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信息、商品三者链接起来可以发挥1+1大于2的综合效应
300年以来的3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引入了大工业时代。
大工业时代的使命是为人类搭建各种基本设施,包括硬件、资源、设备、产品等等。通俗的说就是为人类搭建舞台,它让世界硬朗又开阔。
如今舞台已经搭建完毕,而我们也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是一个高度协作、跨界互联且链接无处不在的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份信息、每一件商品,都是价值链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无数条价值链细而不脆、繁而不乱,正在支撑一个全新的世界。
世界正在由坚硬变得灵动:价值多元化、财富流动化、分工细致化、产品定制化、组织扁平化。
数据和信息开始反作用于物质现实,并逐渐掌控世界运作,显然这是一场新的疆界开拓运动。那么,中国凭什么错失了前三次工业革命,却又还能跟美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呢?我们先抛开军事、经济、文化等其它因素不谈,就凭中国现在的互联网进程和完善程度,就足以与美国一争高下。
按照我们上面所说,人、信息、商品三者链接起来可以发挥1+1大于2的综合效应。因为人与信息、人与商品、信息与商品是可以互相作用的,一旦链接起来,就可以发生裂变和聚变的效应,瞬间聚合、张力无限。
三分天下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大多都是模仿美国相应的互联网公司起步,但是截至现在,他们都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纯模仿的都已经消失了,存在下来的都是有所创新的。更为关键的是:BAT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中国互联网发展了20年,现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家巨头各自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战略规划,分别掌握着中国的信息型数据、交易型数据、关系型数据,然后利用与大众的通道不断兼并后起的创新企业。
最近五年,三家巨头共投资了30家已上市公司和几百家未上市公司。如今中国互联网未上市且估值前30名的公司,80%背后有BAT的身影。它们将中国的新兴产业占领和瓜分,主导了中国经济的未来。
在过去,中国的创业者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商业模式被BAT复制,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演变为这些创新者最希望BAT能够投资甚至收购它们。并且还得面对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如果不能入局BAT,往往就意味着衰落甚至死亡。
这是由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的,今后任何一家公司,无论大小,如果不能敞开胸怀、互通有无,就很难有立足之地。
争相拥入BAT怀抱的背后,其实是创新型公司在争夺同大众建立链接的机会,因为这三家公司分别已经建立了同大众的链接:百度通过信息连接大众;阿里通过商品链接大众;腾讯通过社交链接大众。因此BAT三家的格局是很明朗的,它们各取所需,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
而在BAT争相吞并这些创新型企业的背后,也是在以最快的速度扩充地盘、扩大市值。因为相比于这些小企业,它们船大难掉头,冗繁的流程和机制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创新。但是互联网又是一个特别讲究效率和灵活性的行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机会越来越碎片化、行业越来越细分化,那些专注者反而更容易有所突破,对BAT来说自己创新绝不是合适的路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吞并那些已经创新并且处于高增长的小型企业。
更为微妙的是,虽然有很多创新型企业看似细小,但是往往随时可以改变宏观格局。无论是滴滴、大众点评,还是去哪儿,这些后起之秀加入了哪一个阵营,都很有可能导致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这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在一日千里的互联网大混战里,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创新企业烧钱竞争或者合并,往往都是BAT在利用代理人扩充地盘而已,尽管有时这些公司自己也不清楚。
数据不共享是最大的问题
三分天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不共享
但是,三分天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不共享。它们彼此间并不开放,腾讯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和百度之间就相互屏蔽。它们奉行的发展原则一直是一边捍卫、一边扩张。不断强化核心业务,增加外部增长动力。守住护城河,然后再去攻城掠地。
正在因为这种屏蔽和隔离,使中国互联网的效率一直停留在某一个层次。我们说未来是“场景时代”,真正的场景应该是连贯的,从信息到交易,再到社交应该一气呵成的。如果某一天我们不需要重复登陆各种APP,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工作,这样才能给人极致的体验,并大大提高生活效率。然而三分天下的局面使信息到交易、社交三者之间互相断开。
这就好比你的社交、交易和感知,一定不是互相分开的,而一旦独立地看待它们,必定是有失偏颇的!
比如百度虽然将信息一览无余地呈现,但是这些信息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购物,因为商品的评论信息等相关数据都是阿里独自拥有的。阿里虽然拥有完整的商品大数据,但是这些购物行为并没有对我们的社交产生推动。
直到现在,三家从没有放弃攻克对方的妄想。比如腾讯以超级社交APP——微信为核心开疆拓土(用户已经突破7亿),其微信支付一直受到支付宝的挑战,2016年春节期间两家公司就引发了各自的吐槽。阿里巴巴一直在努力通过微博、陌陌,试图掌握关系型数据,腾讯和百度也一直努力进入交易型数据领域,但最终结果证明:无论是哪一方都只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所以,现在BAT三足鼎立的格局只有两个出路:要么各自坚持纵深发展,自成一体、维持现状;要么被整合走向大一统,总之彼此竞争抗衡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目前,我们所讲的1+1大于2的综合效应,也是停留在单独的信息、商品,或者社交层面的,还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资源共享,这方面优势中国还没有发挥出来。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互联网缺乏一个市场广泛接受的、有法律约束力的连接权开放和公平使用规则。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妨碍了中国互联网“从量变到质变”的进步!
比如京东和阿里都在自建物流体系,包括中国铁路系统也在各地兴建物流园区,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果未来某一天,菜鸟物流占据中国物流能力的半壁江山,然后以平台的性质让其它电商平台使用,并且前端与商家打通,后面与最后一公里打通,那么中国物流的协作效率就会提升很多,因为物流的大数据形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优酷和土豆的合并、滴滴和快滴的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去哪儿和携程的合并,这些平台从对立走向统一,看似不可能的整合,其实也在昭示着中国互联网走向大一统是迟早的事!
三分天下,必然会发生混战,无论是曹魏来犯、孙刘联手,还是各个击破、分而治之,抗衡是历史的必然阶段。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互联网被整合是早晚的事,而这个整合人非中国政府莫属。
中国未来一定会打造出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将BAT收入囊中,通过高效协作和行业细分,来优化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大大小小的、边边角角的零部件,不浪费一个螺丝、不放弃一个灵魂,将整个社会带入价值创造和吸收的大循环,实现万物互联、价值共享。
社区的墙都已经被打开了,互联网的墙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