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的问题当然主要靠中国人自己来探讨解决,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研究处理。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全民族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进步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协调处理好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深入解决好财政收支矛盾。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较多,情况复杂,党和政府工作繁忙,任务较重,我个人认为要着重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矛盾和问题。
一、协调处理好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以自然为依托,充分体现发挥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各项工作都要倡导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集中民智,发挥民力,保护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并重,将保护顺应自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研讨并制定推行《人才法》,将对人民群众的素质水平和人才的地位作用的重视程度全面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1]而所有这些工作及任务,归根到底都要靠人尤其是人才来实施与完成。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之所以没有较好的持续发展下去,主要是由于各种制度体制的问题、领导人及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素质水平的问题、社会风气的问题、一些内部经济社会因素和外部不利的国际环境的问题等等,其实关键还是人的问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水平还不够高,政治思想观念还不够先进,制度体制的设计还不够科学系统,社会风气的培育发展还不够理想,经济社会内、外部问题的具体解决很不彻底。真是成也因人,败也因人!如果列宁能多活好多年,如果其后来的领导人都能像列宁那样,甚至更为优秀,也许苏联到今天将更加强大,也许今天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呈现出更好更壮阔的局面。
先进的思想观念对于优秀人才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所以要大力加强先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文化风尚的研究发展、舆论宣传和教育普及,指导并应用于实践,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充分重视各种人才及潜在人才的发现、保护、教育、培养、选拔、使用与提升,加强人才培养、选拔、任用体制、机制建设,不唯逢进必考,不唯分数是举,不唯文凭是用,应该酌情选择性考试与实际自荐、他荐考核相结合,并侧重于实情,唯德能是举,唯素质良绩是用,开创人才发展的新局面,将全社会变成一个大的人才库。优化各级各类人才的比例及结构,并不断优化升级各种人才的质量。尤其要努力促进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紧缺关键人才的发展,例如各种能够较好解决能源、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的人才等。
充分重视人民群众和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制约作用,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豪迈情怀和远大志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逐步摒弃应试教育,不断扭转功利化教育倾向,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科技知识传承创新、教化社会、教书育人的真正功能,让教育能够像阳光一样普照世人,滋养万物,真正能够育人成才,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是把学生都变成书呆子、眼镜生、豆芽菜!要想扭转这种应试教育、功利化教育的不良倾向,就要努力弱化中、高考考试的指挥棒作用,适当弱化重点中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不良优势地位,不断推动各类学校的均衡健康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低学历、一般院校毕业学生也能成才,甚至成大才的正常局面。当然,也要顺应时势发展要求,不能忽视对大量高端、尖端人才的选拔、培养与运用。
世上本没有教育,教育是后来的人造之物,如果它一味的畸形发展,变成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额外枷锁,那要它又有何用?古代落后的科举考试制度尚且分文武两种方式培养选拔人才,而现代社会的今天的中高考考试制度却主要只是文化课考试,这是很具有片面性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特别是身体健康成长。许多学校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狠抓学生成绩了,一年级上课时上午四节课外加早自习,下午两节课,有的还要补课,室外体育课较少,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没有阳光的教室里度过,运动量过少,阳光照射也严重不足,导致许多孩子的身体素质并不太好!我觉得班级授课制应该作出适当调整,可以酌情适当减少课堂教学量,将班内教学与室外活动相结合,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较多的参与历练相结合,保障孩子们能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或许可以在各地适当设立军事体育中学,与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并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人才,增强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为国防、体育以及社会其他方面培养、输送大量的新型人才。
二、协调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首先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又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包括在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进行的各种改良革新。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论采取哪种政策方式,其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全方面发展而制定的改革方案。在社会的改革中,应当改变阻碍社会发展的不良因素,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努力发扬光大,去伪存真。社会的改革,应当引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经典要素和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进自身社会的总体改良。如果说,在社会的总体改革中,不保留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而又对引进的不良文化传统和影响社会改革进步的糟粕不予以去除的话,那就会失去改革的实质。
简言之,改革就是要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合理完善,而不是要连好的东西也一起改掉。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要坚持正向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从历史上看,改革最好的效果是民富国强,没有民富,国家再强大也只是一个无用的空壳,没有国强,民富也就会失去依靠和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应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民富,“公有制为主体”有利于国强,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机统一,不可偏废,必须要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之初,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过多,公有制成分几乎占绝大部分,经济结构过分单一,那时我们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更多的放开,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让经济活起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而现如今,市场经济已经搞的比较彻底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当丰富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到了难以较好体现的程度了,逐渐转变成了混合所有制结构,也许将来我们的所有制结构只能被描述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今天的改革或许要经历一个由放到收的过程。要由以前的将统的过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灵活多样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发展成为不断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就是要对市场经济本身进行改革,加强和创新区别于传统落后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以市场经济为手段,以民生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而不能像腐败没落的资本主义那样,为了发展市场经济而不顾及民众的安全、健康与幸福生活,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此外,还要适当采取一些合理的计划统筹、公共服务、宏观调控、微观管制特别是激励性管制、国有资产监管与结构性改革等各种措施,及时预防化解市场失序和政府失灵,更好引领市场健康运行,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逐步优化资源配置效果,让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而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邪路。