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力的削弱现在已成为最大的官场弊端。站在国家的高度,“文风”代表“官风”,一个“文风”不正的国度必然是一个“官风”不纯的社会。
【侨报5月17日中国时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要求官员改进冗长无物的“文风”,力求简短、求实、有新意。尽管这已不是中共高层第一次对“文风”提出要求,但还是令人心生希望,且易联想起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关于改变文风的思想。
有人说,官员开会讲话离不开“套路”:一回顾、二现实、三成就、四展望……大有八股遗风;事实上,不少官员在写文章时已习惯了“闭门造车”、“复制粘贴”、臆造人物事件、拼凑信息数据——河南的开封、漯河两市此前竟然出现官员讲话稿雷同。
然而,“八股文风”有其土壤:首先是“安全因素”,讲话稿虽千篇一律,但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其次是为“省事”,官员若要言之有物,得下基层,发现实际问题并要解决,这岂不是自找麻烦?最后是没时间,因为官员们有太多的会要开……
有舆论指出,“八股文风”是官员执政能力不强的结果。但笔者看来,其根源在于不正的“官风”,要纠正“文风”还得从整肃“官风”下手:
其一,官员要“敏于行”,即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古语有言,“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而重视调查研究更是中共的传统。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能发掘具体事例和翔实数据何以贴近百姓?
其二,官员要“善于听”,即善于倾听民声,了解民众所急、所需、所盼,以掌握民众语言,在讲话、写文章中才能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说民众听得懂的话。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说出来的话也就贴近实际,贴近民众,“有骨有肉”。
其三,在官员测评中把“文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让民众给官员打打分,这固然很重要,但更关键的还在于鼓励一种创新的、独立的思考,鼓励真知灼见而不是人云亦云。思考力的削弱现在已成为最大的官场弊端了,何以能造就好的文风?
生活中常用“文如其人”来评价一个人的才与徳。站在国家的高度,“文风”代表“官风”,一个“文风”不正的国度必然是一个“官风”不纯的社会。总之,根除顽症需猛药医,但也还要下对地方,从根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