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執政百日
,在民進黨再度執政治理下的台灣已成為導致兩岸關係逆轉的關鍵變量。蔡英文缺乏一個有經驗的專業團隊輔佐,和無法超越意識型態包袱解決兩岸跟經濟兩大問題。如今蔡英文的支持度大幅滑到到「死亡交叉點」,跌勢之快,已超越歷任總統。其原因,可從她處理兩岸關係中找到答案。從她言行中可發現,將兩岸弄成敵對關係,以達成「兩國論」願望,是她從政的主要目的。在這個目的下,對蔡而言:民眾福祉、國家利益有無受到損傷,並不在其優先考量內。
民主不是選完就沒事了,民主還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出現了問題時,執政黨就會回到認同問題上做文章,置民生、經濟、國防安全於不顧,以此來轉移解決問題能力的不足。蔡英文政府拿著「不當黨產」與「轉型正義」兩面大旗,赤裸裸地企圖支解國民黨,還當成最優先的政務,加劇了智識分子與社會中層階級支持者的擔憂。蔡總統與其廣開火線、陷民心於不安,不如回歸治國二本:拚兩岸和平、拚經濟發展,放在對民眾有利的經濟問題上,而不是假藉「轉型正義」對藍營進行清算鬥爭。
蔡英文執政百日,兩岸正式溝通已呈現停擺狀態,在北京沒有得到民進黨對「九二共識」認同之前,似乎沒有雙向互動的跡象,「維持現狀」實際將難實踐。蔡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一軌斷掉,想改走二軌,恐怕也難通。蔡英文必需撫心自問,台灣需要的是“民粹民主"還是“自由民主"?九二共識對臺灣最大的意義,是兩岸終於找到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政治基礎,而且兩廂情願,不是一廂情願。台方表述「一個中國」,必須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當然就是中華民國,而不是「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臺灣獨立」。
政治出現不穩定,經濟難免會受到衝擊,蔡政府嘴角邊的經濟「新南向政策」遠景、和「政治經濟」重現的影響,及親日走向,能否擺脫兩大之間難為小的困境,是外資對台股兩岸紅利的持股加減分關鍵!目前,除北韓外,台灣是東亞吸收外來投資最弱的地區。若兩岸關係在全球經濟成長緩慢復甦的大形勢下仍在「冰凍期」,頹勢的台灣經濟或將步入經濟「長期停滯」軌道。
北京對台政策轉趨强硬的態度,將牽動民進黨對中路線的變化,而對中路線的變化,又可能升高内部執政的難度。蔡英文和“台獨” 支持者已感受到兩面壓力,而壓力的集中點就是“九二共識”。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 ,台灣的戰略空間就受到限縮,導致民進黨的迴旋空間加速緊縮。而兩岸關係發展的好壞直接牽動台灣內外改革、發展以及穩定繁榮。
蔡英文總統上任不滿3個月,各種轉彎決策、瑕疵決策頗為各界詬病,政府在政策確定前欠缺周詳考量評估,和缺乏務實討論致難以推行,而央行和財政部的不同調,凸顯政府對於如何解決台灣連續三季經濟負成長就如兩岸關係似乎沒有最佳答案。蔡英文已經執政,執政是要解決問題的。依據近代民主政治歷史規律,若百日交不出成績,就很難在接下來的任期反轉局面。小英政府將面臨2018的地方政權改選。因此,留給小英的機會之窗,時間空間不大。如果不把握這兩年的空窗期,及早修補兩岸關係,則經濟、外交、選舉等後續複雜度會更高,決非半瓶醋的小英團隊能出籌謀策,穩住大局者。如今因為導彈誤射事件,責任明顯落在台方,不但新政府的治軍能力遭受國際質疑,新政府至今尚未建立兩岸危機處理機制,也將成為國際矚目的台海安全漏洞。
國民黨需提論述找回認同感
8月27日(台灣時間)是小英執政百日,同時也是花蓮市長補選,國民黨候選人魏嘉賢成功翻轉民進黨市長執政6年的局面,讓花蓮基本盤藍大於綠的版圖重新歸位,堪稱總統大選後「政治意義」最高的選戰。因為,這是國民黨延續氣勢的關鍵,從今年起,一連9場補選,藍營過關斬將,綠營始終吞敗。或導因於民進黨政績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選情。
蔡英文連串的政策失誤,導致民調直直落, 就連中間選民不滿意度都高於滿意度,顯示民進黨又重新回到傳統基本盤。藍營雖均小勝,正是敗選後的中國國民黨齊心再創新局的契機,不幸卻陷入內外交困的危機。外在是深陷蔡英文推動的「不當黨產」與「轉型正義」泥淖中,無法專注2018年地方選舉佈局。內在則面臨黨主席改選,深藍與本土對峙,受意識形態差異影響而裂解弱化選舉戰力。其實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將近七十年,誰不是本土?