因为完全彻底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必然导致贫富分化、赤贫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困顿、危机等市场灾难,不利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到,“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3]美国只有两三亿人,那么发达,仍然有几千万人非常贫困,如果中国搞美式资本主义,彻底私有化、市场化的话,也许十三亿多人会有上亿人非常贫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所谓社会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类社会为中心的主义,它首先是一种全新的整体主义、集体主义、人民主义,要以最广大人民的福祉为根本宗旨,不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思想文化,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与人类美好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源于资本主义,而又高于资本主义,是超越于资本主义之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平等互助关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定义就是从功能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说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功能。[4]它不像资本主义那样主要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不赞同那种老百姓有钱或有本事挣钱就可以吃上饭,没钱且没本事挣钱就吃不上饭的彻底自发放任式的完全私有化、市场化的发展,强调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都有受益于社会、奉献服务于社会的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要求执政党和政府代表人民认真自觉的巩固并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广泛团结服务于民众,不断扩展并加大各种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公益慈善救助等的覆盖面与力度,妥善解决好各种民生、社会问题,带领群众科学发展、共同富裕。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的执政党、政府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依法依规科学规范治理,从严治理,注重落实,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有足够的执政能力和经济实力,更好的领导、服务于人民群众,共同创建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受制于极少数恶意的资本垄断者,不是受制于境内外些许的不良实力派。所以必须要大力鼓励并积极扶持国有、集体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这样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执政党、政府健康发展,更好巩固并行使权力,又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发展,在就业、脱贫、教育、医疗、思想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保障、公益慈善救助、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都能广泛受益。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重要体现就是公有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动摇。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可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优良经济,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都可以从中广泛受益,较易享有充足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较易享有宽广的发展空间与安全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这与资本主义世界弱肉强食的残酷的市场竞争、乌烟瘴气的经济社会环境及秩序形成鲜明对比。由于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与持续增强,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逐渐会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能够自觉地反思并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将阔步迈进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深入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追求公平正义等的社会进步的矛盾,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事实上,许多地方经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厂房、楼房、商场、超市等大量的建起来了,老百姓的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房子、车子丰富起来了,但人们的脑子却变空了,生活条件好了,可吃饭菜没味了,玩手机电脑无聊了,许多人出现了信仰缺失错位、精神空虚消极、低级趣味等的不良思想精神状况。在市场经济的不断侵蚀下,有些人甚至包括一些党员干部,逐渐丧失了追求共同进步的崇高信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以满足个人私欲为人生最大追求,奉行低级庸俗的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乱喊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经常干一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情。
一些地方许多人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的人宁可相信一些错误落后的哲学思想、陈腐观念或信仰宗教思想,甚至相信封建迷信乃至邪教思想,也不愿意信仰马克思主义等科学高端的思想,思想精神极为堕落。其实人们只要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就很容易明白,极端利己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如果大家都是极端利己主义者,就像萨特说的那样,他人就是地狱,人们永远生活在与他人的对立和冲突之中,那么大家都得不到什么好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垃圾堆,甚至变成地狱,那人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更加科学系统完善,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大力的学习、钻研、创新、宣传、推广与运用,用先进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紧密联系实际,高效指导工作,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推动先进思想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大力加强主流思想舆论的宣传、推广与传播,大力加强正面积极的教育引导,全面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努力培育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建成法治社会、德治社会与文明和谐社会。
要防止掉入纯粹物质利益的陷阱。我们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扣实际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直面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做好结构性改革及各方面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向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进步,通过多方面的引导教育让人们逐渐明白金钱有用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将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正向关联,全力培育“义利兼顾、重义轻利,好人有好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天下为公”的正面激励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如或许可以建立公民道德及贡献评价激励体系,将每位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贡献或损害社会的情况包括后来的转变情况等记录公布于其个人信息之中,以形成去伪存真、扬善抑恶、扬美抑丑的强大正能量。
2、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要妥善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突出重点,把握平衡。合理缩小城乡、区域、阶层收入分配差距,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适当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财政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灵活调整经济结构,既要大力促进经济结构的普遍转型升级,又要在落后地区着力发展一些比较符合各地实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多层面、多方式增加就业增收渠道,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在发展中逐步增加弱势群体的劳动收入,逐渐缩小贫富差距。通过税收的纵向公平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西方福利主义制度关于分配正义的手段,诸如累进税、财产税或社会保障制度,对分配不平等的结果加以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从而消除“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不合理现象,有一定积极意义,可以结合我国国情适当调整借鉴。
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减少或消除由于垄断、腐败等违法违规现象带来的不合理超额利润。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意识,充分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确保公平正义的普遍实现。加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制建设,积极推动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如或许可以研究制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法》,大力保护发展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公正。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缺乏,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并将继续获得发展,但伴随这种发展而形成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形势也在不断地加剧。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我国现有人口早已超过了13亿,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如不进行有效控制,预计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但总体素质不高,人口分布不均,流动人口规模大。
