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天天都在“过节”。
花开花落转四季,春去春来又“五四”。“五四”,既是青年人的节日,也是青年人的展示。其实,青年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世人对青年的关注早已超越“五四青年节”,可以说,在人们充满期待的目光里,青年天天都在过节,只不过不仅仅是狂欢,而是奋斗。
著名作家柳青曾经在他的名著《创业史》中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是在紧要处只有几小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好好把握。因此,把握青春,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关键词。
青年,要敢于挑战
人们常调侃成功者的人生像开了挂,他们突破自我、影响社会、改变世界。
卡耐基说过:“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这让我想起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霍华德•休斯,这个集万千挑战于一身的神话青年,17岁就沦为孤儿,21岁孤注一掷成立电影公司,23岁凭借《两个阿拉伯骑士》拿下奥斯卡最佳喜剧片导演奖。30岁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自己设计的飞机打破世界飞行记录。
就是这样一个你甚至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他会做什么的人,不论成功与否,他惊世骇俗的挑战精神,早已经扬帆起航。
敢于挑战,就是休斯翱翔天空的翅膀,也应该是青年梦想起飞的翅膀。休斯用那双翅膀放飞每一个孕育的梦想,使我们今天能在环球航空的大客机上,看见那一双双环绕世界的漂亮翅膀——机翼。而青年们只要敢于挑战,就有突破自我,创造奇迹的时刻。
当你冲击前人创造的记录失败时,当你的梦想被现实不断挤压时,如果你不认输,那么你就是一个幸运的青年,因为你一定会从试错和失败中总结,并且搞清楚为什么这样还不行。
青年,要学会创新
松下幸之助曾这样总结道:“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当一个青年在失败中不断尝试直至探寻到最佳方法时,他便实现了创新。尤其在瞬息万变科技时代,从人际交流到衣食住行,创新带来的便捷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创新,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开启未来的风向标,会一直引领着时代的进步。它就像人类大脑神经中最深邃的一条能源缝隙,青年人应该不断挖掘这条缝隙,缝隙开拓得越宽广,照耀进社会的智慧之光就会越灿烂。
青年,要保持活力
或者说,保持一颗探寻自我、生活、生命的好奇心。但凡一生活跃于擅长领域的人,不可能不得益于永葆青春的活力。活力是彩虹的颜色,是一种永不凋零的品格,活力不但能让青年得到更多的生命体验,而且能带给青年很多书本之外的未知与知识。
正如左拉所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一个有活力,常怀好奇心的青年,在探寻未知的过程中,就可能解答人类的疑问,但现在只有极少数的青年,可能会像当初牛顿那样,带着疑问去苹果树下思考了。
青年是贪玩的,但是贪玩也是一种活力。“拼命地玩,玩命地拼”成为新生代青年的座右铭。无可厚非,青年就是在活力中散发青春的魅力和美丽!
青年,要坚定信念
我们常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为什么?因为坚定信念的人往往是少数。林肯说过:“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人的事业也是这样。”
没有信念的人生,何以实现梦想。况且古人身体力行不断证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创造者没有信念,会产生《史记》、《徐霞客游记》甚至四大名著吗?很多时候,信念就是人的脚,你如果对自己的脚都失去了信心,纵然条条大路都无法使你到达梦想中的罗马。同样,一个参加马拉松的人,会因风吹日晒而倍感不适,会因意外摔倒而万分疼痛,但如果停下来退出,终点就顿时遥不可及。
青年,要承担使命
乔布斯曾这样定义使命:“你是否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使命是一定要达成的?你知不知道在你喝一杯咖啡或者做些无意义事情的时候,这些使命又蒙上了一层灰尘?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兴趣、热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
是的,这就是让我们养成责任心、时间观、并且怀揣自豪的使命。一个青年之所以要承担使命,是因为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美国高中校园里的演讲中提到,高中生之所以要接受良好教育,是因为他们肩负了美国未来是否依然强大的使命。同样,中国未来的使命,也需要青年的担当、责任心和使命感!
对于当下的青年,何尝不也面临这样的考验。使命,很多时候被视作英雄的专属,其实不然,是否承担使命从来不因个人能力差别而有所偏倚。正如一个追求梦想的人,绝不会因为没有成为首屈一指的佼佼者而放弃那份象征荣耀的使命。
很多时候我们会体会到,生命中那些志同道合的同仁、知己,是因为我们肩负了共同的使命,这一使命,让青春更加殷实,让力量得以凝聚,让生命进而沉淀与升华。
青年,要体味成长
冰心曾说:“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成长是生命中最本质而公平的,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缺乏精彩和暗淡,都少不了折腾和宁静,因为成长就像世间万籁,按各自规律夜以继日着。但是每个人都拥有与他人轨迹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无论是身体的成长,还是精神的成长,都酝酿、挥洒在一段段峥嵘岁月里。
体味成长,便是一个青年在追求梦想中不断寻找自己的过程。从酸甜苦辣中学会了生活,从挫折与奋斗中敬畏了事业,以及从胆怯与爱恋中领悟了爱情。这些人生中平凡却真实的东西,往往比金子宝贵百倍,因为别人的成长和生命你无法去模仿,而你独一无二的成长任何人也无法夺走,这一辈子只有一回的成长,就是我们称之为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如果,每一个黎明醒来,我们感觉自己又成长了一点,我想,这也许就是生命中最纯正的味道吧。
成长,就意味着试错和不怕输!跌倒了,没事!青春就是要和一切撞个腰!
