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些学生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与英托公司合办的预科班楼前合影。
学校和政府期盼更多留学生
谈到近年来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艾奥瓦州立大学大四学生孙凤泽说:“2012年,我才来这儿读书时,新生见面会上大概有两百多人。而现在我们迎新活动的规模已达四、五百人,这两年还遇到了租不到合适场地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室里加椅子。”
面对这股留学生大潮,州政府和公立高校是相当欢迎的。因为州政府对本州公立大学给予财政支持,而扩招留学生让州立大学富了起来,这不但支撑起了州立大学扩建,还给州政府省下一大笔开支。
以俄勒冈州立大学为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面临州财政预算削减,俄勒冈州立大学10年前决定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增加收入。这一政策执行后,州政府过去5年内平均为每位在校大学生的拨款下降了45%。
另据孙凤泽介绍,在美国,自费留学生需要缴纳比州内生源高两到三倍的学费,在她就读的艾奥瓦州立大学,根据专业热门程度不同,本州生源每年学费为3000至4000美元,而留学生每年学费高达1.2万至1.4万美元。
相比美国学生,国际学生不但学费贵,而且享受奖学金的比例也小。据孙凤泽观察,她周围60%的美国同学享受着全额或半额奖学金;而在中国留学生中,本科生几乎清一色全是自费,研究生一般靠给导师打工挣点学费,能拿到全奖的一般都是博士生。
讲师需要调整教学
中国留学生大军受到美国州政府和校方欢迎,但却为大学教师们带来烦恼。据不少美国大学教师反映,大量的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班级,也跟不上课程进度,这些中国留学生并不适合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以至于教师不得不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迎合他们。
据曾在艾奥瓦州求学的俞少尘观察,一些美国大学在扩招后,虽然同时也增聘了教师,但师生比例仍有下降,新聘的老师往往被分配给大一、大二学生上课,总的来说授课质量会受一定影响。
然而也有舆论认为,鉴于中国留学生在班级里的比例,美国教师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合乎情理的。至少从中国留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花了大价钱来美国“买”教育,某种程度上,得到“量身订做”的教育也是情理之中的。
学业并非留学生的唯一难题
美国教育无国界组织创立人、美国艾奥瓦州华人协会执行主席燕晓哲表示,中国留学生,在多元化环境中仍然沿袭着“故步自封”的习惯,学习上不善于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业余时间不喜欢加入学生社团,也不擅长找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简历。
一名姓范的留学生告诉《华尔街日报》,2013年到美国以来,他只交了两个美国朋友,一个是前室友,另一个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当地酒吧员工。“来美国之前,我想着交很多美国朋友,不过到了这里以后才发现,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确是个问题。”
孙凤泽感到,她周围的中国留学生大都过着“课堂上课、图书馆自习、宿舍里跟其他中国人打游戏”的生活。“大家好像都认为只要读好书、考好试就行了。这很可惜,因为拿到美国文凭后,你对美国来说只会是个过客。”她还认为,中国学生爱扎推的习惯实际上与人多人少没有绝对关系,就算只有几个人他们也可能形成封闭的小圈子。
美大學變「中國城」 華生逃離
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資料,中國赴美留學生多年以兩位數百分比增長,至2015年已超過30萬,占到美國高校國際學生總人數的近三分之一。中國留學生大軍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深刻影響著美國高校校園經濟、人文氛圍甚至教學模式,美國大學城已變成「中國城」。但這對中國留學生毫無益處。