我国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口众多,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但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会相应减少。巨型工业社会的运行发展造成了超大规模的资源消耗,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加以应对的话,必将会造成资源短缺甚至耗竭。我国资源总体质量不高,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资源比例低,而煤炭等劣质能源比例偏高,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这对于矿产资源来说,增加了采炼的难度和成本,造成资源短缺。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有学者认为,由于一些地方资源意识薄弱,缺乏战略性的规划和调控,加上只盯着税收增长和GDP数字,曲解出口创汇和招商引资的真实价值,已经使中国矿产资源严重透支和严重流失。曾经有专家估算中国的金矿还可支撑开采15年,银矿20年,铜矿31年,镍矿46年,石油30年,而其余大部分矿物资源也都在百年以内开采完毕。只要再过二十年,江西的稀土资源矿将消失,世界储备量最大的钨矿资源也将消失;再过三十年,世界最大的稀土矿的包头鄂博矿藏将消失。铟在电子电信、光电领域、航空航天、国防、通讯等领域不可或缺,但全球储量仅为1.6万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铟国和出口国,原生铟产量占全球60%以上,80%都出口给日韩,但是定价权却在别人手里。中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也是低廉的,从而导致西方国家大量囤积中国稀土,同时却限制或停止开发自己的稀土矿。日本进口的稀土83%来自中国,映射了中国的出口强度。
中国或许应该及时建立资源的抑出励进的政策,许多重要的矿物资源不能随意对外资开放,加大重要资源的国有化力度,大力促进资源的勘探开发、整顿保护和资源利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储备量和利用效率,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有限有序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科研及产业化投入力度,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及物质资源。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维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运行发展。
除了自然矿物资源短缺外,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已经非常严重。原有的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酸雨的覆盖率达到国土的三分之一,70%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90%流经城市的河流严重污染,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自1949年的工业化以来,百分之八十的中国江河湖泊断流或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沙漠化土地每年递增3400平方公里,大部分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近乎百分之百的土壤板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已成为劣五类水。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和遭受破坏,加上一些地区的滥捕、滥猎、滥采,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局面,迫使我们只能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加大资源环境沉重压力的现实国情教育,增强国民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意识,积极研究探讨较好的节育措施,广泛宣传推广有效自主控制生育的方法。注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这样既有利于计划生育国策的持续落实,又能够适当保障公民的有序自主生育权,符合法理情理,于国于民有利。
努力转变民众传统落后思想观念,在全国范围内特别要在偏远农村地区大力批判消减传统落后的宗族、婚育、人情礼、殡葬、小农自利等的习俗与意识,真正建立起民主法治、平等公正、文明进步、健康科学的全新思想文化理念,增强全社会的公德心、责任心,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自觉降低男女出生性别比,农田耕作增施有机肥,适当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制定洗涤用品、农药等易致污染的生产生活用品的环保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相关科研力度,争取尽早研制开发出更有利于环保的适用产品。
保护土地资源,切实保障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地表水网体系建设,蓄水治水,主动增加森林植被覆盖面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优化生态条件,建立并不断扩大候鸟等野生生物保护救助站点、濒危物种繁育放养基地和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多样性,研制自然资源补偿收费和环境税收政策,推广清洁技术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排放,节约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回收循环利用,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增长的转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妥善解决好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工作之间的矛盾,协调处理好高层领导、基层领导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理顺好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1、做好顶层设计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生事物,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推动工作创新发展”。在顶层设计过程中,要带着问题意识,沉下身子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群众的愿望诉求,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土地改革、对外开放、市场与计划、税费征收、计划生育等等,历史上的诸多成功改革,无不是决策层对人民群众意愿的深度关切和深刻把握,顺应民意呼声,经过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才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做好顶层设计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前的许多基层工作都需要多部门合力推进,往往会产生多方发力却跑偏方向的现象,最终造成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决策层要通盘考虑各环节的衔接配套,明确部门单位职责,同步建立意见方案落实的监督管理机制,坚决防止“推诿扯皮”“踢皮球”“懒政”“庸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生。同时,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支持群众大胆探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创新的火花,及时收集整理基层鲜活的实践经验,为顶层设计提供源头活水。
基层工作要在顶层设计指导下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反过来又能促进顶层设计的发展完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关切度、期望值越来越高,公职人员直面的突发矛盾和棘手难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养成勇于探索、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大胆“摸着石头过河”。因为经验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积极探索是积累经验的第一步,完善的制度从试行到成熟无疑要经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同时,探索就意味着要担当潜在的责任风险,关键是要明确,所有的探索实践都会存在问题和不够完善的地方,要多多交流探讨,宽容失败和不足,加强指导帮助,这样才能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不至于跑偏方向。
在政策制定和贯彻实施制度规范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关注依赖持续的自下而上的“基层智慧”,不能习惯于把注意力放在自上而下的“单行道”上。少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参与,再好的顶层设计也不管用,也只有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生动互动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5]
2、中国有十三亿多人,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千家万户,人多事多,错综复杂,繁琐无比。中央领导要想用简单的方法直接了解、关怀、照顾到全国亿万个家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方法,统筹研判,分类施策,系统解决,则可以让广大群众受益。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执行群众路线,要借助各种方法渠道了解、体察民情,注重群众参与、专家论证、多方借鉴,广泛制定各种利民、惠民的方针、政策与制度,并明确职责,加强监管,认真落实。其次,要注重普惠与特惠相结合,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让老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最后,就是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各级行政组织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一级一级的辐射带动,最后可以惠及基层群众。
