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需要中美两国的生态担当与携手合作
2016年4月29-30日,杂花生树的美国南加州群贤毕至。由著名海外智库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中共中央编译局, 美国克莱蒙培泽学院,美中环境教育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新华社洛杉矶分社《中国生态文明电子报》(Chin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ews letter),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江海学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协办的第10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国著名生态城克莱蒙(Claremont)召开。来自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及中美高校的15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在“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的主题下探讨了 “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以及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和 “教育与生态文明”等论题。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环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宗教和精神领袖以及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中美两个大国的生态担当和携手合作。
开幕式上,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朱广庆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10年如一日在国际社会持续不懈地推动生态文明的可贵努力。认为“该论坛汇聚了全球各国关心生态文明研究与实践的有识之士,共同研究和深入探索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取得了丰富成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强调:“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危机倒逼着文明的转型。生态文明蕴涵着丰厚的理论内涵,也是世界性的重大实践课题,是人类走出生存危机的希望所在。推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是我们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和共同选择。”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20世纪最有洞见的思想家”之一的克里福(Cliff Cobb)在大会发言中也强调,深度地相互交流是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本次第十届国际生态文明论坛的目的。“我们的心愿是思想、文化与认识将在中美两国之间实现双向互动。通过这种互惠关系,每一国家都将从其盟国那里学到他们最优秀的思想和品质。同时,两国也可以从太平洋对岸的友国所犯的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免自身犯类似的错误。”
美国著名生态哲学家,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会院长小约翰·柯布博士在题为“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演讲中呼唤国际社会用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马克思主义,特别作为应对生态危机而出现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用这样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创始人菲利普·克莱顿教授也莅临论坛,他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他相信这种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和美国的主要问题提供了重要对策,开辟了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道路。在发言中他还具体阐发了有机马克思主义为解决21世纪的危机可能作出的六大重要贡献。江苏师范大学前校长,苏州大学正校级调研员任平教授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出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也是全世界生态文明思想史上的一件盛事。在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关键时刻,需要有一个新的批判资本的在场的锐利思想武器,需要有一个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内在贯通的反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有机马克思主义就是如此。它是世界生态文明和绿色思想发展的新标志。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河北师范大学有机马克思主义中心副主任李素霞教授则强调有机马克思主义是“走出人类生态困境的一种新探索”。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旭教授认为马克思的“自然——人——社会”思想构架构成了马克思生态理论,这一理论与中国传统的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共生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代中国赶超式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也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远离。这一发展理念正在被纠正。美国华裔教授专家学者协会会员,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哈工大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主任王治河教授强调,根基于有机哲学或曰过程哲学之上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在根底上是一种厚道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厚道品格。这种厚道性体现在它针砭资本主义的不义,强调对自然厚道,对他人厚道,对农人厚道,对将来世代厚道,反对消费主义式的暴殄天物,主张惜物论,挑战“代价不可避免论”,强调发展的首要目的是提升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活”,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全体人民”。
