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作者:陆铭 | 2016/6/13 20:29:33 | 浏览:1827 | 评论:0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现在有些人反对大城市,我想他们最重要的理由无非是大城市病,体现为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与此同时,大城市生活成本在上升,比如高房价、贵保姆等,然而事实真得是这样么?

 

一、大城市真是变得更加不宜居吗?

 

  美国NASA拍过腑瞰地球夜景的图片,从中我们可以概况出两点:1、在国家之间,灯光的亮度取决于人均GDP的水平,可以看到朝鲜和韩国的差别是如此之大;2、在一国内部,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一国内部有灯光亮度的差别,这个差别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密度。全球人口集中在少数地区,这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下图是美国GDP在全国的分布,其中橙色部分占美国国土很小的部分,但其GDP却占了全国的50%,相反蓝色区域加起来才占另外的50%。换句话说,不仅人口是高度集中的,经济集中程度甚至更加让大家觉得印象深刻,可能非常出人意料。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那么,如果经济集中以后,地区之间是否一定有很大的差异?并不是这样,如果经济集中伴随人口的集中,其实人均意义上是可以达到平衡的。一直以来,我们对“平衡”有非常重要的误解,大多数中国人所认为的“平衡”是农业社会的含义,是均匀分布,而现代社会经济和人口高度集中,是在人均意义上达到平衡的。

  再把目光聚焦到更小的尺度上,我们看日本东京一个街区,每天晚上都这样繁华。这个场景我称之为夜夜笙歌的东京,每天晚上这样子恰恰是它城市的活力所在——拥有高密度的人群、高密度的路网。

  在很多场合,我曾问我的学生:你们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城市?大概有超过一半的人举手说不喜欢,但我接着就问:你们毕业后会不会留到北上广深?90%的学生会选择留下。这就很奇怪,毕业要去的偏偏是自己不喜欢的城市。其实,在今天中国,很多主张要限制大城市人口、主张大城市不好的人,都是在大城市的人,中小城市的人都不会讲大城市不好。

  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看到大城市是普遍的现象,但是我们那么讨厌大城市呢?我认为我们很少有人懂得什么是城市,或者现在说建设全球城市,其实我们真的可能不是很懂什么叫全球城市。

 

二、什么是全球城市?

 

  什么是城市?用一句话概括,城市是方便人们见面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离开人和人之间的见面,那我们是不需要城市的,比如像今天的活动,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里通过互联网收看,为什么大家冒雨跑过来?因为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更加充分、效率更高。而生活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在服务业里,而服务业大量的消费需要面对面进行的。

  什么是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就是方便我们和全球的人们见面的地方,所以全球大城市一定是全球的客流、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集中的地方。

  现在假设一个圈是一个城市,三个圆圈叠加的部分正好是我们城市需要人和人见面的地方,中间三块都需要去的地方占据的是这个城市的市中心。什么样的人站在市中心?金融——金融是现代城市服务业里最需要每天跟别人见面的行业,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最能挣钱的道理。大家都到市中心的时候,市中心怎么解决?建高楼。为什么高楼是重要的?因为不管在时间上还是金钱上,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人类在垂直距离上移动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在水平距离上移动的成本,这也说明为什么密度很重要。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觉得它太大了,这样的城市我们不喜欢,于是把它拆了变成相互有距离的圈,这在现实当中叫人口疏散,我们现在还在疏散上海市中心的人口,北京也在疏散北京人口。在人口疏散过程中,把在一起的城市拉远了,于是我们需要通勤,如果保持两个圈里的人有交流的话,你一定要更长距离的通勤,而这个就带来通勤的增加和用度的增加。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过去十多年来,上海市中心人口下降20%,大量的人都搬到郊区,但工作在市中心,为了同样的工作的实现,我要在更长的距离上通勤,这样就导致交通更加拥堵。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交通拥堵跟总人口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个人口怎么摆放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人多而造成问题,所以疏散,但疏散恰恰造成更多的问题。

  如果我们觉得城市还是太近了,要再远点,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只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是为了原来的经济活动继续发生,我通勤更远,或者干脆不通勤,导致一些经济活动消失,而原来需要造高楼的地方不需要造高楼了,城市变得扁平了。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反过来大家想,如果三个城市摆近一点,回到前面讲的状态,可能原来没有发生的一些经济活动就可以发生,可能就是消费,就是生产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带来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大量现代服务业以知识技能为核心投入品,这些产业需要人和人通过见面促进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然后带动整个科技和思想的进步。

  而一旦人们回到集聚状态的时候,怎么解决城市病?在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把周围变成一个城市,绿色有点像郊野公园一样,但是一定不出现市中心,接下来建高楼,再接下来,人多带来通勤。面对增多的需求,政府不应该控制需求,而应该增加供给,用最近一个很热的词来概况就是“供给侧改革”。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三、什么是大城市?