科学指导,加强引导、教育,协调处理好高层领导、基层领导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央领导虽不能时常直接了解、关心广大普通百姓,但却可较多接触、了解省部级高官,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认真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切实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严格要求,关爱先行,并要求他们向市、县、乡、村辐射带动下去,把党的温暖与关怀逐级传递下去,并逐级保持、放大,及时反馈,强化监管,促使基层干部努力做好群众工作。这样党群、干群关系会变得更好,老百姓能够真正得到更多实惠,党和政府的威信就能够更好的树立起来,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这对于反腐倡廉、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也许会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3、政府、市场与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互相取代。要划清三者的边界,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在高效政府的科学指导与有效治理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全面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有学者认为,理想社会是既能确保经济发展繁荣,又能确保社会公平与公正,而这一理想只能通过均衡社会得以接近和实现。均衡社会建立在有限与有效的市场体制,以及有限与有效的政府相互混合的基础上,而且这种混合是有机和谐的,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牵制,政府失灵由市场弥补,市场失灵由政府修正,由此达到社会的均衡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尽管这不是最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但是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选择,因为它避免了完全市场与完全计划体制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断裂与革命,从而确保社会均衡与可持续性的发展。
五、协调处理好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深入解决好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等各种不断扩大的财政开支和比较紧张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
1、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为广大公民所能享受的利益,这里所指的广大公民,是指特定范围内的广大,有全国性的广大,又有地区性的广大,其外延可以限制在享有立法权的建制区域。个人利益包括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身体的保存和健康,个人才能的利用和发展等。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限制,又相互依存。社会生活中,利益主体的偏私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可能会带来违背公共道德、贫富过度分化、破坏生态环境等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因此应对个人利益进行一定限制。但公共利益有时也受制于个人利益,特别是基本权利。公共利益是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它并非所有社会成员利益的总和,社会成员的利益有时与公共利益产生冲突,且不同成员间的利益也会产生冲突,甚至侵害和危及到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前提,公共利益为个人利益的更好实现提供保障,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中,道德、习惯、习俗文化等的作用只是一个方面,主要是从制度上提供立法、行政和司法保障。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一般表现为此长彼消的关系,公共利益的实现有时以减损私人利益作为成本,或者说以限制或者剥夺某种公民权利作为代价。因此,宪法通常规定只有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的方式来界定公共利益才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行政机关作为法律实施主体,只能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来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权利,通过实施法律的方式来实现法定的公共利益目标。例如:我国宪法经过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后,在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在第十三条第三款又一次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就在强调要充分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正式确立了公共利益应当依法界定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确认了兼顾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宪法精神。公共利益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具有“公共性”。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一般难以通过市场等私人选择机制来实现。
其二,具有合理性。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有时是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的,因此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或者比例性原则):要对局部公共利益与整体公共利益、短期公共利益与长期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可能减损的私人利益与可能增长的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不同方式加以权衡。通过这些权衡,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小失大。
其三,具有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
其四,体现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这种补偿应当是一种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而不能只是象征性的“适当补偿”或者弹性很大的“相应补偿”,坚持共享发展。
2、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目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财力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较多,地方债务压力较大,而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
要解决好财政收支矛盾,最主要是发展经济,增收节支,加强预算管理,努力实现财政收支相对平衡。我国当前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全球化经贸发展战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为解决好财政收支矛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财政收入方面,要打破原来依靠土地出让收入的格局,逐步转向稳定的财税收入,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财政收入的难题。在财政支出方面,更好地进行结构优化调整,改变原来大规模刺激形式。在编制预算时,要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在预算执行时,要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编审决算时要严格核实各项收支,严格按规定列入决算,以利于实现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
财政收入方面,可以研讨是否可以或者怎样征收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遗产税、赠与税以及内外资境外转移税等。财政支出方面,面对支出刚性增长压力,要从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寻找对策。
一是科学界定财政作用边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管放到位,区分层次,调整结构,有扶有控,有保有压。
二是改善民生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三是主动出击建机制,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科技教育、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顶层设计,增强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创新投入方式,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扶贫开发等,可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同时,要厉行勤俭节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做好转移支付工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让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相匹配,努力实现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塑造金融开放发展新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和审慎管理框架,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平衡、稳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外,我们还要注意协调处理好就业、房价、教育、医疗、养老、公共基础设施等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与经济社会总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国企与民企、国内与国际、以及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41.
[2] 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5-6.
[3] 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4]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3.
