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论文截图
科学界新晋“网红”,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又被卷入舆论风波之中。
5月,韩春雨及其团队在《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称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技术。这一发明被媒体视为“诺奖级”发明,引起了全世界生物学界的关注。
一方面,基因编辑技术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门领域,NgAgo-gDNA技术挑战了西方人主导的CRISPR技术。另一方面,韩春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无”副教授:无名校(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身份、无名气(名不见经传,几乎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无行政职位)。而且,他的实验室简陋,团队只有两三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却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韩春雨在一夜之间爆红。
虽然我国已有屠呦呦获得诺奖,但国人的诺奖情结依然严重,更何况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还是改革开放以前的成就,无法代表当下我国的科研实力。我国在科研上的投入和取得的进步今非昔比,但“诺奖级”的成就还是如凤毛麟角。论文发表之后,不同的人各取所需,一些人把它视为中国的科研实力的代表,把韩春雨当作科研创新的典型,而批评者则把它作为批评当下科研现状、科研资源分配体制的新论据。
不过,当国外研究者们无法重复实验结果的结果传回国内时,很多人又不淡定了。原本对韩春雨就不感冒的人幸灾乐祸,好似证实了他们早前的判断,二三流大学的二三流科学家,怎么可能出“诺奖级”的成就。一些阴谋论者则认为,这是国外科学家制造的阴谋,是在忌妒韩春雨。当初盛赞韩春雨的人,则感觉自己被耍了,不仅感到自己脸上无光,好像连带着伟大祖国也被韩春雨害的在世界面前丢了一次人。
《自然生物技术》表示将对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正常对待,会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会要求韩春雨公布更详细的原始数据和细节。这被一些人认为是对韩春雨的不信任。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流程,并不包含什么特定的立场判断。
可重复性,是判断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是否可靠的关键。但是实验暂时无法被其他科学家重复,也不绝对指向学术不端。一项新的科学实验,无法被其他科学家重复的原因很复杂,这种情况在科学实验中也很常见。《自然》杂志曾做过一项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76名研究人员中,超过70%的研究人员试图复制其他科学家的实验失败,而且,有超过50%的研究人员竟然无法复制自己的实验。著名科学家费米当年用中子引发核裂变,也被同行质疑无法试验无法重复。费米后来发现之所以其他科学家无法重复试验,是因为他用的是木桌子,而其他人用的是大理石桌子。
韩春雨表示自己忙于科研,对于外面的质疑,不愿意多费精力来回应,而且“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不过,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实验真假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事件。可见,韩春雨不可能没有感知到巨大的压力。我们可以用常理来推断,在一个世界瞩目的科研项目上,公然造假的可能性有,但一定不高。一项被称为“诺奖级”科技成果,一旦公布,必然引发全球科学家的关注,会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要想用欺骗造假的方式蒙混过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持者很难一手遮天,而一旦骗局被戳破,必然是名誉扫地。造假可获得的利益大,风险也大。
当然,最终定论如何,只能靠科学实验的结果,雄辩改变不了事实。现在不管对韩春雨做出什么样的裁决,都为时尚早,我们能做的只是静静地等待。
不过,从这场舆论风波上,我们又一次所看到了国民心态的不淡定。大多数人都不懂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但是一听到“诺奖级”成果,就高兴得不得了,感觉要上天,这又能证明我们不比他们弱。而一听到质疑的声音,就马上泄了气。出了这样一个幺蛾子,连国家的脸面都没有了。
这种情况源于很多人并不了解科学研究的特点,没有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只是钟情于取得了什么重大的科研成果,取得了诺奖级成果、世界级成果就高兴,“得而复失”便失落。
对科学质疑也不适应,尤其对国外人们的质疑不淡定,好像质疑就一定饱含恶意,一被质疑就证明了“我们不行”。而对科学质疑敏感的背后,是我们习惯了“满堂彩”,不仅不习惯国内的不同声音,更不习惯国外的不同声音。对任何质疑都做不到淡然处之。这不仅是缺乏科学素养,也是缺乏民主素养,还有不健康的国民心态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