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陈小拉:你所听到的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可能是错的
陈小拉:你所听到的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可能是错的
2016/4/30 1:20:44 | 浏览:1489 | 评论:0

陈小拉:你所听到的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可能是错的

工匠精神值得人敬佩,但是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很可能是不对的。

  自瓦特用改良蒸汽机终结手工时代以来,生产者便有了不同称谓——今天,我们称其为“工人”,而非“工匠”。

  尽管历史以不可阻挡的脚步将“工匠”一词远远地抛在了身后,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生产力的升级,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我们最近却开始回头寻找“失落的工匠精神”——我们才知道了制造大国居然不能制造圆珠笔的圆珠——而这是由于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工匠精神。

  追逐着时尚,企业和媒体都开始对此加以讨论。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哪怕机器早已解放了人的双手,未来机器人还将取代机器,而AlphaGo已经战胜了李世石,很多人却仍然在用刻板的观念来解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工匠

  终其一生,只为打磨一件传世的作品。这种浪漫到骨子里的行为,正是很多企业家在倡导的工匠精神:前不久,任正非就推荐了一篇题为《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的文章,供华为全体员工参阅。而网上流传的日本新泻县的工匠们为iPod手工打磨后盖的故事,也令人肃然起敬。

  但走到这里,人们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太多人将工匠精神与工匠等同起来,认为提倡工匠精神便是鼓励大家去做工匠。

  浮躁的时代,固然要向专注的人们致敬;但这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工种都已被淘汰或将被淘汰,很少有人能如此幸运地一生专注做一事了。正如一个著名的段子所说的那样:有人潜心研究马鞭制作工艺,最后却发现时代已不需要马鞭——人们开始开车了。可见,脱离社会环境去讲工匠精神,只会让人们不合时宜地专注于“一件事”,这种执着最后可能会变演成马鞭制作者那样的悲剧。

  而像日本匠人那样的手工打磨,在这个工业社会到底胜算几何,人们可能无从猜测,但单从苹果最终取消订单来看,其前景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世界经理人此前进行了一场超过500人参加的调查,在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上,多数人将票投给了“一种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把一项产品或服务做到最好”,而并非“手艺人细心打磨产品”。

工匠精神≠慢

  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症结是快,新公司不停涌现,企业家们不断追逐着风口,而为像德日等国,有大量的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就算有工匠精神吗?或许是的。日本纪录片《寿司之神》里的小野二郎捏了80年寿司,从食材到制作一直到入口的瞬间,都精雕细琢,让人不由敬佩那种执着。

  但新生代创客就可以说没有工匠精神吗?或许未必。我们知道有些创业者,几乎不靠融资也不追求上市,用多年时间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传统的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正在被互联网颠覆——追求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更早的将产品推向用户、快速迭代——这都是互联网从业者脑海里难以撼动的教条。没有哪一款一开始就完美。所以连微软和苹果都不断地升级版本以及推出各种补丁,但我们能说这两家公司没有工匠精神吗?而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创客们脑洞大开的产品也是在市场的历练中慢慢臻于完美。

  在那些需要慢下来的领域里,企业也正面临着抉择。例如,至少需要陈化三年才能使用的面料,很有可能会轻易败在工业印染的流水线下。

  慢有时候也会变成致命伤,如著名的为iPod打磨后盖的小林研业,5个工匠拼命打磨,一天也最多生产出1800个后盖。而发售初期出货量只有30万台的iPod,在2005年变成了翻了50多倍的2249万台。匠人们手工研磨已经严重产能不足,苹果后来只得把订单收回,交给了流水线上的机器。

  有网友说:那么纠结干什么?完全可以用现代的技术实现传统的技艺,进行批量生产。或许,这才是慢工司们面临的真正挑战。

 工匠精神≠极致

  一提到工匠精神,必然会伴随着另一个词——极致。把某件产品做到极致,确实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极致呢?

  据说日本一家叫树研工业的公司,在2002年投入2亿日元开发出一种“粉末齿轮”,作为世界上最小最轻的齿轮,它的直径只有0.147毫米。人们为此叹为观止,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齿轮也没有找到用武之地。这种“工匠精神”除了炫技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大价值。

  罗永浩曾自称是中国最有工匠精神的人,虽然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营销手段,但他至少说对了一句话:“有些企业瞄准人性的务实需求,选择生产高性价比的产品;有些企业瞄准人性的虚荣需求,选择生产奢侈品。我觉得企业做哪种选择都很正常,只是以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去满足不同人性需求而已。”

  还有一位商业人士说过:“中国存在着多种消费层级,有些产品使用的材料并没有那么精良,外观看起来也粗糙,这类产品同样可以满足其服务的消费层级。”忽略消费层级的问题去追求所谓的极致,不过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最终也会导致商业道路上的南辕北辙。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南希·卡特赖特|物理学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性 2024-03-27 [9]
赵鼎新:浙大这些年,“实现的要比当初设想的多” 2024-03-27 [9]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3-26 [120]
对话古生物学家:《沙丘》的沙虫有没有地球版 2024-03-26 [61]
方绍伟:为什么秦晖的文化观念是错的? 2024-03-26 [138]
杨培东院士,最新Nature Catalysis! 2024-03-26 [53]
诺奖得主MacMillan最新Science:SH2自由基分选实现醇-醇交叉偶联 2024-03-26 [79]
室温超导“造假”论文是如何登上《自然》杂志的? 2024-03-25 [110]
俞敏洪丨让孩子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世界 2024-03-25 [285]
北大教授尹保云 | 中国思想界的两大鸦片:“西方没落说”和“文明无优劣” 2024-03-25 [33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