[5] 徐晓东.“顶层设计”离不开“基层智慧”[EB/OL]. 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4/1203/c2412
试析社会发展的动力观
摘 要:历史上许多学者都在努力破解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才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只能在社会历史及其现实中寻找答案。其实,通过深入分析探究社会历史事实,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方面认识上的不断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Analysis of the Motive Force 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
XU Ming-qing
(Zhonggang High School , Funan, Anhui 236301,China)
Abstract:Many scholars had been trying to solve the issues of the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history. However, only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uld reveal the real motive reason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f you want to study the dynamic problem of social development, you can only find the answer from the social history and reality. In fac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s between the needs and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e economic base and the superstructure, are the basic driving force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social historical facts, in ad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in this understanding, has ver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Key words:the motive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basic contradiction; needs; productive forces; the earth homeland; harmony
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进步的过程。然而,是什么力量使人类历史不断地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究竟是怎样的?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一、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始终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前,人们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作过很多探讨,从总体上说,大体提出了以下观点:1、自然动力论。从自然界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把社会发展动力归结于某种自然必然性。2、神学决定论。把超自然的力量,比如神和上帝的意志作为决定世界一切事物(包括社会)产生发展的决定力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一种特殊的神秘力量。3、人性和理性动力论。从人的本性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人的精神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例如伏尔泰、维柯、康德、孔德、费尔巴哈等人的观点。
这些观点,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社会发展的外部寻找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比如自然动力论和神学决定论。另一类是从社会内部寻找社会发展的原因,比如人性和理性动力论。不论哪一类理论,往往都容易陷入最终从精神因素去寻找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倾向。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总体上也属于主要从社会内部寻找发展动因的类别,但是却和其他理论派别有着根本的区别。
事实上,社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复杂有机体,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应首先从社会内部去寻找,因而只是从社会外部寻找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各类人文主义者试图从社会自身寻找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努力方向是可取的,但是,只有努力揭示出隐藏在“历史动力背后的动力”才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1]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历史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优秀成果,结合历史条件和实践的新变化,从社会发展的各种直接动力因素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发现了隐藏在“历史动力背后的动力”,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使社会发展动力观建立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以生产为基础的种种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社会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时候要受到社会物质关系发展状况的制约。5、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历史合力”的方式实现的。6、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思想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该理论指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根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起因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由此就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然后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地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一些学者认为,基于它,才能充分揭示人作为主体创造历史的二重性(主动性和受动性);基于它,马克思的社会进步理论才能建立在稳固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总之,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思想的提出和系统论述,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最终建立在了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对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特别是根本动力思想的科学补充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无疑是正确的,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所在,科学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但本人认为,马克思以及后人归纳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特别是其根本动力思想,例如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等的论述稍微有些笼统,可以进一步分化的更具体一些。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出发具体分析了影响社会发展的五种重要因素: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生产方式和人的需要,勾勒出社会运行的大致轮廓。他由比较表面的具体的五种因素的作用进一步深入下去,将其浓缩聚焦在比较抽象的、且相互之间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三种因素上,从而提出或者说被认为倾向于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种做法是基本合理的,但一般人类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主体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能够更好实现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把微观领域的具体的人的需要作为一个动因内化于宏观领域的抽象的社会生产力之中,从逻辑上讲是行得通的,但在实际上,易于让人有忽视一般人类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即要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的存在发展的价值意义,没能从根本上凸显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的印象。一些西方社会哲学学者错误的批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它忽视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作用,有经济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的倾向,容易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即在于此。其实,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都在突出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中,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具体或直接动力是人的需要、科学技术和阶级斗争等。从这种表述中可以认为,两者应具有内在的因果决定关系,具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但是事实上,这种表述很成问题,让我们分析一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条件,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3]可见,人的需要和相应的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人的需要起源于一般生物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是在长期的生命进化和人类不断的改造、利用自然社会环境的社会化劳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需要不像一般生物需要那样可以直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满足,而往往是要在对自然的社会化改造即社会生产中才能得到满足的,它引发了社会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所谓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利用已有的自然与社会物质、精神资源条件,而进行的创造社会财富的社会化生产的能力和状况。社会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又使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和提高,两者相互促动,螺旋循环上升,或者波浪式的前进,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快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逐渐产生和发展出分工和交换等多种社会生产交往形式,例如包括后来的以及近现代出现的狩猎采集及捕鱼生产、养殖种植生产、农牧业合作生产、手工业生产、机器大工业生产、跨国公司和世界工厂、合伙入股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生产性服务业,零售、住餐、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生活(消费)性服务业,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公益性服务业,以及建筑、文化创意新兴服务业等多种行业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还有原始合作生产、奴隶制生产、领主庄园制与租佃制生产、雇佣制生产、自主合作生产,以物易物、货币流通、行会集市贸易、租赁转让、抵押典当、高利息借贷、钱庄银行信用存贷、投资融资与增资、信托与保险、基金股票债券等证券交易及期货期权等交易、地区和世界自由贸易等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形式。于是便产生和发展出相应的社会生产、经济关系,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一定的经济基础,进而建立起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组织等对应的上层建筑。