許多美國校園裡越來越「流行」中國話、個別教授增設中文課程綱目、大學城汽車保險公司發放中文傳單,中國留學生正在「占領」美國大學校園。
一方面美國各州政府對本州公立大學給予財政支持,而擴大招生留學生,讓州立大學富起來,不但支撐起州立大學擴建,還給州政府省下一大筆開支。美國公立學校擴招國際學生仍然是賺錢生意。「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曾報導,美國的教育是「生意」,而中國留學生是「大客戶」,2013到2014學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268億美元。
中國留學生的貢獻之一就是自費留學生需要繳納比州內生高兩到三倍的學費。國際學生不但學費貴,享受獎學金的比例也小。中國留學生的本科生幾乎都是自費,研究生一般靠給教授打工,掙點學費,能拿到全獎的一般都是博士生。
據報導,大批中國留學生湧入美國校園,大學城變成中國城,這對中國留學生是衝擊。對那些想走出中國人圈子、更好地了解美國社會的留學生,反而被中國人圈子拉住,走不出來。中國留學生大都過著「課堂上課、圖書館自習、宿舍裡跟其他中國人打遊戲」的生活。「大家好像都認為只要讀好書、考好試就行了。這很可惜,因為拿到美國文憑後,你對美國來說只會是個過客」。
目前在州立大學讀書的中國學生中也有人在考慮轉校,他們表示不想在跨越了半個地球後仍然感覺是在國內上學。逃離大城市和知名公立大學,這似乎成了留美中國學生擇校的一個新趨勢。
逃離教育體制 中國學子湧美
張玉琴 編譯
許多中國學生認為中國大學激不起學術慾望,高考制度問題叢生,轉而投向美國大學懷抱。(Getty Images)
許多中國學生因亟於脫離中國問題叢生的教育體制,認為中國大學落後的學術水平,難以培育迎戰世界經濟的人才,而爭相湧入美國大學深造;其中不少人並沒有一般人臆測的富裕家庭背景,而是來自中產階級。
來自江蘇揚州的范月(Fan Yue,音譯)在高中畢業後,看到多數中國大學都激不起學習慾望,而且聽說大學作弊猖獗、學生喜歡蹺課,況且上中國大學必須通過高考,死記硬背,同時數以百萬學子只有少數人擠得進頂尖大學。
她於是動念到美國讀大學,但聽說美國校園危險,甚至她懷疑是否得攜帶刀具上學自衛,她的父母也不贊成。但在美國一趟短期旅行後,她愛上綠樹成蔭的美國大學校園,以及自由的學術風氣,因而申請爾灣加州大學,並獲錄取。
華爾街日報指出,許多人以為上美國大學的外國學生都很有錢,是富裕家庭讓寵溺的孩子到美國玩樂,然後返國享受特權階級的待遇。但去年,美國近百萬名註冊的外國學生中,愈來愈多與范月一樣,是來自中產階級家庭。
這些學生迫不及待地逃離國內問題叢生的教育體制,此情況在中國尤其明顯,這也正是中國學生占美國大學外國學生最大比率的原因。許多中國學生認為國內大學只是製造文憑的工廠,大學畢業生賺錢的潛質極度薄弱。中國政府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薪為539美元,比建築工人的工資還低。
對國內大學水準的否定和質疑,是中國學生到海外尋求升學機會的原因。中國當局對此現象的回應是對高等教育挹注更多資金,冀圖使中國高校系統更具全球競爭力;另方面,中國當局並加強管制為海外升學學生做準備的國際計畫。
此外,由於中國大學內管理嚴格,對許多中國學生來說,校園生活具嚴密組織性,每所公家補助大學都有中國共產黨委員會,主掌學生的意識形態、政治和精神教育。習近平主政後,更加強這方面的壓力,他強調必須在教育上強化「核心社會主義價值」。同時,中國學生和老師也無法上臉書或谷歌學術搜索(Google Scholar)等網站。
逐漸地,中國中產階級開始尋求高等教育的其他出路,2008年參考高校考試的人數為1050萬人,去年則降至940萬人;在同一時期,在美國的中國學生人數增為三倍,在2014至2015學年,人數達到30萬4040人。
如同范月一樣的中國學生,希望在美國大學能夠滿足更多追求。在美國旅遊兩周後,范月發現,美國學生可以自由選修想讀的科目,並且學校為讓學生發掘自己興趣,鼓勵學生休學投入校園以外生活,她說,美國大學看起來非常自由。
進入爾灣加州大學後,范月說,她發現自己跟不上講課,因為老師講得太快。她並體認到,學生不能再像在中國一樣,只須記憶教科書內容,考試後再複述一遍。
去年12月,她返家度假,她說,回家挺好,但過一陣子後,會感覺枯燥無味。她說,與美國截然不同,在美國總能找到有趣的事去做、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