除了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的主题讨论外, 会议期间克莱蒙市长Sam Spedroza(山姆·斯佩德扎)向中外来宾介绍了克莱蒙生态城建设的历程与成就。克莱蒙培泽学院副校长波义耳(Nigel Boyle)教授介绍了克莱蒙培泽学院在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绿色大学建设上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朱广庆先生在大会发言中则向与中外代表详细介绍了中国政府为推动生态文明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题为“中国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执行研究”的大会发言中,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崔运武教授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生态恶化退化的情况没能根本性改变。要扭转这一状况,必须关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主体——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分析把握政策目标及执行中的因果链结,以期完善政策,有效执行政策。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建群教授则从哲学的高度对西式现代化特别是主流的城市化模式进行了反思。他强调,中国是人口大国,在自然资源具有绝对约束的条件下,城市化不能模仿西方已有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因此, 中国应该以生态文明为知道,立足中国实际,走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化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今日人类的头等大事,是时代的主旋律,自然吸引了中美各行各业众多学术精英的目光。当今英语世界最具创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术领军人,美国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约翰·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艺兵,美国新泽西理查德斯托克顿大学哲学教授安妮∙波默罗伊(Anne Pomeroy)教授,中国西方语言学哲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寅教授,美国加州协和大学汉森(Bruce Hanson)教授,中国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修玉博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副院长贾卫列博士,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家财富还是健康:从内部批判资本主义》一书作者庄斯顿(Carol Johnston)博士,福建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许斗斗教授,著名怀特海专家,北美中国物品公司总裁, 美国东海岸怀特海研究中心主任费劳德(Ron Phipps),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侯衍社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政院副院长顾凡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科教授,著名过程哲学翻译家周邦宪先生,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月教授,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博士,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美国《过程研究》杂志执行主编施瓦兹(Andrew Schwartz)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文社科分社社长罗财勇,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美国过程研究中心怀特海研究项目负责人王炳烨(John Becker)博士,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副院长杨道宇教授,过程心理学专家王致远 (Zack Walsh)博士等参加了大会并分享了自己对生态文明的洞见。
自2006年以来,每年四月下旬在美国西海岸著名生态城克莱蒙举行“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迄今已有近千位来自中国、北美和欧洲的生态文明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非营利机构负责人参加了该论坛。第10届论坛举办期间还举行了第9届“柯布共同福祉奖”的颁奖典礼。该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推动人类和自然共同福祉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本届“柯布共同福祉奖”得主为“中国第一农民”安金磊先生,以表彰这位“走在世界前列的农民”20年来为推动有机农耕和生态农业所做出的卓绝贡献。前8届获奖者包括: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塔克;著名生态农业学家、后现代农业先驱迪安·弗罗伊登柏格;加拿大幸福经济学家马克·安尼尔斯基;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刘宗超;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国际生态文明联盟主席杰伊·迈克丹尼尔,生态经济学奠基人赫尔曼·达利。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克莱顿和研究院秘书长曾庆华给安金磊颁发了奖状。
在颁奖典礼上,国际生态文明联盟主席杰伊·迈克丹尼尔教授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学者协会会员,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樊美筠博士分别做了“更好的希望:有机马克思主义、土地价值观与中国古典传统”和“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你我肩上”的主题演讲。迈克丹尼尔教授和樊美筠宝在演讲中期冀安金磊的故事不仅仅感动成千上万中国人,而且也能感动成千上万美国人,希望中美两国携手并肩共创生态文明。
本届“柯布共同福祉奖”得主安金磊随后发表了获奖感言。在获奖感言中,安金磊这位“当代中国版‘梭罗’”,首先对被他称为“西方的孔子”的91岁的柯布博士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对柯布博士和他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的全体同仁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后现代转向,走向生态文明所做出的卓绝努力表达了敬意和谢意。他随后向中外嘉宾分享了自己的大地哲学,表达了自己对土地深沉的挚爱。呼吁人们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土地。他强调,善待土地其实就是在善待我们自己。“土地就像朋友,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让朋友一味奉献。”他认为现代农业一味追求产量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粮食的一大部分都是用来当了生产肉制品和奶的饲料、做了酒、甚至燃料。为了追求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抽取大量地下水,这不仅导致粮食的品质下降,更严重的是,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对环境和能源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在他看来, 追求产业化、市场化农业意味着品种的整齐化一,意味着对土地更多的压榨,把田园变成车间,使土地丧失了通过轮作休养、多样化耕作的机会,获利的可能仅是商人,对农民、土地都是一个陷阱。因此应该走向后现代的有机农业,这是一种“让一切生命有机会生长的农业”。在他眼里,只有自然的、田园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生活。“什么味道都没有的土地味道清香好闻”。
谈到未来的梦想,安先生希望在河北衡水紫龙村自己的有机农田上办一所生命学校。该学校不但让孩子们学科学,学文化, 而且会分给每个孩子一块地,让孩子们自己种庄稼,盖房子,让孩子们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让大地涵养,滋润孩子们的身心,让孩子们的生命与智慧在大地上绽放。
最后,安先生语重心长地说, 他村里的祖辈先人告诉他们这些后生: 好话,真理不要说三遍,说两遍之后就需要践行了。“不要管别人做不做, 自己去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