由此看来,人的需要并不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从根本上导致其产生和发展,而恰恰相反,正是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人的需要,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矛盾运动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起因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两者的矛盾运动促使生产力和社会交往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着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发展与变革。而后者,又可以反作用于前者,激发形成循环或者超循环[4]的社会运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所以,不难看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必要把需要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补充进去。
按照一些学者的讲法,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似乎也要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5]可见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成分,恰恰与其他要素一起决定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而不是相反。
那么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其发展的根源在哪里呢?很明显,是源于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正是由于人的需要,才促使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才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马克思生活于阶级矛盾尖锐、阶级斗争剧烈的时代,劳动异化和需要异化现象严重,社会几近于病态,动荡不稳,劳动人民生活于苦难之中。他感同身受,一生的追求和创立其学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变革那个罪恶的社会现实,从根本上实现全社会的革命与进步,实现全人类特别是处于苦难中的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解放与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社会革命学说,虽然比较片面,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些许道理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而实践性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特征。
马克思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的正是为了要突出阶级斗争这个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个社会变革的强大武器,正是要唤起最广大的劳动群众,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追求人类公平正义的崇高进步事业而起来斗争、革命,去变革和改造那个不合理的旧社会,去解放自身,解放全人类。
这种符合当时时代特征的务实理论,在今天从历史的角度看仍然是根本正确的。当然,理论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所以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着它,是真正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身处于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变革在即,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转折时期,他感到的更多的不是社会稳定渐进发展的情景,而是社会动荡突变的情景。
在他以及后人补充完善的社会发展规律论特别是五形态理论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发展应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即某种社会形态内的社会稳定渐进发展的量变时期,和新旧交替的社会形态间的社会剧烈变革的质变时期。在他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由于受时代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自然会更关注质变时期的社会变革问题,而稍微忽略了社会量变时期的渐变发展问题。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只是在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质变时期,才表现的特别突出,才作为社会变革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着社会的剧烈突变。而在某种社会形态内的社会渐进发展时期,生产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基本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虽然总是在一定程度上经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此时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主要根源于需要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
在社会渐进发展的量变时期,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促使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着需要的种类和层次的增多与提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是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社会发展由量变时期逐步进入质变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有的需要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化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这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明显更替,人类社会的飞跃发展。
四、构建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及后人归纳总结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特别是其根本动力思想,从根本上讲,是科学正确的,但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适当补充,进一步阐发的更明确具体一些。下面还是先从自然界的动力问题谈起。
(一)矛盾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然辩证法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下面着重考察这一规律在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中的不同表现。
1、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是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
在非生命世界中充满着以吸引和排斥为对立两极而不断展开的矛盾斗争。恩格斯指出:“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中。”在这里,吸引和排斥主要指非生命界事物相互作用中两种相反运动趋势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对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凝聚和扩散、吸收和辐射、化合和化分、聚变和裂变等特殊矛盾运动所作的高度概括。看来,恩格斯是把吸引和排斥作为非生命世界的基本矛盾来把握的。
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是非生命世界各种事物运动的源泉,并在不同的运动中有不同的表现。从存在的自然界到演化的自然界,从基本粒子到总星系,都存在着吸引和排斥的矛盾,它是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自组织理论指出,通过涨落达到有序。[6]
2、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更确切的说,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生物条件及环境条件的供求矛盾是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
关于生物进化的动力即生物进化原因,科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完全在生物体的内部——内因论;(2)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完全在外部环境里——外因论;(3)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生物进化发生在变化的环境和变化的生物两者的相互作用之中。它把生物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力过程看成是自然选择。这种观点同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外因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下面依据这种观点来分析一下生物进化的动力问题。
第一,内因是生物进化的根据,就是说生物体遗传和变异(适应)的对立统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或根据。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微小的变异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得到保存,并在繁殖下一代的时候转化为遗传。这样经过历代的积累,终于成为显著的变异,最后形成新物种。
第二,外因是生物进化的条件,就是说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或条件。遗传和变异的内部矛盾或内因,只给生物进化提供了可能性。要使进化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外因,这就是外界环境条件对生物体的选择。对生物进化来说,外界环境条件就是自然条件,因此这种选择叫做自然选择。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7]正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从而推动着生物进化的持续进行。
可见,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另外,从矛盾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角度看,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是吸引和排斥的矛盾,那么生命世界运动发展即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样的矛盾呢?
很显然,生物和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关系,这种作用分别表现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制约及选择等。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例如新陈代谢、趋利避害等,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可以认为,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生物的主体性,是否有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的本质区别之一。
从根本上讲,生物进化的动力应该是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生物条件及环境条件之间的矛盾运动。当一些生物自身的遗传变异的条件及变化着的环境条件恰巧能不断满足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时,就能实现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从而推动这些生物的持续进化,反之则导致部分物种的衰落及灭绝。
所以,生物进化的动力可归结为是需要和条件的矛盾,也可认为是一种供求矛盾,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求”,生物条件及环境条件是“供”。
(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超越的动物,人是唯一懂得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社会环境以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并发展自身的高级智慧生命。是否能够通过劳动交往等有意识的社会化实践活动改造利用自然社会环境以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并发展自身,实现自己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像其他生物一样,一般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及结成社会的根本目的,首先也是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虽然两种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人类推动社会的形成及发展的一般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价值,探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不可能不考虑人的需要。