挑战、创新、活力、信念、使命、成长,成为青春的关键词。让我们用马克思的名言铭记青春:“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青年编剧钟诚对此文亦有贡献)
“五四” 97周年:德先生,赛先生,我们还要“数”先生
涂子沛
中国社会一直匮乏尊重事实、强调精确、推崇逻辑和理性的文化传统。
今天是“五四”运动97周年。当年陈独秀疾呼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已在百年时光中,引领中国从内忧外患走向繁荣兴盛。时代的步伐永不停歇,如今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路口,大数据时代呼唤数先生,他可以引领中国走向新一轮的启蒙。
2006年的夏天,我刚刚抵达美国。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一场热闹的同学Party刚刚开始,一名中国留学生把自家“秘”制的蒜香排骨端上桌,盒盖一开,香飘满屋。
“真是好吃。”美国教授也赞不绝口,“有菜谱吗?我们要学”。
“当然有。”这位同学立刻就把菜谱从网上搜索了出来,逐字翻译给教授听。这是一道普通的中国菜,原料简单,制作流程也不复杂,但翻到“油一勺、盐少许、酒若干”时,拿着笔的教授抬起头皱眉发问:“到底是多少?多少毫升,抑或多少克?”
我至今还记得,因为说不出精确的数据,那位同学尴尬的笑容。
这一年,距离 “五四”运动已经87周年。
时光转到2012年。我常常回国交流、考察,在中国倡导如何将数据用于管理和创新。这年秋天的一站是武汉一家大型中日合资汽车制造公司。他们跟我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合资公司成立的当年,是日本人担任董事长。这一年,就该不该给员工加薪,中日双方相持不下。
中方强调经济形势不好、员工情绪需要安抚。日方起初不同意,后来要求中方列出所有影响加薪的因素,并确定一个“加薪公式”,即用量化的方法决定是否需要加薪、具体又要加多少。中方照办了,做了一番研究,列出的因素、加权因子和公式也被日方认可。
于是,这一年,中方关于加薪的建议在董事会获得通过。
第二年,按照这条公式的计算,同样需要加薪。日方表示:“既然是严格按公式推算出来的,那就应该照办。”中方认为可以不加,但公式是自己定的,最后就不置可否。
没想到第三年,计算的结果又是加薪。这一回,中方不再认可自己提出的公式:“员工的积极性没有问题,形势稳定,不用加薪!”
就这样,中国人坚持不加薪,最终把自己两年前制定的量化公式推翻了。谈完这段经历,一位中方高级经理自嘲说,我们习惯把数据当作可用可不用的工具,根据情势机动处理,每年可能都不一样;而他们,确实是在用数据管理。
这是听中国人评价日本人,没想到不久,我又听到了日本人评价中国人。
2014年7月,我参加硅谷地区日本商会联盟(JCCNC)的年会,会上,几位日资企业的高管告诉我,和中国人打了几十年交道,他们总结了一个特点,中国人是“点头不算摇头算”。即中国员工说“是”的时候,你不能完全当真,必须用细节一再确定;但中国员工摇头说“不”的时候,那就真的是“NO”。
中国人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
我心下觉得他们总结得有理,但又不全对。
果然,没多久,“点头不算摇头算”又受到了我美国好友Karis的质疑,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中国人说“不”,其实也不算。
Karis在家中招待中国朋友,一进门就会问:“要喝水吗?”
“不要不要。”来客都说不要,她也就没有倒上。
但是有一次,她在一个中国人家里做客,看到中国主人殷勤招呼另一位中国客人喝水,这位客人的回答也是“不要不要”,但是主人还是倒上了。让她意外的是,客人接过去,端起来就喝了。
她说她糊涂了,“要”还是“不要”,这相当于“0”和“1”,本应泾渭分明。Karis反问我说:“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你们,到底是要,还是不要?”
我心里想,不仅外国人没搞明白,在这些习以为常的含蓄、模糊、感性、没有明确界限的表达之下,很多中国人自己也搞不明白,而且这种现象由来已久。
回到新文化运动的起点1919年。
那一年,胡适先生在《新生活》上发表了《差不多先生传》,为那些囿于模糊思维的国人绘制肖像。差不多先生,正是中国人漠视精确、数据文化匮乏的生动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的缩影。
同样也是在那一年,陈独秀先生在旧势力的围攻之下愤然反击,大力倡导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位洋先生,作为民主和科学的化身,成为中国新文化启蒙运动最深入人心的形象。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五四”运动至今,已近百年。中国人对德先生、赛先生的理解和实践,推动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差不多先生”始终还在,至今,仍有许多中国人被这位老先生灵魂“附体”,却又浑然不觉,这一直拖累着德先生和赛先生大步向前。
中国社会一直匮乏尊重事实、强调精确、推崇逻辑和理性的文化传统。而在当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我们本来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如今正是“换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关键节点,这就好像我们和别人赛跑,曾经我们落后500米,突然裁判一吹哨子,说“停,你们换一条赛道,重新起跑”。
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上演的将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全面竞争。这一次,面对大数据的无垠瀚海,我们可能与世界同步,甚至还能领先。但中国亟需一场崭新的数据文化启蒙。
时代呼唤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