百亿美金数量级的公司,10亿美金数量级的“独角兽”就更多了。他们会不会趁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而改变整个互联网的格局?这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所以说这两年的变化又非常大。

  一些包括硬件方面的变化就更大了,而且这个硬件跟苹果一样,你以为它是做手机,其实人家是做平台的,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一方面你可以像沃尔玛做零售,另一方面你可以像阿里巴巴这样做零售,通过淘宝天猫来销售。从这个意义上,今年是一个特别大的转折点,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在今年的某一个时点上,阿里平台上的交易额会超过沃尔玛全球的交易额,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这个意味着自此以后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就不在线下而在线上,线上不在美国,而在中国,这个一定程度上是信息经济崛起的标志性的东西。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比如说淘宝的平台上有好几十万个服务商,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种角色都会不断地演化。所以整个过程不可能是人设计的,不可能是所谓的顶层设计,最近这个词用得很烂。这个顶层设计往往是不靠谱的,因为整个社会、经济都非常复杂,不是哪一个脑袋或者某个机构能够设计得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真正的社会演化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由此就引出更大的主题,我们把它叫做整个大的宏观经济体系的转型,就是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关系。迄今为止我们对整个经济的理解,还是习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么划分。随着平台经济的出现,随着共享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划分现在是越来越有问题,越来越不能够理解把握经济的实质。

  我在很多年前讨论现代服务业的时候,当时提出问题,剃头匠是第三产业,中国移动是第几产业的?也是第三产业的。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东西,都是第三产业都是一起的,就说明这个体系本身失效,因为他们存在一个重大关键性的区别就是,中国移动提供的是一种共享的基础设计,而剃头匠不是。但是共享以后,我们描绘未来的经济不是这样的划分。

  未来我们要确定它的位置不是一、二、三产业,我们是看你在整个纵向,共享里面你在哪一层。农业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不是这样的。我们稍微发达的地方,做农民也跟以前不一样,越来越像我们羡慕的美国一样,我不需要种地,我咨询我应该种什么,到时候有人给我耕地、收货等;我有一套农业的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可能就架在我的平台上,就是这么一套体系来理解。这个对我们理解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形态非常重要。

王云辉:2016,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柔性化的生存方式,这是我们未来的变化

未来新经济催生各种自由连接体

  这就构成我们对未来理解新经济的三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前面已经不同程度跟大家分享到。理解新经济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它里面包含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一个就是平台经济,就是以平台为核心的平台经济。

  第二个叫共享经济,有的叫分享经济,比如说我们谈起滴滴打车,就谈这样的共享经济。

  第三个是微经济。什么意思?它是大量的个人为经济主体,或者微小企业作为经济的主体,比如说淘宝上面上千万个卖家,未来这样的小微企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所以未来的经济是三位一体的新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它就形成了一个自由连接体。这样它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响应市场发展,它可能是微小的企业,也可能直接就是个体,然后在互联网形成一种自由连接体。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脱离组织,它们会成为自由连接体、自由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包括小企业创业者的形态,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由连接体。这个其实也是刚刚我们看到整个组织形态演化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未来也许我们会超过一半以上的年轻人,不会加入任何一个固定的组织。随之很多架构都会发生变化,但是不等于他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他只要一需要立刻构建起来。包括公益组织也如此,现在有一个古村之友,全部在互联网上聚集超过10万个关心古村建设的,随时组织各种活动,也随时转入下一个课题。就这样的规模化、小型化其实已经在发生,大家可以看到在淘宝上70%的淘宝卖家在5个人以下,95%的卖家初期投入在3万元以内,整个都是小规模的,很多你很难说他是一个个人还是一个企业。

