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部农业转基因专题发布会。
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在中国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民众也一直在为到底吃不吃转基因食品而困惑。北京时间4月13日,中国农业部首次主动召开了一场有关转基因的新闻发布会,为人们解开了关于转基因的一些迷团。
本次发布会提到了如下几个要点:
>>转基因到底安不安全?
转基因技术产生以来,为保障转基因产品安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成为全球公认的评价准则。依照这些评价准则,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规范和标准。
转基因安不安全有明确的权威结论,也就是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是中性的,这个中性的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是需要对它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产品才能上市,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它的安全性和传统的食品是等同的。也就是说,经过安全性评价以后审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是等同于传统食品。
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中国2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累计种植近300亿亩,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
>>转基因杀伤力成超原子弹?
中国在转基因的应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谣言。比如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会导致癌症,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的下降,转基因食品导致不育,欧美人不吃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马铃薯致实验大鼠中毒,转基因玉米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转基因正成为超过原子弹的杀伤武器。这些都是谣言,毫无事实依据,也被科学界一一的否定。
>>市场上有哪些转基因品种?
到目前为止,中国批准投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两种,一是转基因抗虫棉花,二是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此外,中国还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
中国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小麦、番茄、大蒜、洋葱、紫薯、土豆、彩椒、胡萝卜等粮食和蔬菜,都不是转基因品种。
是否是转基因农产品只能通过基因检测。像转基因的抗虫棉花,可以从虫子的危害上看出区别,真拿出种子,人是看不出来的。转基因农产品和常规育种农产品在外表和颜色上没有区别。
>>不存在转基因作物滥种现象
针对转基因作物违法种植乃至“滥种”的疑虑,所谓的滥种现象不存在,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确实存在违法零星种植的情况。
2015年,农业部在新疆、甘肃销毁了玉米制种田1000多亩,在海南省铲除违规转基因玉米100多亩,所涉转基因材料全部销毁。下一步,农业部将进一步强化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研发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转基因主粮是否提上日程?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2015年,中国转基因作物只有转基因棉花推广种植5000万亩,番木瓜种植15万亩。
中国将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
在这次发布会上,农业部负责人还着重介绍了美国等世界上其他国家转基因食品的情况。
其实,社会上流传的欧盟和日本都不接受转基因食品的说法是错误的。欧盟1998年,批准了转基因玉米在欧洲种植和上市,获得授权的转基因玉米就有23种、油菜3种、土豆1种、大豆3种、甜菜1种。除了极少数是作饲料或工业用途,绝大部分都是用于食品。2010年共有10种转基因作物拿到了许可(欧盟网站);2012年,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5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ISAAA)。
日本连续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第三大大豆进口国,2010年日本进口了1434.3万吨美国玉米、234.7万吨美国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品种。
欧盟委员会历时25年,组织500多个独立科学团体参与的130多个科研项目得出的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传统育种技术危险”。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的广大民众使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影响”。
此外,农业部负责人还着重提到,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消费大国。
据介绍,在1996年最早在美国开始进行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商业化种植,到现在已经20年,这20年每年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的面积都在增加,所以到现在差不多一年种植的面积是接近30亿亩。但这二十年间“实际上没有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的农产品带来任何健康问题。”
据了解,90%以上的玉米和大豆为转基因作物。2013年的数据显示,这些玉米20%用于出口,80%用于国内消费;大豆则有40%用于出口,60%用于国内消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食品超过3000个种类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转基因微生物来源的食品,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超过5000种。
其实美国不只已经接受了转基因粮食,美国人早在去年就已经吃上了转基因肉。
2015年11月,美国批准首例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三文鱼上市,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三文鱼,是美国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的研究人员将大西洋三文鱼、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鱼(Chinook Salmon)以及大洋鳕鱼(Ocean Pout)三种鱼进行基因杂交改造,培育出来的一种全新三文鱼品种。经过基因改造的三文鱼能够分泌比野生三文鱼更高水平的生长激素,18个月便能长成成体,而传统三文鱼达到同样大小需要三年。
通过漫长严格的科学评估,FDA最终认定这种三文鱼与非转基因三文鱼在食用安全性和营养方面无区别,它的养殖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美药管局还称,像AquAdvantage三文鱼这样的转基因食品与其非转基因的对应食品在物质上并没有区别,因此不用进行强制标识。
虽然如此,其实美国内部也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保持担忧。2004年,加州的门多西诺县成为全美惟一宣布禁止宣传、生产和种植转基因生物体的地方行政区域。2012年汤森路透集团的一份民调显示: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21%的人确信是安全的,64%的人不确定,15%的人认为不安全,而90%的人都认为那些由转基因原料制成的食物应被特别注明,54%的人认为自己不会吃转基因食品。
虽然现在转基因食品在美国的超市里越来越普及,但是很多含转基因的商品并没有被特别表明,不可否认市场中还存在很大比例的对转基因问题完全不敏感的消费者。
ISAAA:过去2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约百倍
(于文静、林晖)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13日在北京发布年度报告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上升至2015年的1.797亿公顷,20年时间取得约百倍的增长。
根据ISAAA发布的年度报告《转基因作物全球商业化20周年(1996年至2015年)纪念暨2015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自1996年起,全球累计20亿公顷的可耕地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包括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
报告显示,2015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连续四年超过了发达国家。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是一个具有国际中心网络的非盈利组织,通过共享知识和作物生物技术的应用,致力于缓解饥饿和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