中國國民黨面對困局不應總是隨著民進黨的節奏亂舞,民進黨主導的《政黨及其隨附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是政治策略的一部份,整個事件有非常明確強烈的氣息。台灣現在只有"政治問題",沒有"法律問題",因民進黨似乎不從法律制度面看問題,而只想用行政權力來解決個案特例,與其對衝,不如沉潛靜思提出政策論述和推動對全民有利的法案。國民黨高層要有戰略思考,也要懂得戰術運用。而今政策會執行長避談國、民兩黨政策之優劣,天天爆料卻又無解,大打嘴砲。文宣單位對黨的中心思想和政策宗旨皆無言,如何能得到選民的同理心與支持。中國國民黨必須突破中心思想困境,找回最大的資產--黨魂,清楚表達理念、又何愁中間與泛藍民眾不支持。
對外,國民黨可借力使力,主動清查並公佈黨產與資金流向,追責與抓內賊!追討被偷走的黨產索還遭暗槓之款項,法律上或未能全部勝訴,但足以聚人心,同時公佈當年經陳重光之手資助民進黨帳目,也是轉型正義。對內需清黨、整頓、改革、培養人材、下鄉融合地氣,真正廣覓人才,方能贏得民眾的掌聲與歷史的肯定。國民黨應該要靠中心思想、意識形態來凝聚黨員與支持者,而不是靠黨產。老實說:國民黨對於黨產的辯護,沒有得到太多正面的反應。許多黨員咸認黨產被利益輸送至某些人,也在質疑黨產為何愈來愈少。可嘆的是,國民黨竟無人能對黨產歷史有正確的說明,而有對應。令人不勝欷噓感嘆。
文宣應組合立院黨團,請益專家學者、大專研究生,組成政策和實務的戰略、戰術研究小組緊抓民進黨施政缺失,適時出擊。並引用國史館和陽明書屋珍藏之歷史資料暨美國已公開之檔案資料,再現國民黨曾經與民眾攜手同心走過的風雨坎坷路,彰顯外省籍老人們曾經對這塊土地的貢獻。他們經過多次浴血奮戰和胼手胝足從事十大建設的工程,才會有台灣今天的成就和安定的生活,他們為台灣貢獻的故事,不只讓人感動,更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歷史不能捏造,但可追述,將在時間和空間上遠離的真相告訴民眾,為老兵們贏回尊嚴、為中國國民黨爭得掌聲。台灣之有今日是戰亂中的一代和幾代人的努力。百日了,蔡政府竟然沒有一個政策跟經濟民生有關,「政治經濟」掛師,小英的點亮台灣成空口說白話。
蔡英文軟語求北京 卸責和爭連任的策略
(World Journal)
蔡英文執政滿百日後宣布,懸缺已久的海基會董事長,由扁政府時代的外交部長田弘茂接任,代替原先規畫的王金平。外界評論,此舉在擺平深綠反彈,「雖難得分,但先求不失分」。9月27日登場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ICAO),大陸確定不邀台方參加,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開始受壓縮。台北軍方昨天透露,大陸正為2020年武力攻台作準備,解放軍有能力奪取台灣外島。這一切都說明,兩岸逐漸步入攤牌,「和風細雨」式的試探、觀望、等待已成歷史。
蔡英文政府最近不斷呼籲大陸改善兩岸關係,對兩岸經濟合作、台灣的國際空間、陸客及陸生赴台釋善意,但對北京堅持的承認「九二共識」要求,蔡卻置若罔聞。既然堅拒「九二共識」,就應評估台灣須付出什麼代價,勇於面對後果,為何近期反而低聲下氣,頻頻呼籲北京釋善意?
