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李济时: 特蕾莎·梅 - 反“撒切尔主义”的“第二个撒切尔夫人”?
李济时: 特蕾莎·梅 - 反“撒切尔主义”的“第二个撒切尔夫人”?
2016/7/20 9:33:41 | 浏览:3152 | 评论:0

 

李济时: 特蕾莎·梅 - 反“撒切尔主义”的“第二个撒切尔夫人”?

特蕾莎·梅发表就职演讲

  特蕾莎•梅在上个月英国脱欧公投导致卡梅伦闪电辞职后,戏剧般地脱颖而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但这位因同属保守党、同样强势作风被称为“第二个撒切尔夫人”的女首相就任后的首次演讲,却与“撒切尔主义”格格不入。尽管她身为保守党首相,但演讲中表达的观点颇有点像是工党领袖。

  在演讲中,她首先赞扬了前任卡梅伦,表示要沿着卡梅伦的道路前进,似乎是卡梅伦的忠实拥趸。但是,她很快话锋一转,称卡梅伦的真正遗产不在经济而在于社会正义,并以卡梅伦支持同性婚姻和为低收入阶层免税的政策为例证。卡梅伦确实从一开始就主张“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但“社会正义”一般是左翼的工党的旗号,此番特蕾莎•梅挪到保守党阵营来用意欲何为呢?而且,不知道卡梅伦本身是否愿意接受特蕾莎•梅加之于他的这一标签。

  特蕾莎•梅不仅援引在保守党内仍然拥有很大影响的卡梅伦,更援引了保守党的名号。保守党确实有其全名——“保守与联合党”。特蕾莎•梅以“联合”一词大做文章。对保守党而言,“联合”本义是维护英国这个“联合王国”的统一。因此,特蕾莎·梅提出“联合”一词时,首先会使人联想到她试图在英国脱欧导致苏格兰独立声音再起的情况下,表明坚定维护英国统一的立场。但她的重点其实是把“联合”引申为“国民团结”或社会融合。

  要实现社会融合,就需要反对各种社会不公正。不过,社会不公正尽管是突出的影响国民团结和社会融合的因素,毕竟并非社会的常态。因此,更重要的是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确切的社会保障,为普通英国人的生活和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和机会。特蕾莎•梅在演讲中明确承认普通英国人的生活远比威斯敏斯特的议员们意识到的困难得多,并陈述了一连串的普通人的难处,包括主张、教育、工作等。她郑重表示,她领导的政府要以所有人的利益而非少数特权者的利益为指针,反复强调她领导的政府在提出法律和制定政策时,不会仅仅考虑和顾及少数富人、特权者和强势群体的利益,而要考虑和顾及所有人,并在演讲的最后又重申要“使英国成为一个为所有人而非少数特权者服务的国家”,而不避重复之嫌。其实,这样的语言恰恰是工党领导人常用的,在布莱尔、布朗、米利班德和科尔宾的演讲中经常可见,当然后两位的基调更激进一些。特蕾莎•梅在演讲中的基调也是站在普通英国人一边的,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表现得很像一位工党领导人。

  特蕾莎•梅为何在第一次首相演讲中着重表达这样的思想主张?这与她的成长背景和一贯立场有关,也与当前英国的局势有关。

  从特蕾莎•梅的成长背景看,其父是一名牧师,她生长在一个基督教氛围浓厚的家庭当中。基督教思想就有社会团结、人人平等的成分。据一些报道,特蕾莎•梅希望建立一种“更负责任”的资本主义,而非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更有人说她其实倾向社会主义,是反对撒切尔主义的。

  当然,作为保守党领袖和中产阶级精英,特蕾莎•梅并不会特别倾向社会主义,一般也不会在演讲中大谈并非保守党核心价值观的政策主张。但应该考虑到,特蕾莎•梅的这篇演讲是在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导致英国内部阶级、阶层分化加剧、人心动荡的情况下发表的。脱欧阵营在公投中以52%的多数胜出,而调查表明,脱欧派大多数都是普通英国人,特别是工薪阶层和弱势群体。特蕾莎•梅自己在公投中主张留欧,她担任首相后亟需安定人心,主要是支持脱欧的广大的普通英国民众的人心。所以在演讲中,她试图直接对普通民众讲话,表示要认真维护他们的利益,就是要给英国普通民众吃一颗“定心丸”。

李济时: 特蕾莎·梅 - 反“撒切尔主义”的“第二个撒切尔夫人”?

脱欧阵营在公投中以52%的多数胜出 图片来源:网络

  特蕾莎•梅从少女时代就立下当第一位英国女首相的壮志,尽管没有当成,而成了“第二个撒切尔夫人”,但她可能是一位反“撒切尔主义”的“第二个撒切尔夫人”。因此,特蕾莎•梅在自身的政治理念和当前英国社会形势的推动下,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把保守党引向一条稍向左偏的道路,如同二战后英国保守党“穿起工党的衣服”,向工党的福利国家政策靠拢一样。但这可能也会因此遇到保守党内的反对。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魏加宁:美国关税战对中国与世界的警示 2025-04-03 [42]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36]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100]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93]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49]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311]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40]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49]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64]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9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