事实上,结合前述分析可知,社会及其主体人的根本矛盾首先也应是一种供求矛盾,即人的需要(求)和社会生产力(供)之间的矛盾。一般生物的需要体现了其对自然的直接根本依赖关系,是对自然资源的直接需求,生物进化的供求矛盾是需要和自然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而人的需要一般是对自身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所得成果的需求,人的劳动实践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形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人的需要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间接依赖关系和人对社会的直接依赖关系,社会生产力充分体现了社会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关系,社会供求矛盾集中体现为需要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和生产力的矛盾恰巧从根本上把人、自然及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必然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社会发展根本动力不可能离开社会内部结构来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即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所以其运动的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方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社会的主体即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可以概括为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当社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社会处于剧烈变革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和社会进步的具体实践就可以紧密的联系起来,使现有理论中的有关不同社会形态及不同社会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及主要矛盾等的观点得到很好的统一。例如,从现在算起,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讲是完全正确的。当然,随着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该理论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日益得到改善,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却越发突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发迫切,人民现实的、可持续的物质、情感、文化及自觉意识的需要同实际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的适度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逐渐转变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点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有关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传统提法一般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决定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内的社会生活;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对抗性的社会制度,它必将被将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很显然,这种论述略微有些粗疏,只强调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社会形态交替的问题,而忽略了社会稳定发展时期的社会形态内部的问题。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点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初动因,要对不断发展的需要的满足导致社会生产力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规定和制约着需要的质的水平和量的程度,需要和生产力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需要本身就具有客观的性质,需要的表现属于人的主体意识范畴,生产力属于社会客观物质基础范畴,人从属于社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从根本上讲,生产力决定着需要的质的水平和量的程度,决定着需要的发展情况和满足程度。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需要引发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形态内的逐渐进步和社会形态间的明显更替,从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当社会处于某一社会形态内的稳定渐进发展的量变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逐渐进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包括各种因素的诱发与推动,例如航海、商业等交往及活动范围的扩大,蛮族等外族的入侵、掠夺与干涉,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的变化和迁徙流动,一些自然社会条件的固有影响与变化发展,自然灾害、人为祸患以及经济社会危机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理论、文化理念等的传播推广与创新发展,腐败没落的政治统治和惨淡的经济社会现状,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的境地,新的生产关系及政治格局的产生和发展,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意识觉醒和实际行动等等,原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不再能适应或者甚至部分是由于被普遍感觉到不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及发展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与期待,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就可能会由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此时社会处于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剧烈变革的质变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明显更替。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决定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内的社会生活;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总体上讲已经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对抗性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导致社会生活中的人的劳动的异化和需要的异化,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它必将被将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未来社会应该是在实际基础上的物质生产力适度发达的社会。它应该能够实现人的劳动和需要异化的扬弃,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充分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社会,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新的理论补充,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明白为什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指导共产主义革命常能取得成功,而照搬照抄的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却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资本主义的内部自发运作机制,明白其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更加坚定的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活动中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成功经验,更好更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五、后续篇
前面已经提到,探讨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要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上文中,把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恰好把人、社会与自然从根本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充分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共同作用的特点,准确的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本文突出了人的需要的作用及地位,目的是要强调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最高级智能生物,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就是要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需要对于生物而言,对于人而言,意义非常重大。正是由于自然创造出了一定的生物条件,能够不断满足并发展生物的生存发展的需要,才使生物得到不断的进化,最终进化出懂得通过社会化劳动实践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并发展自身的人。正是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得到不断的满足和提高,才使得社会持续的进步。
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起源于一般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指出,一般生物的需要只是生存的需要(其发展需要是通过长期的遗传变异而被动满足的),而人既有生存需要,又有发展需要。人的生存需要就是维持人的生命机体正常运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发展需要是人建立于生存需要基础上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高级需求,它使人的需要超出了动物的水平,是人的重要属性,包括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衣食住行用玩与装饰收藏的各种物质条件及休闲旅游等享受的需要,娱乐健身的需要,生活情趣与生活品位的需要,整洁秩序的需要,忠诚信用的需要,自省自律的需要,自信自立的需要,自主自强的需要,身心健康健全教育优化的需要,关切好奇的需要,期许向好的需要,轻松幽默的需要,友好包容的需要,感受、体验、领悟的需要,文字书写与图画影音记录、设计创作留痕的需要,交流、归属、爱与尊重等情感的需要,求知、美、道德与信仰等文化的需要,搜集处理有效信息的需要,保质保量高效能的工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需要,综合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欣赏、展示、提高自己与他人个性特长、实力及才华的需要,善待、成全他人和自己的需要,高洁贤雅的需要,仁厚通达的需要,市井民俗的需要,融入民众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8] 知己互动的需要,合作共赢的需要,创造创新创业的需要,公益慈善救助的需要,职责坚守的需要,顽强拼搏的需要,成功成就的需要,分享共担的需要,共同奋斗、奉献社会的需要,追求自由、公正、平等、民主等真理正义的需要,文明进步的需要,科学可持续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对美好未来的梦想与希望的需要,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需要,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及其满足,有些体现了人的个人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需求的满足,有些则体现出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般生物的需要具有无意识的自发的生物性特征,其满足方式是靠自然资源的直接供给;而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具有有意识的自觉的社会性特征,其满足方式主要是靠自身对于自然条件的社会化劳动实践改造实现的。所以,从需要的角度看,是自然选择了人;从需要的满足方式的角度看,是劳动创造了人。因为需要是现实要求的反映,所以人的社会生产实践相对于需要而言,具有更根本的决定意义。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现实性需要和理想性需要,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生产工作需要和生活学习需要,必要需要和奢侈需要,个人需要、集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等。