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成回国的“海归族”越来越多,但水土不服者也越来越多
于是有人半开玩笑地给这些人起了个绰号:暂时待业的叫“海带”(海待)
不时找工作的叫“海藻”(海找),没有工作经验的生手叫“海参”(海生)
递上辞职信时,陈健也没有去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只知道自己在国外所学的高尔夫管理理念与本土有点格格不入。不知道这是他的第几份工作,虽然薪水和办公环境都还不错,但那种不被接受的理念让他最终决定辞职。“我们在国外所学的与国内的许多都有些对不上劲儿,工作起来就不那么合拍。”
辞职后,陈健没有再去找工作,他说想休息一段时间。以前常常被人称为“海龟(归)”,现在他还有了另一个新称谓——“海带(待)”。归国后的就业压力让陈健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完全没有海外归来的年轻人特有的朝气逢勃。一纸国外文凭并没有给他的求职带来更多的优越性。他说:“出国之前我很懂得憧憬未来,但是现在对于未来完全没有想法。”
在北京这座城市,每年都有各类出国中介涌入,不少家长穿梭于各中介之间,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出国,在他们看来,这些先期的投资总会为孩子今后的就业扫除一些障碍,但当三五年后回国,一份份求职简历石沉大海后,他们才开始反思当初的留学是否值得。
每年国内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深感就业压力,从国外归来的留学生同样在这种大环境中感受不到镀金后的优越感。
近日,《数字商业时代》记者对北京市50名自费留学的海归人员进行了一项就业调查,调查内容从他们出国前的花费到回国后的求职期望,被调查者中80%属于工薪家庭,有些家庭甚至因为供孩子出国至今外债累累。调查显示,八成留学生出国留学总花费在40多万元以上,90%的人对回国后的月薪期待为3000元~5000元,80%的人期待的工作单位性质为外企和上市公司,但超过九成的人认为如果就业形势不好,私企也会考虑。而对于目前的工作,70%的人认为勉勉强强,还凑合,10%的人认为还比较满意,20%的人表示不满意。有近75%的人对目前的生活不太满意。
“我有时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整天飞来飞去却没有目标。”陈健说,像他这样的“海归”越来越多。近日,美国一家高管评估机构——罗盛咨询公司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从美国回流中国的人才,生存率不高于50%,有相当一批经理人在加入企业6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选择了离开。“海归在国内的心理落差主要是期望值的问题。”国内知名电信公司的部门经理刘先生说。
李北从新加坡回国时,捧了一堆的资格证——国际级专业餐饮服务人员资格证、高级甜点制作证等等,毕业院校也是新加坡声誉不错的大学,但这些并没有给他的求职带来些许帮助,在新加坡他主修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回国后就在一家中档饭店应聘了酒店策划,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常常让李北和经理起争执,因为一项策划方案执行不到位,李北一气之下辞去了工作。“即使有成堆的资格证,照样换不来一份令人心动的工作啊!”李北冲笔者摇了摇头,显得很是无可奈何。
不到4年,李北换了好几家酒店,在他看来,酒店这一行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必须从基层做起,所以他的策划都被当成空穴来风,不适合当地酒店风格。每当精心策划的方案不被接受时,李北常常陷入困惑。今年3月,他又辞去另一家大型酒店的策划职务。回国3年多来,他就在这种就业和失业中徘徊,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定位。“情绪低落的时候,我都想找一个明白的人问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李北说。
这不仅是李北的疑惑,如果有心观察一下周围,会发现我们都处于一个“不安的时代”,极度混沌,看不清未来。很多人理应有丰富的心灵,却怎么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人衣食无忧却少了些礼节,某些人看似自由却常感觉窒息。的确,人只要活着一天,就得应付衣食所需,也需要金钱让自己能过最起码的生活。何况,想出人头地也是奋斗力量的来源。其实,我们生活一世的过程就像磨刀,让我们提升心性,修养精神,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