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陆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但三大症结已成全面复苏的拦路虎。
全球经济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表现可谓让人眼前一亮。在《财富》2016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两岸三地110家企业上榜,这一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仅次于美国而稳居全球第二位。
单就大陆而言,榜单对于经济信心的提振不可否认,但业内人士读出的更多的是企业的短板以及整个经济的弊端。据此,或许能给大陆经济未来之走向开出更具针对性的药方。
其一,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刻不容缓。此番入围的大陆企业多分布在石油、金融、电力、钢铁、汽车、煤炭、有色金属等领域,代表现代经济未来的领域的服务和科技型企业屈指可数。传统产业企业盈利能力极为低下,6家有色金属和钢铁企业总计亏损21亿美元;6家汽车企业总计盈利114亿美元,比通用和福特两家的利润还少了57亿美元。入围500强,绝不能成为这些产业拒绝化解“过剩产能”的理由。
其二,银行不能成为实体经济融资的阻力。就盈利而言,今年全球最赚钱公司的2到5位,被四大行“工建农中”垄断;内地和香港103家上榜企业中的10家银行利润总额达1816亿美元,占103家企业的55%。由此可以得知,银行业的状况绝非“进入了寒冬”,也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实体企业融资贵、融资难是不争的事实。银行业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输血”,是官方又一个必须立刻解决的难题。
其三,大陆经济必须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除去万科、万达、恒大、绿地等房地产企业外,与房地产关联的大陆上榜企业还有华润、中信、中粮、电建、五矿、中建、中航、海航等10余家企业。如此多的房地产相关企业入围500强,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陆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整个经济形势的略显低迷,与房地产业近年来的过火不无关系,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了房地产业,必然让其他产业行业无以为继。
当前大陆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但上述三大症结已成经济全面复苏的拦路虎。为了赢得未来经济的竞争力,下猛药“治病”已是必然之举,虽然短期经济数据可能会不太好看,甚至今后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减少,但用短痛换取长远发展无疑是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