  未来我们对人的需求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技术引发商业模式变化、商业模式变化引发生态变化、生态变化引发组织变化,组织变化又会带来对人的能力的需求的变化。我们未来每个人都是专家,但是这个专家可能不是以前那种大专家,比如说我是IT专家,这种头衔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IT是分得很细很细的。你要告诉别人你是IT里面哪一类。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是服装专家,没有意义的。你要告诉别人你是哪一类服装。人人都是专家,同时每个人都是U盘式的生存,今天可以插入哪个团队,明天可以进入哪个团队,柔性化的生存方式,这是我们未来的变化。现在已经看到了,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很多地方已经在出现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网络化社会应是生态化治理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当所有这些东西都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网络化的治理,因为这种治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的挑战,不断地出现,包括最早的TCTIP之间的技术协议,一直到全世界范围之内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协作,带来很多的治理问题。但是这些治理大家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它必须是基于互联网的理念、体系架构和特性。人人参与发展,人人参与创新等等,开放、对等、公平,这些互联网本身的属性。当你考虑互治理的时候,我们必须是基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本身内在的一些技术特性,就开始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本身互联网治理的一些最基本的机遇和要求。所以它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单边形式的管理,特别是政府机构的管理,它不是互联网治理的全部,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我们需要第三种治理模式,所有的互联网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参与一种平等、对等的网络化的治理机构,而不是一个中心来进行控制,甚至也不是一个中心来分层地进行控制,是一种网络化的治理形态。所有角色都是对等、平等、开放、连接的治理形态。

  所以说未来的话,它应该是一种生态化的治理,多方协同的治理。创新、创意、创造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未来关注并给予年轻人机会。这个是未来我们在考虑网络化治理的时候特别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够用已经过时的工业化时代那样大规模的标准化的中心式的,课程制的东西来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治理需求。

  互联网经济总体来说,现在其实刚刚开始,现在我们看到的我相信只是冰山一角,这个冰山下面还有大量的行业,乃至于社会都需要向互联网迁移,都有互联网化的过程,都有一个向互联网经济社会延伸的过程。

 

看那些烧成泡沫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康斯坦丁

王云辉:2016,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资本寒冬,互联网企业烧钱产泡沫

  曾经,赴美上市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终极梦想。然而在当下,随着中概股在美国股市股价的不断走低、中国赴美上市企业私有化速度的加快,大众才发现,原来美国股市并不是那么好混的。但不管怎样,赴美上市始终是一种荣耀。让人诧异的是,原本轰轰烈烈的赴美上市如今却戛然而止。

  截止今年Q1季度,中国赴美上市IPO的互联网厂商几乎为零。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寒冬,另一方面无尽烧钱后的无底洞已经让人不愿意相信其未来。在这个烧钱产泡沫的季节中,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阔气现在或倒闭,或苟存的互联网企业。

蜜淘“毙命”,初春下寒流依旧

  曾经的跨境电商蜜淘可谓风光无限,天使轮、A轮、B轮等多次重要融资几乎都发生在同一年。当初,蜜淘获得祥峰投资、经纬创投等3000万美元投资,让同侪羡慕嫉妒恨。而且也赶上了政策的东风,迅速发展起来。就当业界蜜淘将成为未来跨境电商的主力军,并有望像前辈那样赴美上市时,蜜淘却在一朝之间传出“毙命”的消息。

  蜜淘的“毙命”,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自身运营不善,始终无法提供给投资者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其次是资本寒冬的来临,让蜜淘的融资进程缓慢,始终未能跨出关键性的一步,在钱烧完之后,只能黯然离场。最后自然是跨境电商领域竞争激烈且模式大同小异,只是首先撑不住的是蜜淘而已。

  更严重的是,蜜淘的“毙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三部委发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跨境货物的价格将有一定幅度上调。这意味着原本模式单一,只是为了跨境而跨境的电商将成批死去。绝大部分依赖政策东风和此前宽松投资环境下融来的钱的跨境电商,在政策改变和资本寒冬的双重夹击之下,注定只能苟延残喘。

美团:外强中干的代表

  如果将美团放在这篇文章中,想必很多人都不会赞同,毕竟现在的美团还活得好好的。但就我来看,现在的美团是外强中干的代表——表现看上去很强大,其实内部已经出现很多问题。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在今年1月份完成33亿美金融资,风头一时无两。然而,这也给美团现在焦躁的心理和踌躇不前的发展态势埋下了伏笔。

  美团从团购起家,目前一直在逐渐没落的O2O领域中奋斗。为了维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得不疯狂烧钱。有爆料称,美团每月烧钱超过6亿元人民币。其中,仅外卖业务的月亏损额就超过3亿元。相比疯狂的烧钱速度,美团的营收模式却极度简单。主要是靠佣金、差价和广告,前两者占据,美团收入的90%以上。但它们远远不能弥补美团烧钱的亏空,长时间寻找不到真正盈利的模式,让人看衰美团的未来。就美团自身来看,也是缺少真正的安全感——或许烧钱就是维系安全感的策略。