由于人是由生物种群进化而来的,人结成社会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更好的满足需要,所以人的产生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的劳动的异化和需要的异化是社会生活的两大难题。在社会发展的起始阶段,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极有限的劳动成果以满足需要,此时的劳动和需要处于均衡化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交往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社会的自发分工和各方面的分化不断得到加强,劳动和需要有非均衡化发展的倾向。一部分人开始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导致劳动的异化,人们之间为了满足需要的利益的矛盾,以及由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合作与交换,还有人们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活动的矛盾等,推动着私有制、所有制的产生及阶层与阶级现象的形成;一部分人的需要过度膨胀,抑制甚至剥夺了另一部分人合理的生存发展的需要,或者人的某一些低级需要及虚假需要的过度膨胀,抑制甚至剥夺了自身的其他需要,又或者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的过度膨胀,表现为过度繁衍与过度活动,太多的抑制甚至剥夺了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促使大量生物物种的衰落及灭绝(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限制的话,必将会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引发危及人类自身基本生存的问题),导致了需要的异化。例如古代的活人殉葬和宫廷宦官现象,奴役专制制度与种族清洗,还有人类的过度繁衍与过度活动所导致的大量生物物种灭绝的现象等等,就是需要极度异化的表现。中国儒家思想中强调,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也可以进一步引申认为主要是针对需要的异化现象而言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使人的需要发生了异化,表现为需要的粗陋化、物化及工具化等。
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医治这个社会病症,马克思特别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开出了如下药方。他指出,劳动和需要的异化根源于剥削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私有制社会制度,要实现劳动和需要的异化的扬弃,避免由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一基本矛盾所导致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就必须自觉地变革旧的私有制社会制度,建立一个无剥削无压迫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劳动和需要的均衡、平等及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或许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马克思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突出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阶级斗争这个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剧烈变革的强大武器。
由此看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特别是其根本动力思想,是在人的异化现象严重的病态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明确的当时时代的现实针对性,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指导意义。在这方面过分的挑剔及批判,是不公正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深刻系统的揭示了这些本质问题,是开放、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当然,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例如,把社会粗分为病态社会和健康社会两种情况,认为病态社会就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而健康社会,其运作方式一般是进行社会化的生产,即合作创值,[9] 创造出一定的社会财富,并主要通过按劳动、按贡献、按经济社会要素分配,等价交换,福利保障与公益慈善救助等方式实现资源及财富的有序配置,满足社会各群体的合理需要,各得其所。
上述健康社会及病态社会的观点,虽然并不太科学,但与本文中的社会量变时期和质变时期的观点是有一点点接近的。可以把量变时期的社会看作是一种常态社会,而把质变时期的社会看作是一种动态社会。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可以认为常态社会中发展建设、民生福祉与改革稳定是应有主题,而动态社会中革命变革、除旧布新与民众的休养生息是应有主题。
在社会生活中,自然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各种不合理的现象,例如社会资源及财富的私有垄断与大量消耗浪费的现象,人口过少特别是过多的现象,合作创值中的侵占价值现象,非等价交换现象,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供求失衡现象,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现象,普遍性的极度饥渴、贫困现象,奴役专制现象,无秩序感、无政府控制状态下的混乱现象,损害他人及社会的过度利己现象,强权侵犯现象,打、砸、抢、炸、烧、杀等病态混乱的破坏性现象,侵占掠夺、军阀割据、极端战乱等动荡现象,不尊重人权、残害生命的现象,种族歧视与种族清洗的现象,生物物种大量灭绝的现象,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现象,社会消极、病态的思想意识泛滥的现象,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政治、意识文化领域中的病态现象等等。要大致区分病态社会与健康社会,一般就需视上述现象的情况而定;要解决好各种社会问题,就要找到本质的原因,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进步。显然,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社会发展的量变时期和质变时期,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片面机械的评判。量变时期可能会有一些明显的阶段性、局部性的变化,质变时期也可能会有一定范围的、短暂的稳定发展的过程。
文中提出,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几对矛盾不能割裂开来看,它们的内部及相互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促进,一起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例如,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及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与前进,然后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促使生产力和需要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但是,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都知道,这绝不能只是成为公式化、绝对规律化的教条,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把握,实事求是的对待。
本文突出了人的需要的作用,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及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论证了以人民为中心、以自然为依托的科学发展与科学治理思想的正确性。构建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作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重要推论成果,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系统理解和全面掌握,有利于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中国梦也是世界的梦,是个人的幸福生活与人类的美好社会的共同梦想。
这篇文章强调的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机制,其实人类由于有自我意识,必然就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类的不断创新和变革大力推动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创新动力论和改革动力论指出,创新与改革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另外,社会发展异常复杂,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把任何一种因素绝对化或无限夸大都是荒谬的。
人们越是清晰的认识到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运行发展的基本矛盾,就越是有利于清晰的发现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正确的前进方向。近现代的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的财富有较大的丰富与扩展,人们的劳动创造能力得到相当程度的锻炼与提高,人们的各种需要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与发展。同时,这种社会化大生产所赖以为继的各种自然资源,例如化石能源、水、土地和一些矿藏物质资源等,逐渐会显现出适度限制性利用的局面。另外,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环境问题,饥渴、病疫、天灾、人祸、贫困、危机、战乱等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心理精神问题等。人们一方面要努力寻求发展出相应补充替代性的能源及资源,另一方面,更要进一步努力优化社会生产交往方式及人口控制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日常生活方式以及人类思维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教育、治理、建设,努力形成良性对话互动机制,积极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引导、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意识文化等的新秩序,减少内耗,扩大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成长进步。显然,人们的需要也要相应的调整改进,逐渐由偏重于物质需要向适度性物质需要和丰富性精神需要的方向发展。人们在牢牢构建起适用性物质家园和绿色环保的生态家园的同时,更将会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共同构建起无限美好、精彩纷呈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地球家园里,没有战争与动荡,没有侵犯与伤害,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饥渴与贫困,没有破坏与毁灭,没有病态贪欲、奴役专制、失衡与不公,没有太多的恨、假、恶、丑、烦恼与悲剧;有的是全面的友好与和平,有的是相互的关爱与尊重,有的是真正的自由、公平、民主与法治,有的是适当的创造、创新、富足与文明,有的是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科学自然充分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有的是越来越多的爱、真、善、美、愉悦与幸福。
总之,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命运共同体,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才能逐渐得到更多的发挥与提高,人的需要逐渐得到更好的满足与发展,人的价值意义逐渐得到更加全面的实现,人类会更加的觉醒,终将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1-118.
[2] 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112-114.
[3]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9-10.
[4](德)M·艾根,P·舒斯特尔 .超循环论[M].曾国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42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6](美)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M].曾国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0.
[7]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74-80.
[8]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52-58.
[9] 《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撰写组.社会是什么:价值联结的生存单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3-141.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