 

  第一大特点是人口多、多元化。截止2008年,36%的纽约人是在美国之外出生的,48%的纽约人在家里使用除了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2011年,伦敦的常住人口中,出生在英国以外的居民占37%,外籍居民占24%,白种英国人比例从2001年的58%减少到45%。要建全球城市,就一定是全球人才汇集,当国籍都不限,怎么可能还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

  第二大特点,很多人觉得城市发展得越来越高大上,就越来越不需要低端劳动者。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经济学里非常重要的概念,高技能者和低技能之间有技能互补性:一方面生产环节里,我们在最高大上的金融区需要有清洁工,更不要说城市里需要环卫工人,另外在生活里更重要,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大量的新增消费需求都是在服务需求里,而服务需求很多需要低技能劳动者,比如家政服务员,餐馆里端盘子洗盘子的。越是富有的城市,对生活性的消费需求越多,在美国,高低技能工作者基本上是1:1的比率,这样意味着我们的城市不仅人口多元化,数量也要多,技能也是高低并存,同时密度也要有一定体现,随着人口密度提高,建筑密度和道路密度也要提高,城市往垂直方向发展。

  上海到底该有多少人?几年前,我跟复旦的陈老师做过一个研究,指出一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其实由这个国家总人口决定。在首位城市人口决定因素的分析图中,横轴是国家总人口,纵轴是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我们综合全球142个国家的经验,可以判断上海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四、大城市如何宜居?

 

  然而,人一多,大城市怎么宜居?前面抱怨的很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一份全球十大宜居城市的榜单中,四个在加拿大、四个在澳大利亚,但这样的榜单过于重视环境,如果真的那么宜居,为什么在加拿大,人继续往MTV(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地区移动,而不是迁往那些宜居城市?

  城市第一重要的,是活力,全球城市第一重要的,是具有全球的服务能力,另外要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个可以带来经济的发展、就业的机会和对整个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引领性。我们研究城市的人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城市的创新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在空气里,在走廊里,在咖啡馆里。另外,由于有规模经济,一个全球城市的消费一定是多样性的。在上海,只要有钱,你想吃什么都吃得到,这就是多样性的好处。

  当有活力后,宜居城市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便捷。通过人口密度的提高,来提高人的集聚程度,减少通勤的距离,同时通过修建高密度的路网、地铁网和地上地下的连接通道,来提高便捷性。

  第三方面是环保,特大城市的环保不是种树的概念,而是提高绿色出行。通过地铁、自行车来替换小轿车,这样密度的提高反而会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程度,并且把小汽车的使用量降下来;同时,加强口袋公园和垂直绿化的建设等。

  比如在东京,地铁很高效,东京的地铁出行比例在全球大城市中是最高的,地铁出行占到整个居民出行的比例是86%,高峰期91%,在一个地铁出行占比如此之高的城市,你还担心环保吗?你还担心拥堵吗?一个城市怎么建这么密的地铁?不就需要人再多一点。人多一点,只有更好,而不是更坏,这又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上海如何变宜居城市

 

五、上海未来如何迈向宜居城市?

 

  所谓全球城市,就是大人流+大物流+大信息流,因此在宏观规划上,未来要更加强调上海都市圈的建设,这不是指上海行政区的改变。上海都市圈的自然条件很好。我们在土地供应上不能作茧自缚,如果人口由于经济规律持续流入,而同时土地不增加供给,那么房价一定会暴涨。

  在中观上,现实中遭遇的一个问题是郊区新城活力不够。但在控制总人口的思路下,只能牺牲市区,把市区人往郊区搬;同时,郊区新城要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功能互补,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要均等化。上海2020年的地铁,规划得非常漂亮,但它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上海的地铁没有突破上海行政区的范围。

  微观上,上海要建设宜居城市、全球城市,就要以人为本,在中心城区加大密度,实现垂直城市与保护建筑共存,土地用途规划要多样化,从而推进多元族群、多种技能、多样文化的互补与包容,谢谢大家!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2024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超过这个年龄,就可被叫老年人了 2024-02-04 [102]
450万考公人数捅破天,他们中间出不了马斯克,也不会有包青天 2024-03-20 [123]
320张老照片:看中国女性百年变化史 2024-03-09 [364]
全国师范类大学排名 2024-01-06 [1252]
新旧对比 || 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意见稿与正式稿修改对比表 2023-12-07 [1113]
畸形的一代变老了: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跶了 2023-11-27 [1069]
张生:不能把大学教室变成老师的审讯室 2023-11-27 [842]
北京:启动大尺度对外开放 完善落地实施条件是当务之急! 2023-11-27 [820]
中国教育部:没有“第一学历”! 2023-11-07 [606]
告别知网垄断,中科院联建、可检索1.7亿篇科技文献的公益平台上线! 2023-11-06 [55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