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2010年项目的通知》,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
一个疑问是,这些年来高校出国培训的机会可不算少,但是带来什么先进经验了吗?高校的办学水平有提高吗?只看到,高校里的抄袭、剽窃、腐败甚至与学生潜规则等丑闻、绯闻不断,学术水平和人文精神一起坠落。而相应地,在比较权威的大学排行榜上,只有台湾和香港的大学能够排进前十或前二十名,而内地大学的成绩一般都非常稳定地居于百名甚至两百名之后。另一个疑问是,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本项目参训人员的国内外培训费用等由国家专项经费全额资助。教育部的钱都来自国家财政,也就是全体纳税人的钱,教育部怎么就这么善解人意,慷起全体纳税人之慨呢?
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培训本身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意味着任何培训都是有价值的。譬如你让一个小学没能毕业的同志去读MBA,就是一种最大的浪费。“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云云,对中国高校而言其实还遥远得很,或者说绝非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什么?是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常识,譬如去除大学行政化、衙门化这个全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没有而我们独有的现象。但现在,我们的大学却还得拿着国家经费,在教育部的组织下去培训,这种“包办”式婚姻,能让大学学到“幸福”的真谛吗?
想到20多年前的健力宝少年足球队,当年也是抱着学习的虔诚态度,打着“赶超欧美”的口号雄心勃勃地出去的。但结果一个靠谱的球星没出来,中国足球水平却是逐步堕入冰点。事实证明,底子不厚的时候,还是踏踏实实一点好,别太好高骛远。过于急功近利,结果只能是既丢人,又糟践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