  此外,美团也面临内部的多种问题。此前,美团发生过员工当街讨薪的事件。对此,美团对外的回应只是称个别配送员工对薪资有不合理的要求,以这种方式希望能够满足。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能让人信服。而美团外卖全国业务负责人沈鹏宣布离职创业,也让美团身处舆论漩涡中。有关美团内讧的新闻,一直不绝于耳。

  更让人无奈的是,美团赴美上市极有可能会折戟沉沙。其模仿对象、团购先驱Groupon的股价屡创新低,彻底被投资市场看低。此前美团前去美国寻找融资,也没有丝毫收获。也就是说,美团画下的大饼,并不被国外投资者所看好。

  与其他烧钱烧至苟存的互联网企业相比,美团显然要活得滋润的多。但差别只是在于美团现在的钱还足够支撑其烧一段时间。如果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并走出困境,谁能保证苦苦支撑的美团就一定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算真的咬着牙赴美上市,残酷的国外投资市场,也不会给任何企业浑水摸鱼的机会。美团,真的尚未做好准备。

1号店:从高调欲赴美上市到低调默默生存

  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1号店绝对是其中的代表。早在前两年,1号店创始人兼董事长于刚对外宣称,公司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只是尚未制定时间表。当初的1号店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惜的是,就在去年7月份,1号店董事长于刚与CEO刘峻岭却宣布离开一手创办的1号店。1号店也从当初的高调,变成了现在电商中的普通一员,低调地生存着。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1号店与控股股东沃尔玛之间的矛盾。作为全球超市行业的引领者,沃尔玛一直是精打细算的代表。但1号店为了与其他电商抢市场,拼命烧钱。据说当初1号店1年规模100多亿元,但同时物流成本很高,亏损率至少10%,相当于年亏10多亿。巨额的亏损,让沃尔玛无法接受。

  如果1号店能够按照当初的策略走,或许现在能跟京东掰一掰手腕。要知道,现在京东虽然亏损严重,但却已经成功赴美上市,还是国内电商的绝对巨头之一,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沃尔玛的小家子气,断送了1号店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在1号店股权结构中,沃尔玛占有51%股份,是最大股东,平安约持有30%多的股份,于刚和刘峻岭持有约10%左右的股份。当二者水火不相容时,即使是创始人也只有离开的命。

赶集:让人惋惜的上市梦的背后

  时间回溯到2014年8月12日,赶集网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超过2亿美金。当时的赶集网面对58同城的竞争,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信誓旦旦地表示:“2015年赶集网将以三个‘第一’的标签上市”:中国招聘行业第一;分类信息行业营收第一;本地生活服务无线化第一。”话犹在耳,如今赶集网却已经被58同城全资收购,赶集网的上市梦醒了过来。

  其实,早在2012年赶集网就谋求过上市,但却并没有成功。赶集网杨浩涌曾经说过,有人曾在赶集网上市的征程上下绊子——宣传得让海外华尔街的人以为中国国内分类信息网领域58同城一家独大。不过杨浩涌此番话颇有些酸溜溜的意思,毕竟58同城已经上市多年。即使在实力上并不能完全对赶集形成压制,对国外舆论导向的把控还是能够完胜赶集的。

  暂且不提赶集网被58同城收购的利弊——现在还有很多负面消息,只是从这个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今陷入IPO寒潮的原因之一在于“前辈对后辈的压制”。或者说,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巨头的天下,再也不是当年百花齐放的年代。

  BAT等巨头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实际掌控者,互联网创业企业能够成长为独角兽,或多或少都与这些巨头有一定的联系,滴滴快的、饿了么等无不是这样。那么在这些巨头尚且在美国股市苦苦挣扎的当下,又岂会冒着被看低、贬值的风险让自己辛苦打造出的独角兽去“上战场”?

凛冬已至洗洗睡要比关门好

王云辉:2016,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凛冬已至,收缩战线让自己活下去才是王道。

  调研公司Dealogic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或科技公司在美国进行IPO(首次公开招股)。这其中,中国互联网或科技公司丝毫没有展现出对赴美上市表现出原有的热忱,引起业界关注。

  无论是资本寒冬的到来,还是多个模式被证明不具备可行性,都在证明着互联网行业的凛冬已至。蜜淘已死,美团或成泡沫,已经带来了足够的警示。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洗洗睡要比关门要好的多——收缩战线,先让自己活下去才是王道。只有熬过这个时间段,才能有机会迎来在未来怒放的机会。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1]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69]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4]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2]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8]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8]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7]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7]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