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圖」。顯然蔡英文不是想先打預防針推卸責任,就是想博取國際同情,甚至製造大陸打壓台灣的悲情,再化悲情為選票。例如,在陸客赴台觀光人數直線下降後,民進黨政府除了說要觀光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風涼話之外,竟然要求觀光局結合民間協會組團訪大陸,爭取客源。如果北京阻撓或反對,責任就在大陸,不在台灣。 當陸生赴台日益減少後,陸委會表示,歡迎大陸學生來台與台灣學生切磋學習,期盼兩岸共同珍惜多年交流成果。如果情況仍無改善,責任當然也不在台灣。
蔡英文與媒體茶敘時,呼籲兩岸共商經濟合作。如果新南向政策遭重挫,必然也是大陸封殺所致。在陸委會呼籲兩岸共商台灣參加ICAO會議,遭大陸國台辦拒絕後,民進黨副秘書長李俊毅說,「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民進黨不會缺席」、「希望政府也可以進來」,深綠正裹脅蔡英文,造成「尾巴搖狗」現象,蔡居然也順水推舟接受。
民進黨政府的作為顯示,開始多方面「撞牆」,然後再歸咎北京。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說,有關台灣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國安團隊有研議,「是台灣人民的期望」。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表示,台灣參與世衛大會,如果中國對台灣的兩岸和外交政策不滿,隨時可不發邀請函,讓台灣不再有觀察員身分,希望北京不要自毀國際形象。
蔡政府官員的動作與談話一個接一個,讓人目不暇給;因此,有理由相信,這是國安團隊精心設計的一套針對兩岸由「冷和」、「冷對抗」走向外交、經濟、社會等更深層對立時,能為蔡政府解套、卸責、博取國際同情,並在島內化悲情為選票的連任執政大戰略。
從蔡英文520就職演說、接受綠媒專訪、「華盛頓郵報」專訪,及與媒體茶敘談話,可總結她對「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的立場。
首先,她不會在大陸設定的期限內回答「九二共識」問題。惟事實上,大陸根本沒有設定任何期限。其次,她表示,兩岸如真有意談判,就不需要「九二共識」作前提。第三,她說會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維持「兩岸現狀」。國、共兩黨都知這是玩文字遊戲,但美國人似乎深信不疑。第四,針對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她表示沒特效藥或聰明回答。顯示不論情況怎麼糟,她都不會針對「九二共識」給北京滿意的答案。因為民進黨內部的最大共識是,如果不能撐四年,顯示民進黨政府根本沒有資格與能力和對岸談判。
民進黨明知不可能成功,卻再提出以台灣名義進聯合國,目的之一就是昭告世界,台灣如無法參加,主因就是北京打壓,而就此卸責。外交部也出面為「以台灣名義入聯」護航,表示目的不在參加聯合國,只是想參與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如國際民航組織等。
北京如出手打壓,正中民進黨下懷。事實上,只要北京從國際民航組織開始,一路在「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明年「博鰲論壇」及「世界衛生大會」都不讓台灣參加,加上挖台灣外交牆腳、封殺新南向政策,陸客、陸生大量減少,蔡政府就可想方設法化悲情為選票,鞏固四年後的連任基礎,政績再差再爛都變成次要。
台灣與大陸決裂,符合深綠期待。「寧可孤立、拒絕中國」策略的操作,也讓北京在爭取台灣民心上陷入兩難,輕重不易拿捏。北京不願兩岸交流成果毀於一旦,將投鼠忌器,因為激起台灣民眾敵意,也是深綠想要的結果。
至於大陸奪取台灣外島被提出討論,不是軍事實力或成敗問題,也是政治操作。眼前兩岸軍力懸殊,金門和馬祖防衛薄弱,北京真要奪島易如反掌,只是它也牽動國際視聽,一環扣一環,北京必然須審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