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值得人敬佩,但是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很可能是不对的。
自瓦特用改良蒸汽机终结手工时代以来,生产者便有了不同称谓——今天,我们称其为“工人”,而非“工匠”。
尽管历史以不可阻挡的脚步将“工匠”一词远远地抛在了身后,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生产力的升级,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我们最近却开始回头寻找“失落的工匠精神”——我们才知道了制造大国居然不能制造圆珠笔的圆珠——而这是由于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工匠精神。
追逐着时尚,企业和媒体都开始对此加以讨论。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哪怕机器早已解放了人的双手,未来机器人还将取代机器,而AlphaGo已经战胜了李世石,很多人却仍然在用刻板的观念来解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工匠
终其一生,只为打磨一件传世的作品。这种浪漫到骨子里的行为,正是很多企业家在倡导的工匠精神:前不久,任正非就推荐了一篇题为《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的文章,供华为全体员工参阅。而网上流传的日本新泻县的工匠们为iPod手工打磨后盖的故事,也令人肃然起敬。
但走到这里,人们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太多人将工匠精神与工匠等同起来,认为提倡工匠精神便是鼓励大家去做工匠。
浮躁的时代,固然要向专注的人们致敬;但这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工种都已被淘汰或将被淘汰,很少有人能如此幸运地一生专注做一事了。正如一个著名的段子所说的那样:有人潜心研究马鞭制作工艺,最后却发现时代已不需要马鞭——人们开始开车了。可见,脱离社会环境去讲工匠精神,只会让人们不合时宜地专注于“一件事”,这种执着最后可能会变演成马鞭制作者那样的悲剧。
而像日本匠人那样的手工打磨,在这个工业社会到底胜算几何,人们可能无从猜测,但单从苹果最终取消订单来看,其前景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世界经理人此前进行了一场超过500人参加的调查,在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上,多数人将票投给了“一种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把一项产品或服务做到最好”,而并非“手艺人细心打磨产品”。
工匠精神≠慢
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症结是快,新公司不停涌现,企业家们不断追逐着风口,而为像德日等国,有大量的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就算有工匠精神吗?或许是的。日本纪录片《寿司之神》里的小野二郎捏了80年寿司,从食材到制作一直到入口的瞬间,都精雕细琢,让人不由敬佩那种执着。
但新生代创客就可以说没有工匠精神吗?或许未必。我们知道有些创业者,几乎不靠融资也不追求上市,用多年时间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传统的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正在被互联网颠覆——追求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更早的将产品推向用户、快速迭代——这都是互联网从业者脑海里难以撼动的教条。没有哪一款一开始就完美。所以连微软和苹果都不断地升级版本以及推出各种补丁,但我们能说这两家公司没有工匠精神吗?而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创客们脑洞大开的产品也是在市场的历练中慢慢臻于完美。
在那些需要慢下来的领域里,企业也正面临着抉择。例如,至少需要陈化三年才能使用的面料,很有可能会轻易败在工业印染的流水线下。
慢有时候也会变成致命伤,如著名的为iPod打磨后盖的小林研业,5个工匠拼命打磨,一天也最多生产出1800个后盖。而发售初期出货量只有30万台的iPod,在2005年变成了翻了50多倍的2249万台。匠人们手工研磨已经严重产能不足,苹果后来只得把订单收回,交给了流水线上的机器。
有网友说:那么纠结干什么?完全可以用现代的技术实现传统的技艺,进行批量生产。或许,这才是慢工司们面临的真正挑战。
工匠精神≠极致
一提到工匠精神,必然会伴随着另一个词——极致。把某件产品做到极致,确实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极致呢?
据说日本一家叫树研工业的公司,在2002年投入2亿日元开发出一种“粉末齿轮”,作为世界上最小最轻的齿轮,它的直径只有0.147毫米。人们为此叹为观止,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齿轮也没有找到用武之地。这种“工匠精神”除了炫技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大价值。
罗永浩曾自称是中国最有工匠精神的人,虽然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营销手段,但他至少说对了一句话:“有些企业瞄准人性的务实需求,选择生产高性价比的产品;有些企业瞄准人性的虚荣需求,选择生产奢侈品。我觉得企业做哪种选择都很正常,只是以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去满足不同人性需求而已。”
还有一位商业人士说过:“中国存在着多种消费层级,有些产品使用的材料并没有那么精良,外观看起来也粗糙,这类产品同样可以满足其服务的消费层级。”忽略消费层级的问题去追求所谓的极致,不过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最终也会导致商业道路上的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