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对读书的忧虑大都剑指电子书,是指错了方向。
前几天是国际读书日,我来到北京,参加一个大型读书活动,现场有不少激烈的、有趣的讨论。其中一个焦点,是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中信出版社的总编辑潘岳对我说,她是做纸质书的,十年前,就有人预言,电子书要超越纸质书,但她在“丧钟”的敲响下却平平安安过了十年,纸质书的市场在年年扩大。
她问我究竟怎么看?
这是时代的力量。随着中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和对知识的消费都在与日俱增。电子书区别纸质书,只是载体的不同,随着年轻一代形成新的阅读习惯,电子书将步步分流纸质书的市场,这是可以预见的趋势。换句话说,纸质书必定衰落,但就像电影问世了,话剧并不会消亡,我们的生活,仍然会有很多的场景需要纸质书。
我认为,当下对读书的忧虑大都剑指电子书,是指错了方向。当下纸质书、或者说国民阅读真正的敌人,不是电子书,而是朋友圈。
我的观察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微信朋友圈的流行,很多人已经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读书,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关于阅读的新问题,甚至是一场危机。
二战时伦敦遭轰炸,人们在图书馆中求知
朋友圈是注意力的“岁月神偷”
问题源于微信综合症。越来越多的人沉浸于朋友圈。几分钟不看,就感觉自己和世界脱节。不断刷新的信息,意味着新的机会或威胁,对它作出及时的反应,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错觉一次次加强,造成一离开朋友圈就本能地焦虑、坐立不安。很多人入睡前最后一件事、起床第一件事,都是查看朋友圈。
朋友圈,已经占用了很多人大量的时间,它的信息量,会让人产生已经获取了足够知识的假象,这正是对于读书的最大威胁:因为朋友圈,很多人已经没有时间、也认为没有必要再去专门读书,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听到这里,很多人频频点头,还有人捧着手机会意地笑了。
问题是,朋友圈上大部分是信息,不是知识。更准确的说,朋友圈是一种信息消费。朋友圈看似是一种媒介、一个平台,传递海量的信息,但因为它的社交属性和随之而来的商业利益,信息背后往往充斥着欲望、感官、拜金和利己。也正因如此,信息本身会变得更加生动,从刷屏中,人们可以获得愉悦和刺激感。
这迎合了人类的天性。而且,和其他消费相比,信息消费大部分是免费的、不用花钱。人们可以无节制地消费。
但信息消耗的是人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恰恰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顾此就会失彼。沉浸于朋友圈,客观上减少了思考、阅读和求知的时间。微信朋友圈的流行,还没有几年。我相信,多年以后猛回头,人们会感慨,朋友圈的信息,就是注意力的“岁月神偷”。
国民沉浸于朋友圈的信息消费,是从读书世界的集体沉沦。
公交司机搞笑模仿“低头族”
知识越少,信息挤兑越明显
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有因果关系的、具备内在逻辑和结构的信息,信息要经思考才能“兑现”为知识。朋友圈在不断地刷新,随着手指划过屏幕,大量的信息涌向脑部,就像银行发生兑现危机,大家一拥而上、反而谁也没有办法拿到钱一样,知识无法从信息中兑现。这就是朋友圈的“挤兑效应”。
此外,朋友圈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非常碎片化,这加重了信息挤兑的效应。
更重要的是,信息挤兑还会反过来影响信息消费的质量。好的信息消费,就像其它消费一样,需要知识作为指导。越沉浸于信息,用于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就越少,知识也就越缺乏,导致对信息的消费更加盲目。这方面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老年人使用微信。很多老人在微信圈里传播转发的,都是耸人听闻、夸大其词的不实信息,甚至谣言。这种信息消费,事实上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干扰和麻烦。也就是说,知识越少的人,朋友圈的信息挤兑效应越明显。
有人会反驳,朋友圈也有好帖子、也有知识。这个不能否认。但在朋友圈,我们往往是阅、不是读。真正的读需要一个情境,它不只是过眼,而是要过脑,需要把信息和个人经验以及原有的知识体系融合起来,信息才能变成知识。朋友圈的阅读,知识很难兑现。
我认为,要获取知识,还是书更好,可以是纸质书或者电子书,但不是朋友圈。书有厚度、有边界。读书,要像啜饮一杯葡萄酒,像用一根吸管品尝一瓶精心配制的饮料,慢慢品味、汲取营养。而朋友圈的阅读,信息层出不穷,一个链接连着一个链接,没有边界,像对着消防栓喝水,水虽然又急又大,却喝不到几口,还被冲得头昏脑胀。
我们需要信息,但更需要知识。读书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信息、而是知识。再多的信息,也不等于知识。如果只停留在信息上,就会永远浮于表象。
有一天晚上,我在餐桌上建议太太再生一个孩子。太太笑着说,我不想生了,也生不了了。
“怎么生不了,你每天吃多一点、胖一点不就生了么?” 4岁的儿子想都没想,就接话说。
儿子看到的,是现象,是表象世界的信息。人类最终要追求的,是知识。女人仅仅是胖,再胖,也生不出孩子。
要求知,我们要打开书本,细心专注的用好吸管。知识,唯此才能获取。沉浸朋友圈,不仅是消极地拒绝读书,而且是拒绝思考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