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大陆不能生搬硬套欧美的“以房养老”模式
钟海之:大陆不能生搬硬套欧美的“以房养老”模式
来源:“四合院”时评 | 2016/7/14 23:47:42 | 浏览:3095 | 评论:0

钟海之:大陆不能生搬硬套欧美的“以房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前些年在大陆被炒得很热,如今却陷入窘境。据报道,6月30日,在试点两年到期之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

作为一种流行于欧美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被引入大陆,跟国情有关。随着计划生育的政策效应逐渐累积,大陆正面临人口结构不均衡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首先,老年人急剧增加、劳动力人口增长乏力, “未富先老”对依靠“代际赡养”运行的传统养老金制度产生压力。其次,1对夫妻,4位父母,1个孩子——独生子女政策催生出的“421家庭结构”渐成社会主流,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传统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实现。

基于以上因素,以房养老这种通过房屋抵押“倒按揭”、提前支取养老金的模式,不但能盘活社会资金,还能减轻子女负担,几乎就是为大陆量身定制,可为何却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成也国情,败也国情。以房养老水土不服的病因很明显:房产市场的不成熟,导致房价巨幅波动的市场风险、抵押价值难以有效体现衍生出的法律风险、私有产权界限不明晰隐含的政策风险、与中国家族传承思想相悖的道德风险,这些风险都极大挫伤利益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只关注先进模式,不关心维持模式运行的社会背景——像很多直接“移植”西方经验的失败案例一样,“以房养老”也尝到“生搬硬套”的苦果。

欧美国家普遍都有遗产税或个人资产增值税制度,这让民众愿意用“以房养老”的方式进行养老,避免被征税。此外,成熟的房产交易市场、完善的金融体系、牢靠的法制基础、科学的政府扶持以及明晰的产权制度,这些保证“以房养老”有效运行的配套条件,都是目前大陆社会制度发展的软肋。

所以,推行以房养老不能急于冒进,而需与时俱进。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大陆学习西方经验基本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并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以房养老也应如此。大陆正处转型阶段,各种制度观念也在不断进步,实现以房养老的条件必将不断优化。当下,不断探索磨合出一套符合国情、习俗的运行模式,才是让以房养老发挥效用的关键。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51]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38]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6]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3]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7]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5]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69]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72]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75]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