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杨振宁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分别发文,争论中国是否应该修建大对撞机。这场争论的一个导火索,就是评论家、哈佛大学物理系博士王孟源“看衰”大对撞机的文章。9月5日,王孟源在博客上回应王贻芳,称美国大对撞机1990年代的下马内幕是一开始压低了预算,预算严重超支是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SSC)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与王贻芳的观点截然不同。
王贻芳在《中国建大型对撞机正当其时》中写道:“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SSC)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当时的政府赤字且与国际空间站争夺经费、美国的两党政治斗争、德克萨斯与其他地区的区域竞争等。‘预算超支’绝不是SSC失败的主要原因。”
王孟源在9月5日的博客中反驳了王贻芳的看法,“当SSC在美国国会经历评审的时候,刚好是我博士毕业,到德州加入了温伯格的研究团队。温伯格是SSC背后的最重要推手,在那段时间为SSC到处奔走。每周组里开会,他也必然会把最新发展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对SSC预算被裁的来龙去脉有真正的内线消息。”
王孟源说,SSC的推手温伯格很后悔一开始低报预算:“SSC原本的预算在1987年是44亿美元,到1993年被裁的时候,总进度不到20%,隧道挖了不到1/3,但是预算已经涨到120亿美元。国会决定放弃已投入的20亿美元资金之后,温伯格在组里会议总结教训的时候,很后悔一开始把预算数字压得低过头了:若是早把实际上接近200亿美元(1993年币值,相当于2016年330亿美元,超支比率约为450%)的真正费用分发到各个工业州的转包商去,德州议员就不会在国会孤立无援。”
王贻芳认为美国下马SSC极为错误,使美国高能物理学落后于欧洲:“欧洲建造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有超支,但并不是太多。”
而王孟源则认为,LHC的超支是非常严重的,达到346%。“在1998年开建时预算是26亿美元,到2008年完工实际花费了90亿美元(相当于2016年的101亿美元),超支比率346%。”
王孟源还认为,LHC比SSC便宜,主要因为它沿用CERN的现成隧道和基础设施,而在SSC的预算里,这些项目占大约一半,所以如果LHC必须从头建起,总花费应该在200亿左右(2016年美元币值)。
王孟源在博客中说:“王所长计划建造的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和质子对撞机(SPPC),总预算是1400亿人民币,假设这是今年的币值,依当前的汇率等同210亿美元,基本上和LHC的总价一样。但是SSPC的尺寸比LHC大四倍,能阶高七倍多,照理应该贵四到七倍之间。所以在逻辑上这有两个可能:第一是王所长能保证在未来30多年的建设期间,有一连串举世独创的突破,不但打破全球对撞机价钱随时间上升快于通货膨胀的传统,而且反其道而行,能压低造价四倍以上。第二是高能物理界造对撞机的传统依然健在,包括低估预算四倍左右。不论实际预算是多少,一个超千亿人民币级的计划必然会挤压其他基础科学方面的投资,这不但是常识,而且和中国的基础科学总预算是否增长是两回事。王所长说因为总预算要增加,所以其他科目不会受挤压,只是纯粹玩弄语法;如果没有这个计划,总预算的增长就可以真正提升许许多多对国家社会有立即直接贡献的研究。”
【四合院时评】建不建对撞机,听谁的?
钟海之
近日,中国是否需要建造巨型对撞机引发科学界热议。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等人表示支持这一做法,而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却专门撰文反对建设这一项目。杨振宁对建设巨型对撞机的反对态度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对他的这种态度很多人都表示难以理解,正如丘成桐所说,巨型对撞机所涉及的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
之所以提出反对,杨振宁并不是因为这一实验设备在科研领域没有意义,而是因为巨型对撞机需要耗资上千亿,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均GDP还少于巴西,墨西哥或马来西亚,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的国家,这笔巨款应该用于更亟需的地方。
同时,巨型对撞机即便建成,其作用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水平,美国在冷战时期就曾为了和苏联争霸而不顾一切的建造巨型科研工程,但随着这些工程的成本越来越高,收效也越来越不稳定后,美国放弃了原有做法。正是看到这样的教训,杨振宁提出了中国也应在科研工程建设上谨慎行事。
相比于杨振宁,支持建造巨型对撞机的科学家提出的部分观点就显得不很严谨了。一些人就认为杨振宁缺乏大局观,并表示“中国现在不差钱,无论奥运会,G20峰会还是世博会,都是世界最高规格,可以看出在搞大型工程上欧美已经完全被我们甩在身后,如果中国不搞,别的国家也搞不了”。
和过去相比,中国现在确实富裕了不少,而举国体制也可以保障巨型工程方面的效率,但这并不是中国可以建设各类巨型工程的充分理由。如果没有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监督就随意进行的投资,体制优势不但不能有效发挥,甚至还会出现资金浪费、重复建设、无效建设等问题,而这样的例子在科技领域并不少见。
随着科技界在巨型对撞机建设问题上争论的升温,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一些科学家仅凭以“不差钱”就支持建设这一项目的态度恰恰引起了民众的忧虑。如果想说服民众接受他们的意见,这些科学家就不应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是从最基础的科学理论入手阐述这一工程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