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使用这种新材料,研究者们改善了严重干燥皮肤患者的皮肤功能,并且恢复了正常皮肤的美感,减少了被衰老改变的外观,例如皱纹和眼袋等
不用打瘦脸针,不用吃药,更不用拉皮,只要贴上一种隐形皮肤,可以让你皮肤瞬间恢复光滑和弹性。这不是整形医院的广告,而是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最新论文。本周《自然-材料学》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可穿戴高分子材料,可以恢复年轻健康皮肤的美观和功能特性。
作为人体最大最明显的器官,皮肤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人体提供第一层保护,对于外界的高温,毒素、微生物、辐射,甚至物理伤害,皮肤都是我们的第一道屏障。
因此,皮肤也是最容易被岁月侵蚀的人体器官。虽然人体的皮肤有再生能力,但是人体的再生机制显然没有蜥蜴、蚯蚓这样的生物那么好,即便是修复后的皮肤,也会留下伤疤和皱纹。
随着时间变化,皮肤也会在某些疾病或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改变,变得容易干燥皲裂。这些改变可能会让皮肤丧失正常功能也可能在外观上出现改变,这两者都会对个人健康与美观产生很大影响。
恢复皮肤的机械或生理功能(例如皮肤的物理屏障功能)的治疗虽然有,但是现有的解决方案无法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显示,这种仿生膜有弹性,隐形,具有耐久性,还可以保湿。当把这种仿生膜贴在皮肤上时,粘连性好,可以强化皮肤从而减少外观上能看到的皱纹和眼袋。
通常来说,设计这种隐形皮肤,需要克服几个主要困难。
首先,这种新材料必须足够安全,对皮肤没有刺激。
其次,材料必须是可以涂抹的,可以安全的形成一层第二皮肤。
第三,这种材料必须透气,又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提供保护。
第四,这种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与原来的皮肤能够完美的贴合在一起,不影响面部的运动,不让人感到紧绷。
第五,这种材料必须能够模仿、至少是不影响原有皮肤的功能,并且适应大多数的皮肤类型。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和他的研究团队研发的一种以聚硅氧烷(XPL)为基础的薄膜,这种新的硅基薄膜分成两步外用时,可以形成一个贴合皮肤的高分子层,给下方的皮肤提供物理强化,同时提供一个透气的阻挡层。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贴合在皮肤上的三维高分子网格,在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经过美国FDA许可的安全材料。
研究者们通过两个步骤把隐形皮肤附着在人的皮肤上。首先是把液体状的聚硅氧烷材料涂抹在皮肤表面,然后加入铂催化剂和光散射颗粒。这样就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一层新的保护层,外观上就和年轻的皮肤一样。
他们把这种材料和市面上的两种主要类似产品做了一个对比,包括Cica-Care(仙卡去疤灵)和Tegaderm伤口透明敷料。相比之下,XPL更能适应自然皮肤的活动。而且在厚度上,Cica-Care高达1300微米,在皮肤上非常明显,Tegaderm的厚度和XPL类似,只有40微米,但在透明度上要差很多,而且时间长了会产生皱褶,在皮肤上就更加明显。
通过使用这种材料治疗,他们改善了严重干燥皮肤患者的皮肤功能,并且恢复了正常皮肤的美感,减少了被衰老改变的外观,例如皱纹和眼袋等。
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在涂抹这种材料4个小时后,皮肤明显可以更加光滑,皱纹明显减小,眼袋几乎消失。一般来说,这层皮肤可以保持16小时,即便是在游泳、跑步、淋雨之后,这层隐形皮肤还保持完好。每天使用,也不会产生任何不适。
有意思的是,研究者发现,使用这种皮肤后,即便是洗掉之后,皮肤还是比原先要更加光滑,他们认为,这是因为隐形皮肤的保湿作用以及对皮肤纹理的牵拉作用。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使用这种隐形皮肤的长期好处之一,但这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踪分析,才能有真正的定论。
研究者总结,这种“第二层皮肤”的技术可以给受损皮肤屏障提供解决办法,也可以用于药物输送和作为伤口敷料的解决方案,让治疗的同时皮肤外观和表现都很自然。有希望在美容业和医疗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主持这次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兰格,还曾经因为开发利用电磁波输送药物的方法获得了2008年千禧科学奖。这种方法是用一种特殊的聚合物包裹药物,患者将药物口服或注射后,可以利用超声波、电磁脉冲控制药物输送,让药物在到达患病器官的时候释放。
他的研究领域,就是特殊材料在医疗上的应用,对于这次的隐形皮肤来说,不仅可以作为第二层皮肤,起到恢复皮肤弹性和保湿的作用,而且也可以作为一个药物释放的平台,治疗各种皮肤疾病。
不管是医疗上还是美容上,一种新材料或者新药物的开发,一点点的进步,背后都需要繁复的寻找和筛选过程,并且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
即便是效果如这篇论文说的那么好,在它真正能够上市之前,还需要多年的认证过程,才知道它是不是足够安全,足够有效。而不是把一种探索中的新鲜技术,当作榨干绝望中的患者口袋的灵丹妙药。
直接穿在皮肤上!世界上最快的柔性“电子皮”
据美国科技网站Engadget 5月30日报道,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研究人员,在马振强(音译)的带领下,开发出“世界上最快的柔性可穿戴合成电路”。这是一种更加轻薄,功能更加强大的可穿戴技术,可直接应用于皮肤。
毫无疑问,如今的可穿戴设备都趋于智能化。但有时,它们体积巨大,并受到所连接设备的限制。外形酷似蛇状的新平台支持0.3-300千兆赫的频率,并将在5G网络中有所作为。对手机来说,在5G网络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但是有了表皮电子,工程师称穿戴者无需离家便可将生命体征发送给医生。
早前的研究传输线路厚度为640微米,而现在该团队将线路厚度缩小为25微米。据报道,空军科研办公室也对这团队的研究给予支持,声称该可穿戴设备的突破在未来会对飞行员提供帮助。(实习编译:郭静审稿: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